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经济观察】正常的中国社会 -- 陈经

共:💬205 🌺3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基本同意陈大的判断

陈大的贴子,虽然底下反对意见比较大,对我而言却是极为赞同的。

先把俺家背景介绍一下,我的家庭在国内来看,应可算是较为普遍,父母都是普通双职工,仅靠工资生活。家中三代也无高官达人,或前朝遗贵,或学界精英。

俺家三代都在青海牧区(不知道青海在哪里的同学,先去复习小学地理先)。再往上,基本都是从山西、陕西逃避战乱来到青海,结合建国这60年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段基本是祖辈从建国前到60、70父辈参加工作前的年代。俺祖父是国民党小兵,家庭极为贫困,同辈排行9个兄妹,其中小时候饿死一个,病死一个。剩下7个在童年时只有一条裤子穿,一个人出门,其他人必需在炕头呆着。祖父在解放后在当地畜牧公司工作,工作就是每年到牧区收牛羊肉,祖母一辈子都是家庭妇女。姥爷是解放军逃兵,一辈子都是裁缝。这个时间段内的主要人物,俺祖父祖母、姥爷,人生目标就是能够有吃有穿,手头有钱花,子女平安,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第二段是我父辈从60、70年到2000年左右。家族中的所有父辈们,基本都通过参军上学,招工招干,进入体制内有了一份固定工作,有在行政单位当司机、有普通公务员、有局长县长、有学校老师、有公司老总、有个体经营者(网吧老板,呵呵)。这辈人的特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少(只有两个大学生),以及生活轨迹基本还是限制在当地。

第三段是我这一辈从90年到目前。这辈人全部都是大学生,有通过关系进政府做公务员的,有通过公务员考试进政府的,也有体制外在公司打工的。我这辈人的特点就是散布在祖国各地,已经完全从当地走出来了。

俺想这样的家庭情况,在当前中国,应该是大多数的。因此对于当今中国,俺基本抱有以下认识:

1.农民问题,楼下很多tx非常悲观,但我觉得是情况越变越好。俺媳妇家在东北,从俺从了解的西北东北两地来看,基本自然条件好一些的,城乡结合部的农民,现在过得都非常滋润,这两地农村基本只种一季,农活忙的时候只有那么几个月,其它时间,有能力得自己做一些生意,或者去城市打工,没有能力的,去给有能力的农民当短工,经济情况还是不错的。自然条件不好的,还是非常苦,但吃饱基本没有问题,就是缺钱花。大学同学有很多人来看江南、四川农村,这部份人据了解家庭情况也不错。

2.基本上90年代之前,中国社会还是很封闭的社会,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高等教育机会也少,个体只能是通过参军上学,然后分配工作。或者顶替父辈通过单位内部招工。终其一生,基于都是限于当地。

3.90年代后,高等教育大大普及,不得不说,俺个人认为高校扩招,是一个功在后世的举措。举例来说,俺父辈工作时,单位内部基本很少大学生,中专就是高学历了,但现在,研究生也不在少数。这对政府服务意识的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型,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俺个人去政府办事,岁数大的人就是比较牛气,服务意识极其差劲,但年经人就比较热情,服务意识较好。

4.总体来看,俺个人认为建国这60年间,最值得玩味的就是GCD治下中国人性格中平等意识的养成。国家主席和掏粪工,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文革中上位者的被批斗,前三十年工人农民的当家做主,权贵者、知识精英地位的矮化。呵呵...

5.这二十年间,俺觉得最有意义的就是体制外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前者让年轻人的发展空间大大拓宽,后者极大提高了民族素养。这两者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6.近十年间,最重要的当属互联网的普及,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免费的得到信息,自此当权者如果再想愚民,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并且,俺个人认为,个体都能够自由平等的得到信息,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是最大意义上的平等,这一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现在还不能得知。

7.中国社会到了今天,俺觉得是欣欣向荣,充满梦想。现今社会,最值得注意的,其实不是贫富差异,不是民主自由,不是贪污腐化,而是各个阶层间能够实现自由流动。今天的打工者,未必是明天的打工者,今天的农民子弟,未必明天仍然是农民。只要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知识、奋斗,实现阶层的跨越,这个社会就是有活力有希望的社会。中国的发展,就仍然充满动力。

8.最操蛋的政策,当属教育高收费。无它,如上所述,因为俺觉得这个扼杀了低阶层者子女向上发展的机会。城市和这农村的义务教育,近几年倒还不错,高等教育,上位者必须想办法改革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