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光荣与梦想》中的美国总统们(上) -- 火山

共:💬46 🌺1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光荣与梦想》中的美国总统们(下)

星光灿烂——肯尼迪

  

   “星光灿烂”,用这四个字来形容肯尼迪实在是再恰如其分不过了。肯尼迪他本人的才干、魅力,他那倾倒众生的第一夫人,他的两个优秀杰出的兄弟,他显赫的家族,甚至是那个在他葬礼上举手敬礼的三岁小肯尼迪,无一不“星”味十足,半个世纪以来不断的吸引着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目光,当然也为无数狗仔兄弟们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他短暂的任期,也犹如一颗流星般在美国政坛一扫而过。不错,肯尼迪就是一个耀眼的流星,足够的闪耀,但同时也是转瞬即逝。

  

   这位靓仔总统(事实求是的说,当时的美国人民的审美估计和今天广大人民群准的标准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虽然任期只有短短三年,不过成绩还是蛮不错的。虽然没有罗斯福那般雄才大略,但是比拼老命的杜鲁门还是强不少,和艾克基本上各有千秋吧。首先,这位帅哥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年轻人嘛,所以他的政府法案的制定速度、频率超过了他之前的历届政府,貌似这些法案都还不错;另外,年轻人难免好胜心强,在他手上启动了太空领域全面赶超苏联的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最终是在尼克松的手上瓜熟蒂落。对于,阿波罗计划,美国国内历来也是存在两种观点,一个是认为得不偿失,因为这个计划花了无数的钱,而取得的结果就是到毫无意义的月球上去走走,除了让政治家炫耀一下外,于国于民没有任何好处,典型的劳民伤财;另一种,观点当然是正面的啦,这个计划全面的提升了美国的航天能力,成功赶上并超过了苏联,让美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充分的YY……不过,我觉得阿波罗计划对于美国总的来说应该是利远大于弊的,首先由于航天技术的领先对于材料、发动机、电子设备这些硬技术的长远提升是非常巨大的;其次,这么大的项目工程的成功运作,其中积累下的项目管理经验对于老美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再次,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为美国锻炼并保留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这些都为美国在科技领域进一步的领先世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小帅哥的危机处置能力也非常不错,持续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的成功化解充分证明了这点。

  

   肯尼迪任期内黑人民权运动已经是比较头痛的事情了。他和他的兄弟——司法部长鲍勃.肯尼迪,都是比较坚定的支持给予黑人平等权利的。因此,他们两兄弟也就不断的要和一些保守州长“恶斗”。简单来说,当时美国的联邦法律已经逐渐明确黑人和白人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比如上学、坐车、上厕所等等这些;而美国地方一些保守的州的白人仍然维持着过去歧视黑人的传统,并且据不执行联邦法令。而部分这些州的州长,为了选票(特别是任期政绩较差的州长)也就会挑起白人的民族仇恨,煽动白人起来闹事,进而引发暴乱,再把自己打扮成捍卫“州权”勇于对抗联邦的英雄,进而来获取选票保住自己的位置。这样的事情,从艾克任期的小石城事件开始到尼克松时代,一直都有出现,结果也各有不同。不过,模式上基本上是,比如几个黑人要去某传统上只有白人上学的学校读书,联邦法院下令学校接收,于是当地的白人组织起来反对,州长呢也带着他下面的警察、国民卫队抗命。于是,通常上学的第一天,护送黑人学生的联邦法警都PK不过州武装力量,铩羽而归;紧接着,司法部长就会开始和州长谈判,如果还不行,总统就会亲自或派特使和州长谈。这种谈判其实很好玩,大多数州长会做出拥护中央,只是碍于地方民情,必须为自己的选票考虑的无奈状,于是中央和地方就会考虑来如何演场戏。有一位州长当时就比较搞笑的说,他会带队拦在学校门口,表示他维护民意的决心,然后呢,联邦法警可以拿枪指着他,这样他就能找到理由是在枪口的威胁下被迫妥协,选民也就可以原谅他了。不过,这位老兄似乎忘了,他手下有几十倍于联邦法警的州警察,所以,那场戏演砸了。联邦法警举枪后,州长不明真相的下属,纷纷举枪对准了法警,法警只好退出;同时,白人民众经过这成功一役信心大振,更不会退让了。然后,总统震怒,立即直辖该州的国民警卫队,接着派遣军队弹压,于是在军队超强武力的护卫下,黑人成功入学。当然,有的谈判没有达成协议,甚至有的谈都没谈;当然无论如何,在总统动用军队后,黑人的权益总是能得到伸张。每次这样的事件后呢,事件当地的州长通常都是大赢家,他们会获得极大的当地白人支持,长久的连任下去,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他们喜欢挑起事件的原因。从某方面讲,这确实也是联邦制的一个弊端。总之,这样事件不断出现持续了10几年,终于在军队的保驾护航下,黑人逐渐获得了平等国民的地位。

  

