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记者的传奇(十二)遭遇麦卡锡·前言 -- 梦秋

共:💬32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一个记者的传奇(十二)遭遇麦卡锡.交锋

一个记者的传奇(十二)遭遇麦卡锡.交锋

泰丁斯调查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和态度显得咄咄逼人。麦卡锡本来就是心里没有底气的人,一看见泰丁斯的动作如此之快,哪有不心虚的道理。在听证会没有开始之前,麦卡锡找到安德森,向他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国务院里藏着共产党的怪话。安德森明知他在瞎说,耐着性子听完了之后,劝道:“悠着点,把这些话都留在参议院里说吧。”

麦卡锡还是继续唠叨道:“这些都是真的。杰克,这些都是真的。”

听证会开始的头两天,在泰丁斯一帮政坛老牌打手一拥而上,麦卡锡顿时方寸大乱,手里的证据和名单更是被攻击得千疮百孔。根据共和党人的统计,麦卡锡在这两天250分钟的发言当中,只有17分钟零30秒的发言没有被打断过,只占所有时间的7%,完整的话都没说几句。乔大叔真的丢丑丢到家了。

本党参议员出丑,引发了共和党的不满。共和党有个不错的传统,就是看不得自家人出丑,哪怕是个马粪蛋子,没给碾碎之前他们也要讲究个表面光鲜,所以民主党群起而攻之的做法遭到了强烈的反弹。麦卡锡的倒霉相也助长了普通民众对他的信任:一个好端端的反共英雄,怎么能让民主党那些“社会主义狗崽子”瞎折腾?

在全国人民的起哄中,只用了几天,麦卡锡就开始绝地反击,通过转移公众视线来主导整个听证会。这个屡试不爽的手段果然极大地增强了他本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互动。而泰丁斯等人,却沦落成为被牵着鼻子走的老牛。

策略么,其实也很简单。麦卡锡对新闻界露了一点风声,说自己即将公开美国最大牌的间谍身份。此人是阿尔杰.希斯的老板,麦卡锡将他命名为X先生。警察抓特务从来都是通俗文学的经典主题,这会儿参议员带头抓特务,媒体界的人还不乐得眉开眼笑?没过多久,报纸上四处都在爆炒X先生的花边故事了。自然,泰丁斯先生也没法再去追问国务院里有多少个共产党,他老人家说不定正在担心麦卡锡把自己给扣上一顶X先生的帽子呢!从乔大叔的风格来看,就算杜鲁门被说成是共产党,也不是没有可能!

究竟谁是X先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安德森比所有的记者知道得都要早。虽然皮尔逊此前在《华盛顿旋转木马》上面拆他的台,麦卡锡还是指望安德森和皮尔逊能够拉他一把。皮尔逊的反共立场尽人皆知,难道他会看着麦卡锡这个反共斗士被民主党活活撕裂?

麦卡锡告诉安德森,这个俄国王牌间谍,就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文.拉铁摩尔,此人曾经是杜鲁门亚洲政策的主要顾问,蒙古问题专家,汉学家,蒋介石的私人顾问。按照共和党对拉铁摩尔的定性,可以说,他一贯左倾,和共产党关系极其紧密。

这下正好撞在皮尔逊枪口上。拉铁摩尔和皮尔逊的关系铁着呢。皮尔逊对这个教授知根知底,就知道他根本不是共产党。既然这样,此前已经拆了麦卡锡一次台,不妨再拆一次麦卡锡的台。3月26日,《华盛顿旋转木马》率先向外界公布了“俄国王牌间谍X先生”的身份,还附带刊登了这一则消息:拉铁摩尔教授1931年从蒙古带回来了一群活佛……

接下来就演出了一场好戏。消息公布的第二天,长鼻子的记者蜂拥而至,把蒙古来的几个和尚活佛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切都落入了皮尔逊的算计当中——活佛们在记者们面前抱头痛哭,起劲地控诉共产主义暴政,恳求民主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赶快派出解放军拯救在专制暴政之下受苦受难的广大人民。为了表示欢迎全球解放军的诚意,活佛们还保证说,在蒙古西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游击战的自由战士们(大约有5000-10000人)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蒙古的“自由战士”真的有这么多吗?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佛们异口同声地说:拉铁摩尔教授是他们的大救星,仅次于释迦牟尼的救星。大救星怎么可能是共产党呢?

麦卡锡被皮尔逊狠狠地打了一嘴巴,不得不在泰丁斯听证会上改口说:“对于拉铁摩尔教授是不是共产党间谍的问题,也许我是过度强调了。”

话锋一转,他又重弹老调,说拉铁摩尔教授是共产党的高层干部。

间谍问题还没了,怎么又敢倒打一耙了?

