西西河

主题:【原创】继续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 MRandson

共:💬244 🌺3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送一朵话,再说点看法。

送花是因为安先生一贯看问题很准确和尖锐。再具体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我觉得是时候考虑一下灾后重建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了,在奥运这个人为制造出来的热点即将过去以后,灾后重建是否对可能出现的中国经济放缓做出一定的拉动作用?是否会对扩大内需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房地产在震后加速了衰落(以四川为例),我看到成都某大盘在报纸上登广告3环外均价3500,我印象里那里一直是5000左右。房价的跌落会影响到上游各个行业及银行。鉴于灾后重建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我觉得即便房地产市场萎缩了,灾后重建市场或许可以部分支撑起上游钢材、水泥等市场的运行,不至于跟着房地产崩溃。房地产之所以重要,除了它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更重要在于它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如果它自己崩溃了却又不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应当是治理房地产行业比较理想的状态。

而银行此时对灾区放贷,是否会起到98年大规模基础建设拉动经济的作用?

2、外贸我要说两点:(1)外贸今年很不景气,内外因素都有。我现在手里有两个帐篷,一个是自己买的,一个是单位发的抗震物资,一家人使用,全是高价购买。前段时间外出散步,看到街上五彩斑斓的帐篷,我不禁想,今年不知道多少帐篷企业起死回生了,本来外贸那么困难,没想到帐篷成了供不应求的东西,不仅自己赚大钱,还拉动了相关行业,带动就业。很多企业得到了至少为期一年的转型、转行喘息期。由此可以从帐篷推论到食品、药品、器械~~所有几百万灾区人民正常生活需要但是又被毁了的东西。

(2)本地新建了一个鞋厂,似乎是广东过来的,招工1万人,还要引进好几个厂,搞成一个工业基地。沿海一带关掉的厂子,不是内迁就是去了东南亚,联想到最近东南亚经济也不大好,我觉得真正要想做实业赚钱的人还是会迁回中国来的。以前在沿海做工的大部分人员其实是从内地流动过去的,现在是人员回流了企业跟着过来,外贸就业这一块对整体就业的影响倒是不大。

我一直在想国家说要用三年来搞灾后重建,这三年恰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期,要外需转内需,要产业升级,每年投入1000亿(绝对不止),对经济可以有多大的拉动?每一个省对口帮助一个县的重建,这种重建对相应省份的产业是否有所拉动?

二、安先生给出的“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的药方我很赞成,不过关于统治阶级是否舍得把利益分一点出来上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还是可能的。说白了,大家都是捆在中国这根绳子上的蚂蚱,既然是统治阶级,必然有被统治阶级,要想保持被统治阶级的存在,起码也需要统治阶级浇浇水施施肥,这个道理相信他们都知道。

端午的时候,有亲戚来我家,说到上面发了灾区补贴,至于是什么名字我不太清楚,有一种人均6元,有一种人均50元,或者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邻村发了,他们没有发,据说是村支书给了几个关系好的。还说以前的某些化肥种子补贴也没有拿到。我说希望他们收集证据,证据确凿了就打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的电话告那些人,一个“侵吞救济款”的罪名就够受了,也不知道他们在收集没有。

胡温说起来也是统治阶级的人,不论为公为私,起码是个明白人,对人民也是真的不错,钱是不多(我们这里非重灾区),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心意。我个人希望他们的想法能成为一派,而不是孤军作战,日后也能为了人民与别的派系做斗争(难道我被这些小恩小惠收买了^o^)。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问号部分欢迎各位网友指点。谢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