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DIY家庭布线工程 1 概况 -- 梦回唐朝

共:💬39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DIY家庭布线工程 4 "穿墙术"

如何将网线从阁楼下放至楼上的的各个房间的墙内?

通过网上的研究, 实地的调查, 和对建筑业的朋友的谘询, 我得到了以下了解:

这边的墙有内墙和外墙之分. 内墙是指房间之间用来分割的墙, 外墙自然就是直接和外面接触到的墙了.

内墙的结构在澳洲一般是这样: 两边都是plaster板 (石膏板?), 中间由木条支撑. 其中竖着的木条叫stud, 大概每个60到80厘米就有一条. 横着的防止错位和变形的叫 nogin大概也是从上往下每80厘米有一条.

就是这个nogin对从墙内走线造成最大问题. 每堵墙大概有2.2到2.6米高, 也就是多半有一到两条nogin横在中间, 要让线穿至墙脚就意味着要在nogin上钻孔穿线. 可是由于nogin离天花板有一段距离, 钻孔的难度较高, 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直接从阁楼或屋顶(揭开瓦后)找到墙顶后使用极长的钻头钻. 这一方法的缺点是长钻头贵, 钻时要保持角度垂直, 挑战性挺高. 同时风险也不小, 因为你看不到墙内有什么东西, 万一钻到电线, 管道之类的就麻烦了.

第二种是使用stud sensor在墙上找到nogin的位置后, 在其上(或下)位置直接在墙上(plaster)开一孔, 大致可以伸入电钻然后再在nogin上开孔. 开完孔走完线后再补墙. 这个操作起来也挺复杂.

stud sensor可以在以上的部分工具照片中看到, 就是红色的夹线钳后面的黄柄物体.

总而言之, 内墙比较难操作.

再看外墙. 外墙的结构得看是双层砖还是单层砖. 双层的现在新房子比较少见(成本因素?), 旧房子如果是两层楼的话, 可能一楼会是.就像我这个房子一样。双层砖的话, 我也还不明白怎样才能走线. 所幸还没遇上有这需要的场合。所以这里只能谈一谈我对单层砖墙的经验。

单层砖墙的结构从外到内一般是: 砖 -> 隔热层(铝箔) -> stud -> plaster. 在砖和隔热层之间有大概5到10厘米的空隙 (cavity)。在此空隙内,除了可能有建筑时时掉进去的废料之外,一般没有任何障碍, 一根线可以从顶走到底,所以是家庭布线中最常见的走线选择。我这次在书房, 家庭活动室,和主卧室都是走它们的外墙. 看照片:

屋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照片是从家庭活动室位置的屋顶上移开瓦后从上往下拍的, 不是很清楚. 但是勉强可以看到右边黑色rg6和白色的cat6就是一直往下深入外墙的砖和里面的隔热层之间的空隙中, 最后直达预先在房内墙脚开的孔. 房内的情形请看下面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张照片中你可能还注意到了网线和rg6都是固定在一个黄色长条上, 对了, 这根黄色塑料长条就是居家旅行, 杀人灭口之必备工具: yellow tongue! 此物长约3.4米, 2厘米宽, 5毫米厚, 坚固, 同时又有恰到好处的柔韧性, 最适宜在狭窄的空间内捅, 推, 探索, 甚至可以绕过障碍. 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电工都会随车带上几根(因为有时可能它会不小心掉进空隙, 难以拾回). 本地电工有时会叫它 "snake".

-------------------------------------------------------------------------------------------------------------

题外话: yellow tongue的来历

实际上这个铺线利器只是一个木板业的附属品. 它最初是在大批包装的夹板(plywood)中用来将夹板分隔开以免其互相挤压导致损坏的一个分隔材料. 但是由于其特有的柔韧性和耐磨的特点, 因此被广大电业工人发挥其聪明才智, 用在了布线上.

至于其名字的来历, 据我本人的考证和现场调查, 是因为这儿最常见的plywood的牌子叫yellow tongue. 这个你可以去离你最近的bunning's warehouse, 到plywood 的堆放处瞧一眼便知.

-------------------------------------------------------------------------------------------------------------

Yellow tongue 的使用, 这是最关键的布线手段. 相信聪明的你已经从照片中看出端倪.

yelllow tongue的 基本使用方法就是将牵引绳或线材用电工胶布牢固地固定在一端, 然后利用yellow tongue本身的韧性将其捅过狭窄地段, 到达你预定的出线口, 然后再在该出现口将其拉出, 顺带就将牵引绳或线材拉通了。

如果空隙本身比较宽敞, 你可以考虑同时拉数根线. 反之可能一根一根的啦更加可行。

牵引绳的概念在本文是第一次出现吧?它基本上就是一根绳子,作用是用于后续的拉线工作。可能专业人士有他们的叫法,但我姑且就叫它牵引绳吧. 在特别狭窄的地方, 由于yellow tongue本身较宽, 它自己就比较勉强才能通过.这时候细的多的牵引绳就可以派上用场: 先用yellow tongue将牵引绳从入口引到出口, 解开yellow tongue后,剩下的真正的线材的拉引就由牵引绳完成.

几个有关牵引绳的特别注意事项:

- 绳子本身不用太粗, 但是应该足够牢固, 我用的是从bunnings买来的大概30块100米一卷的尼龙绳.

- 牵引绳的长度应该起码是从入口到出口距离的两倍半. 这样才可能做到两个方向上都可以拉线.

- 牵引绳的两头应该找地方固定住. 以避免在拉扯时不小心拉进空隙, 在也用不了了。

- 拉线工作完成后, 牵引绳应该留在该处, 已备以后使用.

实际使用中是否使用牵引绳还是直接使用yellow tongue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我这次的布线经历中, 各种情况都几乎碰到了:

- 从储藏室引线上阁楼时, 空隙不规则, 长而窄. 我的方法是先用yellow tonue拉上牵引线, 然后通过牵引线从阁楼的将所有线一根一根地逐一拉上.

- 从屋顶下线到书房时, 也是走牵引线, 然后逐根拉下到书房的出口。

- 从屋顶到家庭活动室,空隙较宽畅, 但中间似乎有些障碍。 我一开始先拉了一根牵引线,然而后来用牵引线拉时经常在半路被卡住, 最后还是用将电视线直接绑在yellow tongue上, 利用yellow tongue的韧性捅开一条路最后完成的。

从屋顶上放线是一个需要两个人的工作,具体过程如下:

1. 首先在房间墙上预先设定好的开口处先开口,具体做法请看下一章。

2. 第一个人在屋顶上(或者Attic内,但一般Attic内较为狭窄,活动不方便)预定的出口正上方掀开瓦,将线材/牵引绳固定在yellow tongue的一段,然后往下捅yellow tongue。

3. 第二个人借助于电筒在房间里的开口处观察,并指挥上面的人移动yellowtongue,目标就是让它出现在开口处可以看见并够着的地方。一旦看见了yellowtongue,下面的人就要及时抓住然后把它拽出来。有时下面会比较难以判断yellowtongue的位置或者够不到,这时候可以使用一根铁丝:一头弯成钩状,整根铁丝弯成L型,然后伸入空隙内尝试寻找或钩住yellowtongue。这个工作需要两个人的配合,耐心,和一点运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