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艳歌行:东汉时期的"二人转" -- 丁坎

共:💬25 🌺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艳歌行:东汉时期的"二人转"

在中国诗歌史上,每一历史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称雄,而成为一种标志性现象。

如果说唐宋元分别由诗词曲标定的话,那么汉魏时期的标志性诗歌形式就当之无愧地属于

乐府诗歌。乐府诗歌在艺术风格上一直以质朴自然贴近生活而受人称道,除却其风格之外,

相当一部份乐府诗歌在语句和结构上都表现出一些特异现象,如果单把这些诗歌视为独立的文学创作,这些现象就不大容易得到解释。如果将眼界放宽一点,认识到这些诗歌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也不是简单的配乐的歌词,而是隶属于歌舞表演的台词,则很多疑难问题都得以迎刃而解。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前人之述备矣,我们这里不一一列举,代之以对具体作品的分析。

《艳歌行》在汉乐府中是比较出名的一首,进入了多种选本,也被许多文人学者评论过,而这些评论对这首诗的理解上又存在较大差异,带来了不少争议。下面,我们试着从"二人转"的视角来讨论一下这首诗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二人转是带引号的,不可于今日的二人转等同,而只是代指男女艺人分别担当不同角色,共同表演的舞台艺术。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揽取为吾袒。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演出开始了:

女艺人翩翩登台(作燕子翻飞状),唱道: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燕子翻飞,冬去夏来,季节变换,意味着人也要相应地更换衣衫。

这个开头轻盈而又富有意蕴,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男艺人开口唱道: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道出自己的身份---流落异乡的落魄人,和与这身份相应的困境-----

远离故土,远离故土的慈母或娇妻,旧衣已破无人补,新衣尚无无人缝。

(如果志得意满的人,自然可以直接购买新衣,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说是落魄人。)

抛出一个问题给观众们,大家都不自觉地想:怎么办?于是竖起耳朵往下听。

男艺人给出了答案:

赖得贤主人,揽取为吾袒。

幸好有个贤惠的女主人,愿意替我们解决这个燃眉之急,一手把针线活揽了过去。

观众点点头,一致钦佩女主人的善良。没想到,女主人的善良却给自己惹出了麻烦。

女艺人开口: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丈夫从门口进来,见我给他们缝补衣服,也不说话,就那样身子斜斜地靠着,眼睛斜斜地

瞟着:怎么回事啊,你这算哪一出?

观众一惊,嗯,有麻烦了,这可怎么是好?于是耳朵竖得更高了。

女艺人唱道: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亲爱的,我告诉你,你不用斜眼瞟,我和他们的关系一清二白,就象清水中的石头,随便你看个清楚。

男艺人跟上: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真相就是真相,象清水中的石头般历历可数。唉,异乡的日子不好过啊,没有温暖难过,一有点温暖就招来误解,还连累善良的女主人,让人心里更难过,还是什么时候回家才好。

一出五味杂陈的生活小品就这样在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中落幕了。

这首诗还有一些需要说明的地方,以上为了保持行文流畅而暂且搁置,下面一一说明:

1 艳歌行的艳 这里的艳与情色的艳无涉。

“艳”如同“趋”“乱”一样,都是正曲的辅助部份-----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

2 绽到底是缝补旧衣还是裁制新衣也有争议,一方认为是缝补旧衣,这里只是为了填补句子,所谓联类偏举。另一种已经从说文找依据,认为绽可以是裁制新衣。在我看来,这个争议在此处意义不大,因为全文实写的显然只是缝补旧衣,如果说是裁制新衣,就不对了,那是妻子只给丈夫做的事情。

3 柯 就是倚靠的意思,在有些版本直接就写成倚。

4 眄 就是斜眼看人。这个字用得非常之传神,夫婿见到了让人猜疑的一幕,却并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开口斥责,只是斜斜地靠着,斜斜地瞟着:咋回事,你给我解释解释。