   肯尼迪的遇刺是非常突然的、也是非常诡异的,这本书里面没有显示他和哪方面的势力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应该说,这本书的观点是非常美国官方的言论,但是明显是站不住脚的。杀死总统的杀手在48小时内被人灭口,杀手是为了成名,杀杀手的人是为了炫耀犹太人的力量,美国政府确实在侮辱他们国民的智商,然而这个悬案居然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官方说法,可见所谓的美国民主政治,也是不怎么干净的。

  

   罗伯特.肯尼迪(鲍勃司法部长)在68年竞选总统时再被暗杀,三兄弟中唯一幸存的小弟弟在一次酒会中莫名其妙发生一起车祸,车上的女伴死亡,之后由于他极力掩饰某些事情,从而对他的政治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然,那位老兄总算熬到了今天,目前是民主党的党魁。似乎,有一种力量或者一个集团在阻止肯尼迪家族成员获取总统位置,老大做了总统,三年被杀;老二,有极大希望竞选成功,于是立马被杀;老三,也极有潜力,于是制造起事件,让他的政治生命几乎毁于一旦……当然,在老三不可能成为总统后,他的平安的活到了现在。

  

   看了下照片,隐约发现肯尼迪夫人虽然确实光彩照人,但是她的双腿确实罗圈的很明显……

  

  梦想家,阴谋家?——约翰逊

  

   前些天听凤凰卫视的总编辑时间,吕明思一下说道,是约翰逊策划了对肯尼迪的刺杀。当时,觉得这位老兄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种超级大阴谋论居然随口就说出来了。结果,上网搜了下发现,水门事件里面的笨蛋特工“军师”——霍华德.亨特,原来当时有人拉他入伙参与整个刺杀计划,被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位老兄前段时间在临死之前说出了整个刺杀计划内幕,得克萨斯的石油大亨出钱,约翰逊实际组织、实施;另外,貌似又有自称约翰逊情妇的也有类似的言论。听起来似乎言之凿凿,但是,霍华德.亨特为什么没有被灭口呢?看他们灭口杀手的能力,应该不会让这个知道内情的“清白者”安稳的活这么多年啊。而亨特当时做为一名联邦特工,知道阴谋后,如果不参加应该会立刻向肯尼迪告密,获取锦绣前程才对。没有道理这样一直安稳的憋到临时前才说出来啊。

  

   总之,基本上从约翰逊接任那天开始,关于是他刺杀肯尼迪的传闻就一直不断。这个事情确实也有一定的可能性,约翰逊做副总统前是国会民主党领袖,那可是个呼风唤雨、大权在握的位置,一下子坐了个虚有其名的副总统,想必是会郁闷的不得了。另外,他和鲍勃的矛盾很深,鲍勃虽然是部长,可是却是握有实权的司法部大部长,实际权力比他这个副总统大多了,自然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总统,估计平时也多会偏向自己的弟弟。再YY的远一点,也许第二任期肯尼迪会让自己的弟弟来做副总统,以使自己任期满了之后提名自己的弟弟做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以肯尼迪兄弟当时的声望是完全有可操作性的。这样一来,约翰逊无非就是被两兄弟抓过来像猴一样的玩了四年,想到此约翰逊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隧有了谋逆之心……

  

   政绩方面,约翰逊是彻底的一塌糊涂。本书里面他是最差的民主党总统,完全有资格与胡佛竞争倒数第一。这位小学老师虽然提出了建设美好的社会的梦想,但是,美国民众、越南人民都不像他当年面对的小学生,他雄心万丈的计划几乎没有达成的。美国国内,社会分裂、对立日趋严重,黑人民权、反战示威、嬉皮士运动、毒品泛滥等等,不断的撕裂、蹂躏整个国家,暴力冲突接连发生,感觉老美那个时候乱的不亚于咱们的文革;对外方面,深陷越战泥潭无法抽身,也找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总之,67年任期满的时候,他已经心力憔悴,主动放弃了连任竞选(当然,他也几乎没有可能选上);如果,果然是通过刺杀阴谋他才获取总统宝座的话,估计他自己会非常后悔……

  

  右派——尼克松

  

   想了半天没想好怎么形容尼克松,还是套用他向伟大的毛主席“汇报”时候的自称吧——右派!

  

   尼克松是靠揭发民主党政府的重量级人物希斯的亲共、援共行为而一举成名的,当然,也可以认为他是靠政治迫害起家的。所以,在美国民众的心中,尤其是亲民主党的民众心中,他的形象比麦肯锡好不了多少,对了他和麦肯锡还是好朋友。史蒂文森当年和艾克竞选的时候,打击艾克最多的不是攻击艾克,而是攻击他的副手——尼克松,“想想,如果艾生豪威尔当了总统,将来副总统尼克松有可能成为总统”,以此作为一个难以想象的可怕事件,可见尼克松的形象确实很不正面。此外,在59年的总统大选中,艾克也对作为他继任者的尼克松毫无支持,尼克松甚至都没有获得伺候了8年的总统的认可!

