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银行的事故(一) -- 河蚌

共:💬143 🌺6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系统集中由历史上看大概有三个阶段

大集中不是概念上的,从物理到业务框架到系统都在升级。

第一次集中主要是核心系统的集中,主要指导原则是大会计、通存通兑、本外币一体化。大会计是指储蓄、会计、信用卡这些原来的分散系统统一在一个系统内,通存通兑是指全辖业务集中到一台主机,所以网点在各种业务上能够实现通兑,本外币一体化就是人民币、外币共用一套系统。

以上三点大的银行都实现了,但是很多区域性商业银行还没有实现。

分散的前置是第一次系统集中之后的发展起来的。因为银行实现了主机化,所以很多涉及第三方或者渠道的业务就可以实现电子化。比如POS、ATM,如果没有主机集中,实际上是不可想象的,信用卡只能采用手工压卡方式。主机集中之后,银行的电子经营渠道如ATM、POS、CALLCENTER、WEB BANK才开始发展,因为是一个一个上,因此增加了很多前置机。这才有第二次集中。

第二次集中,主机上整合进了客户中心的功能(虽然用的很不好),而渠道前置则在中间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出大前置的概念,即所有的渠道和第三方接入(如银联、大小额、第三方代收代付)都集中在大前置系统上来实现。

前置集中的效果只能是各有说法,很多前置系统由于是设备厂商提供,还是无法整合进去,不过没有系统只提出标准接口的第三方代理业务整合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通讯缴费、国税联网、银联、现代化支付等等。

可能还会有第三次集中,即管理系统的集中,这个称为商业智能领域,是以数据仓库为架构,统一整合管理平台,不过这个比上一个还难,现在真正实施的案例就没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