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百度和Google,谁更强大,为什么? -- 邓侃

共:💬168 🌺34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百度的缺陷与成功,矛盾的统一体

思想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普遍意义上讲,进化的动力来自于竞争,对于思想而言,思想进化的动力是批评。离开了批评,再好的思想也会堕落为教条。

以前把文章贴在新浪博客,读者反应非常有限。听说西西河不仅水平高,而且气氛好。所以就去试一试,果然没有失望。

Cat兄说,“不熟悉莫怪”。其实,不熟悉是正常的,因为我是新兵,熟悉倒是奇怪了。:)Cat兄的批评很有见地,把我堵得一时语塞。试着辩解几句,不知道是否有说服力。

张五常最近写了一本书,叫“中国的经济制度”。开篇说到,

“大约二○○三年,几位熟知中国的朋友向我投诉国家的多种不是。我回应:「不要告诉 我什么不对。我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写一本厚厚的批评中国的书。然而,在有那么多的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尤其是, 不要重复某些人相信的:贪污对经济发展有利。朱镕基的肃贪行动早就把这假说推翻了。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 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用一个比喻对这些朋友解释困扰了我好几年的问题。一个跳高的人,专家认为不懂得跳。他走得蹒跚,姿势拙劣。但他能跳八呎高,是世界纪绿。这个人一定是做了些很对的事,比所有以前跳高的做得更对。那是什么?在不同的内容上,这就是中国的问题。

这篇文章要找这问题的答案。长而复杂,因为我有一段历史要叙述,有一个理论要解释。这样,我要专注于中国做对了什么。这里我只能再说,要批评中国我可以写很多本书。”

我非常认同张教授的态度。百度的技术上的缺陷非常多,Cat兄说,“百度的技术及其开发能力和狗狗不是一个数量级”,这个判断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百度占了中国搜索流量的70%以上,而且,更耐人寻味的事情是,Google进了中国市场以后,百度的流量份额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攀升。Google进中国已经两年多了,百度流量攀升的势头依然强劲。套用张教授的话说,百度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说中国政府三天两头停Google的服务,这话与事实有出入。我2006年3月回国,几乎天天用Google。这两年多来,Google的确中断过,那是去年64的那个星期。具体原因不详。坊间有个说法,有八卦色彩,录于此,不做正解,只图笑尔。坊间说,去年64前某一天,政治局有位大员,忽然想起来要看看网上是否有不良舆论煽动闹事。于是就试了试google.com。搜了一通以后,大怒,说,不仅有反动内容,而且还有色情内容,不仅尺寸大,而且还很清晰,这样的东西给老百姓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可怎么得了?上面雷霆大作,下面响应迅速,立马把google.cn给封了。Google中国得知以后,立刻出动GR(Government Relationship)人马,苦着脸解释说,领导您那是在中南海,海里上网是不受Great Fire Wall限制的。老百姓就不一样了,有Great Fire Wall在,他们一时半会是站不起来滴。您要是不信,可是试试google.cn, .cn和.com是不一样的。领导这才放行。

野史说完,下面说正事。封杀解禁以后,很多人猜测,以前Google的用户,会不会倒戈百度。从Google的流量上看,解禁以后流量很快就恢复了封杀前的水平。所以,封杀导致Google用户倒戈百度的猜测是不成立的。

另外一个流行的猜测是,中国政府出于培养民族产业的动机,刻意扶植百度。虽然这个说法很流行,但是就我所知,迄今为止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具体动作。倒是反复听说,中国政府有意扶植Google,成为外企的榜样。Google和微软在中国的GR做的都不错,但是做法不同。Google更多地依赖李开复个人的人脉和魅力,尤其是Google极力把开复打造成中国学生的导师,看来客观上的确有效果,Google在中国被普遍视为高科技的领军企业,开复功不可没。反观微软,2006年胡主席访美,登门拜访了Bill Gates。当时谁是微软中国的CEO?相信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有些人评论说,开复是showman,为自己作秀,而时任微软中国CEO的陈永正才是真正为公司着想。我的看法是,动机的问题说不清楚,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所以,关键是看客观效果,看效果是不是对公司有利。开复拿自己作秀,陈永正拿胡哥和Bill作秀,前者持久,后者轰动,对公司都有好处。

关于百度的内容生产和加工,实质是把搜索做成门户。这个观点非常老辣深刻。百度自称是构筑生态系统,依我看,生态系统不过是门户的fancy说法而已。搜索替代不了所有网络服务,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把门户与搜索紧密关联,目的是人为给搜索引擎堆砌流量。假如Google和Wikipedia达成协议,把Wikipedia的内部搜索暗自转移到Google搜索引擎,从用户角度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Google角度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搜索引擎流量增加了,会吸引更多广告,搜索引擎公司的利润就增加。Google在中国只占搜索流量的20%多,而百度却是70%多。站在Google立场看,不管是什么手段,能够把流量堆上去,就是好手段。

“百度的任何产品方向并不代表国内互联网发展方向而是相反”,不能说这个观点错,但是我感觉目前下结论为时过早。技术+内容,似乎是大家目前都在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有待时间考验。从Google.cn最近的举措看,Google也在加大力度争夺内容。譬如Google.cn与天涯BBS联手,目的似乎是利用Google的云计算平台,改善天涯服务器的反应速度,进一步增强天涯的人气。Yahoo与口碑网联手,搞了个“生活服务”的产品,无非是Yahoo的POI vertical search engine,加上口碑网的内容。最近很火爆,初步印证了技术+内容这个思路还是有一些客观成效的。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与其说是立论,不如说是坦白。如何把搜索引擎做强,这个问题实在太复杂。张五常教授说,经济学是解释学,解释经济现象,而不是预测学。这句话说得很老实。但是做教授可以只解释不预测,但是Fed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好福气了,今后应该实施什么经济政策,总要有个说法。我们这些写程序人的也一样,与其坐而待毙,不如起而伐之。不是说我们对百度和Google不尊重,恰恰相反,最大的尊重是研究如何与之竞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