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糖尿病, 地震和血糖 (上)(增补一个试验) -- wan1234

共:💬78 🌺3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版主点名,就再多说两句

谢谢闲看蚂蚁上树河友找的文献。不愧是科版版主,真严谨。叫我说两句就说两句

先说这两篇文献。先惭愧一下,我也看不到原文,所以也就是说说。要想评价文章的学术水平恐怕比较难,一来信息有限,二来我也是半瓶子醋刚撒地上。

我觉着吧,这两篇都挺好。首先这是不同的国家和人群背景,这给了我们以更广泛的参考意义。而且两者都专注于一型糖尿病,对病人震后的跟踪也保证了一年。第一个abstract不光分析地震后的也对比地震前的。第二个abstract为了防止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引入了PTSD;在conclusion中对一型糖尿病震后还给出指导性意见。

不过涅,这两篇对我国和这次汶川地震,有借鉴意义是应该的,但很难说有指导意义。下面是几条比较好找到的理由:

1. 文献仅针对于一型糖尿病。对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的二型糖尿病未有涉及。对普通人群(包括易患人群)的情况也未有涉及。

2. 不同国家、社会和人群…..背景

3. 所以呢,即使仅针对于一型糖尿病,他们的conclusion也可以说是有借鉴意义而很难说有指导意义。

所以说,我国临床和流病工作者任重道远哪。(咋样,像不像做报告?

再说“地震糖尿病”。这个名词在这次地震前,我未见于中文媒体(其实也未见于英文媒体)。之所以这次注意到,很大原因是因为包括人民网等官方媒体登载的对施海潮博士的采访中,其中施博士提到的“地震糖尿病”及其成因与治疗,引起各位河友和我的兴趣。我可不想公开评价施博士的人品,因为我不知道。(腹诽吗,就是我肚子里的事喽。)所以我就瞎侃一下糖尿病。我侃大山提到的“地震糖尿病”,就是施博士访谈中提到并报道的。至于记者转述有误,则需要施博士声明更正。可到现在也不更正,所以我还是无法假设“记者转述错误”。

至于闲兄关于“地震糖尿病”的解释,在你之前,我未听其他人提到,所以是新解哈。所以呢,我和施博士谈的是一回事,跟闲兄谈的是两回事。

我对仁兄帖子里的解释还是不太懂,就先瞎揣摩一下,理解错了,还请纠正。闲兄估计是认为“对于地震后糖尿病人的救治可以称为‘地震糖尿病’”或认为糖尿病人在地震后可称为“地震糖尿病”。

不过我们在临床上和作课题时,一般不这么说。我们可以泛泛的说:如“地震对(一型/二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也可以具体的说:如“地震后糖尿病新发病率的变化”;再如“地震对(一型/二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咦,这好像是那篇英文文献的标题啊?)。一般来说,临床上命名个新名词(包括新病)是比较慎重的。真如闲兄理解,我觉着,有欠妥帖。第一有歧义,自不待言。第二,糖尿病人本身已患病,并不因为地震而归为新的类别。如果证明地震是病情加重的直接诱因,我们会将地震放在病情加重因素中。举个远点的例子:许多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冬天病情加重,我们并不称他们为“冬天气管炎”,而将气候变化放在病情加重因素中。

希望我没把仁兄绕糊涂。另外,很高兴闲兄指出我的贴子可能有误导。这也是我最害怕发生的。唉,谁让在科版呢,要在龙门客栈大家就不拿俺当回事了。Landlord版主,我这可不是不识抬举啊!

还望闲兄能更明确的指出误导在哪里(我也好回去翻翻医书,充充内行哈);尤其是闲兄提到的治疗部分,其实远比诊断复杂,我确实有担忧,怕自己瞎说话。谢了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