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外婆 -- 序 -- 匹马戍梁州

共:💬64 🌺5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二.一九四九年

这一年,四合院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合院里这个家也发生着变化。

外婆在四十岁头上生下了舅舅,这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外婆的婆婆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抱着舅舅到街上向街坊们炫耀。借着她高兴,外婆的小姑在两年都没来往之后回了娘家的门。她的男人给大户人家当差的,平时就爱喝两盅,现在大户人家在解放军进城的时候跑了,他就闲在家里每天醉着不醒。小姑生了个女儿,孩子身子骨儿不太好,总是生病,短不了哭闹,小姑看着有些憔悴。外婆抱着找了相熟的医生(外婆弟弟的同学),说是肠胃不好,给了一包酵母片,每次掰一点儿,融到白糖里每天喂一勺,病竟然就好了。许是因为这个,这孩子长大就爱闻发面的味道,一不留神还偷吃一口生的发面,后来到了街道上的粮油食品铺工作,就做戗面儿馒头,这是后话。

秋天的时候,大女儿出嫁了。这个婚礼怕是外婆出嫁后最精心准备的了,一切都按照老规矩,礼数复杂有序,有媒婆,有嫁妆,有聘礼,有全活人儿,有早栗子,一板一样的。外婆一针一线的绣了福字儿的门帘儿,喜字儿的被单儿,带鸳鸯的枕巾,还做了顶着大红绒球的绣鞋。一家老少被外婆打扮得喜兴体面,外婆的婆婆穿着斜襟儿的绸面袄,金丝的蝴蝶儿盘扣,三个女儿用红色带金丝的头绳儿扎了辫子,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戴着虎帽,蹬着虎鞋。

外婆自己也穿上了滚了金边儿的旗袍,没有烫头发,只是叫理发的师傅在脑后挽了个荷叶型的大发髻,又一次插上了红色的小绒花,当起了岳母。站在外公旁边,外婆被男方迎亲的客人称赞,说外公有福气,这媳妇看起来也就三十岁上下。女婿生的高大,眉粗口阔,比大女儿年长八岁,是个新型工人,在京西矿上做工。因为这,要带着新媳妇住到郊区。外婆很是舍不得,这女婿就答应外婆每个月带媳妇回娘家探望。

入冬时分,外婆的婆婆没能熬过这个冬天,去世了,肺病。外婆不让孩子们帮忙,怕被传染,可是自己却一直在跟前伺候着。趁着晚上孩子们睡了,外婆给婆婆赶制了绣着福寿字儿的寿衣棉袍。婆婆临死的时候,让外婆伺候着数头洗澡,换上寿衣,端端正正地躺好。她给外婆一个匣子,里面是这个三进院子的房契地契,跟外婆说,外公的收入有限,要指着这个宅子收租贴补家用,嘱咐外婆收好。外婆的婆婆指着母亲和舅舅对外婆讲:“你人性好,待人厚道,老天爷对你不薄,有儿有女的,比我这一辈子强。”外公从天津赶回来,跪在床边,外婆的婆婆只是说:“你跟我不亲,从小就不亲。”小姑回来探望的时候,外婆的婆婆竟然阖了眼,装作睡觉不理她。

母亲对自己奶奶的唯一印象就是穿着棉袍,头发一丝不乱,面容慈祥,睡着了的样子。外婆提起婆婆,没有抱怨过,只是说她后来因为生病,人瘦得都塌了架,一辈子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不过外婆的婆婆对外婆“人厚道”的评价让外婆很欣慰,我小的时候被外婆管教,跟父母念秧儿的时候,外婆总是拍拍我的脑袋,说:“学会告状了啊,连太姥姥都说我人厚道,我怎么会亏待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