走错时空的才子佳人胡兰成与张爱玲也激赏这个字,张笑言:这就是上海话中说的"描发描发"。 以张对男女情事的熟谙和洞知,当为会心之语。

5 卿 这个字好象历来没有人讨论过,其实大有关节。关于这句话是谁说的,一直有女主人对丈夫说和男子对夫婿解释两种说法。张胡则持后一种见解。

其实,卿这个字是很亲昵的爱称,在世说新语中关于这个字有两则小故事: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王要拉开距离,用君称呼庾。而庾却不管不顾地用卿来称呼王。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

王安豐觉得妻子称他卿太过亲昵,不够庄敬。他妻子说出番道理:親卿愛卿,是以卿卿;

可看出卿与亲和爱的紧密关系。

男子与夫婿的关系文中没有交待,但并没有显示出可以称卿的亲密来,何况场合也不对。

而如果这个卿字从女主人嘴里出来,就绝妙无比了。 賀貽孫《詩筏》说:

婦人值深情男子,著假不得,認真不得,太莊則疑疏,太謔則疑褻,故以「語卿且勿眄」微謔之。「水清石自見」一語,楚楚可憐,不費分辨,疑團自破。

说得非常透彻,女主人在面对猜疑时不能太严肃,太严肃就生分了,也不能太随便,太随便就

不正经了。所以女主人一边用亲密称呼撒着娇,一边又郑重地以水清石现表明心迹,从而赢回丈夫的信任。

6 最后一句谁说的?这个说法更多了,参与全诗的三人全都被评论家们指证过。

男子:理由如上解说。

夫婿:他自己也是远行方归,结果发生了误会,如果在家就不会这样,所以他一方面表示对妻子的信任,一方面感叹还是不要在远行的好。

女主人:。

尤妙在「石見何纍纍」一轉,又宕開去,而以「遠行不如歸」謔語結之。倘無此一謔,卻又不成親昵矣。層層宛轉,發乎情,止乎禮義,可見漢人去《三百篇》尚未遠也。--- 賀貽孫
意思是,你要这么猜疑,以后就别在远行了,就家里看着我好了。

必须承认这里各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我还是选择了第一种,理由主要是丈夫远行而妻子一人同几个男子在家,实在有点不寻常。而且久别的夫妻重复就遭遇尴尬,丈夫很难那么冷静地等待解释吧。而且,并不是丈夫不远行,就不会发生发生这样的误会,短暂的离开也有同样的效果。详见附记。

否决了夫婿远行的可能性之后,就只剩第一种解释了。

也有人认为,夫婿一面对自己的妻子说,石見何纍纍,一面悻悻然对男子们说遠行不如歸,下逐客令。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

另外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兄弟二三人,女主人和夫婿的身份地位,兄弟几人怎么住进他们的房子的。最简便的解释可以说兄弟几人住的是女主人和夫婿开的旅馆,没有什么地方说不通。

总的说来,这首诗歌,嗯,这出二人转撷取了生活中一个片断,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善良的女主人,吃醋的夫婿和孤苦的异乡人。幸得贤主人的感激,斜柯西北眄的醋意,语卿且勿眄的甜蜜,远行不如归的苦涩,种种滋味调和在一起,为观众在视觉(舞姿)和听觉(歌声)的饱餐之外,又添上了一道情感的大餐。我生也晚,不能一饱眼福耳福,总算没能错过这道情感大餐,幸甚至哉,书以咏志。

附记:

异乡人远离家园,有很多痛苦,既有情感上的思念故乡和亲人,也有现实的对温柔的渴求。

小说 贵举老汉 中的山西民谣说

糕软点儿肉满点儿,东家的媳妇圪谄点儿(娇一点儿,多点女人味)

很直白,离家的长工们的生活希望仅存而已--东家的媳妇是他们身边最近的女人。

他们容易对身旁的异性动情,而他们的孤苦又容易受到异性的同情。在动情与同情的互动中发生一些事情并不罕见,所以,夫婿的猜疑是有现实基础的,也是古今共通的。

在外国小说 我的妻子萨尼 中 有一个同样善良的妻子,她看到军人训练很苦很累,就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喝牛奶,丈夫的反应是:

“听我说,亲爱的,你也得顾一下名声呀!如果附近的这些妇女知道你在款待军人,她们会说什么?”

此情古今中外一也。

这两篇小说出了作此诗佐证之外,各有可读之处,均附于此。

链接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