麦卡锡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这次有证人。而且,是个货真价实的重量级证人。

他的名字叫做路易斯.布登兹。曾经是共产党机关报《每日工人报》的编辑,后来因信天主教脱离了共产党。这个人的党报编辑身份让他接触到美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名单。因此,在战后的反共浪潮当中,他先后指认了好几个有分量的共产党员,其中就有那个国务院的著名共产党员阿尔杰.希斯。这一次的证人身份,麦卡锡没有事先透露给安德森。他对安德森有了戒心。

该轮到泰丁斯和皮尔逊害怕了。布登兹实在是个惹不得的家伙。如果他在听证会上指认拉铁摩尔是共产党的话,以他指证希斯的经历,没人相信他会说谎。皮尔逊不得不提前向拉铁摩尔发出警告,要他准备好和布登兹对峙。一心想和麦卡锡耗到底的皮尔逊觉得似乎还不够,又硬着头皮找到了联邦调查局局长,多年的老特务头子埃德加.胡佛,要胡佛透露一下布登兹能够爆什么料。

皮尔逊和胡佛是一对欢喜冤家。这两个一个是新闻界大亨,一个是美国特务机构的祖师爷,互相利用互相猜忌有很多年了,彼此都很了解。皮尔逊知道胡佛掌握着大量关于自己的资料,胡佛也知道皮尔逊手里有许多有用的案件调查线索。可是,关于布登兹的事情,胡佛只是告诉后者,布登兹可能作证说,某些共产党头头曾经告诉过他,拉铁摩尔是党内同志。

那拉铁摩尔究竟是不是共产党?

胡佛觉得拉铁摩尔“应该不是共产党”。不过这位教授手脚太不利索,话柄太多,很容易被反共集团揪住小辫子。

胡佛没有把话说透。其实早在1927年拉铁摩尔在上海的时候,联邦调查局的人就怀疑他是个苏联间谍。二战结束前后,联邦调查局就得到了大量的证据,其中包括许多从苏联叛逃过来的外交和谍报人员的口供,指称拉铁摩尔是苏联派往美国的间谍——有些甚至变节叛逃人员甚至说,苏联前任外长李维诺夫(就是莫洛托夫的前任)曾亲口证实拉铁摩尔是苏联间谍。拉铁摩尔曾经到过延安,这又是一个难以洗干净的证据。

但是胡佛不会把这一切全都告诉皮尔逊。他觉得布登兹这个小泥鳅翻不起大浪,所以没有必要什么都说出来。

在4月20日的听证会上,布登兹真的按照胡佛的猜测作证说:白劳德(Earl Browder)等共产党头目曾经告诉他,拉铁摩尔是自己人。

白劳德被带到法庭,作证说布登兹的证词是谎言。但是美国人民才不相信他呢。在共产党头头这个魔鬼和天主教信徒这个天使之间,该相信谁,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听证会走到这儿就进入了死胡同。从57个“拿着党证”的共产党员,到81个“安全嫌疑”,再到“X先生”和布登兹的证词,麦卡锡就这么使劲忽悠着泰丁斯,把这老头儿绕得晕乎乎的。到头来究竟国务院有没有共产党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反正布登兹的证词是孤证,除非你去相信白劳德,否则布登兹所说的一切,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布登兹是不可信的。皮尔逊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证明布登兹是个伪君子。结果《华盛顿旋转木马》一干记者挖了一阵子故纸堆,只找到几条不利于布登兹的记录:

此人重婚,有两个老婆,还有一个情妇,三个私生子。他曾经拒绝回答警察向他提出来的23个问题。在他还是共产党员的时候,曾经密谋试图暗杀托洛茨基。他组织过工人运动;曾经21次被捕,接着又被无罪释放……

这些像挠痒痒似的问题对布登兹的公信力没有起到太多的损坏作用。人们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或许反而会庆幸:Oh, My God,幸好此人最后成了天主教信徒,而不是跟着共产党死硬到底。

这场斗争的部分结果就是,泰丁斯委员会硬着头皮顶风确认拉铁摩尔并非共产党。从法律角度来说,布登兹的证词是孤证,而且引用了白劳德等人的说辞,并不是那么可信。当然,听证会还没有结束,麦卡锡准备继续揪出下一个“俄国王牌间谍”。但是拉铁摩尔后来的经历可就不那么美妙了。他后来被指责成为“共产党的工具”,在美国宣扬共产主义。1952年,参议员麦卡兰委员会(McCarran committee)以“为上述指控做伪证”为名对拉铁摩尔进行调查,使他遭遇到了和费正清、谢伟思等人同样的迫害。在麦卡兰委员会上,布登兹再次出庭作证,指责拉铁摩尔是共产党和苏联间谍。

拉铁摩尔对中国的研究使他过于倾向中国共产党。对于蒋介石集团,他更多的是怀有一种憎恶和轻蔑的态度。这是他在东亚多年的经历所决定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拉铁摩尔在政策制定上与美国亲蒋集团发生了争执,得罪了大部分亲蒋政客。这是他遭受麦卡锡主义迫害的原因。同时,美国政客们也急需找到一个这样一个牺牲品,为“谁应该为失去中国负责任”这个命题找到答案。拉铁摩尔不过是牺牲品当中的一员而已。比他更为倒霉的大有人在。直到1955年,麦卡锡主义开始日薄西山的时候,麦卡兰委员会才放过了拉铁摩尔,让他回到大学里当上了教授,1963年,拉铁摩尔来到英国利兹大学,成为中国历史教授,并在那儿工作到退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麦卡锡主义的第一个牺牲品欧文.拉铁摩尔教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