  

   但是,如同绝大多数右派一样,尼克松也是自强不息、坚毅不拔的。尼克松同样也出身贫寒,所以他的奋斗历程注定要比罗斯福、肯尼迪这些贵族子弟困难的多。他的成名之战是赢得相当艰难的,对手希斯是从罗斯福时代开始的政府智囊,当时美国社会的典范,被无数光环围绕着的圣人;而他一个小小众议员,手上唯一的证人是一个流氓、无赖式的人物。稍有不慎,他都会断送自己的政治前程,但是,这个“楞头青”硬是紧咬住希斯所有蛛丝马迹不放,穷追猛打最后搬倒了民主党的这棵擎天之柱。

  

   尼克松一生面临多次危机,有的近乎断送他的前程,有的几乎要了他的小命,最终他都熬了过来,确实是相当的强悍。尼克松写过一本书,貌似叫“我一生中的六次危机”,不过俺没有看过。被提名为艾克的竞选伙伴对他来说几乎是政治上的一个飞跃,然而民主党人对他的深仇大恨很快就酝酿成了一次对他的政治攻击——指出他有一笔巨额竞选经费去向不明,怀疑存在贪污行为;民主党新仇旧恨一起算,火越烧越大已经对艾克造成了影响,这个时候艾克的竞选班子已经认真在考虑弃车保帅了,幸好共和党的高层从爱护新人的角度出发,给了他一个20分钟向全美民众做电视讲话的解释机会。背水一战,尼克松突然人品大爆发,进行一场相当精彩的电视演讲,他把多年来的家庭开支娓娓道来,不仅解释清楚了所以疑惑,同时还因他生活的简朴,家庭生活中的温情感动了美国民众。立马从潜在的票房毒药,变成了艾克选票的有力支撑。

  

   8年的副总统任期,他出访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一次在委内瑞拉差点被暴民给杀掉,也算为美利坚“忘身于外”了。当然最出彩的还是出访苏联的时候和赫鲁晓夫的大辩论,在“邪恶帝国的暴君”面前,尼克松丝毫不落下风,反而时不时让赫鲁晓夫尴尬、失语,这份胆识、气度还是有“人君之相”的。

  

   可惜,59年大选,作为副总统的尼克松还是败给了肯尼迪。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想主要还是尼克松给人的印象太过于阴沉,仿佛总是与权谋相伴;而肯尼迪则是一个魅力、阳光大男孩,两相一比尼克松的赢面确实不大。再加上,肯尼迪出身豪门,经费方面不是问题,民主党又是全力支持他;反观尼克松这边,艾克始终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他,如果连艾克都不看好他这位共事8年的副总统,别人又怎么能信服他的能力呢?

  

   59年失败后,尼克松进行了漫长的修炼,他一边做为一名律师谋生,一边从共和党的基层努力去夯实自己的根基。67年他再战总统竞选,这个时候的美国深陷内外交困的境地,尤其是国内问题社会的分裂对立,青年的颓废,道德的沦丧,不断的暴力冲突、流血……他清楚的认识到,虽然当时社会上各种思潮涌动,各种民运组织满天飞,然而美国社会的主体通常却是沉默的。这些人辛勤劳动,抚育自己的儿女,诚实纳税,为了国家送自己的儿女去参战,他们默默的捍卫着美国的基本价值观。虽然表面上看,美国社会是信仰沦丧,但是实际上只是少部分标新立异、喜欢空谈炫耀的激进分子,美国的主体意识没有变,真正代表美国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厌恶目前社会的混乱,呼唤传统、道德、稳定的回归。尼克松的竞选纲领正式迎合这些人的,加上约翰逊实在太烂,民众对民主党信心尽失,所以,尼克松终于如愿以偿。

  

   不过,从他就任总统开始,这届政府感觉就是一个靠权谋运作的政府。如果说杜鲁门喜欢将军,艾克喜欢企业家,肯尼迪喜欢专家,尼克松就彻底的喜欢特工了。他喜欢靠提前甄别、打击可能的潜在对手来保证下一届的连任。另外,尼克松还尤为好物质享受和敛财,本书有相当的篇幅来介绍这些。一位总统,一届政府如此行事,结果可想而知。尼克松完全是在欺骗沉默的大多数,4年任期国内问题仍然一塌糊涂。内政不行,只能依靠外交了。尼克松运气好,正好遇到中、苏严重交恶,顺水推舟和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接着又在越南问题上通过妥协,将美军从越南撤出。外交上这两个成就,为他赢得了空前的声望,加上他的连任对手实在不值一提,所以他轻松的获得了连任。

  

   然而,没想到水门事件彻底毁了他。实际上,水门案对于他的连任丝毫帮助也没有,他也没有直接授意过进行这种活动。只是,当年他为打击潜在对手特别设立的特工机构自己策划的一件事情。然而,东窗事发后,尼克松却动用各种手段干预司法调查,最终将自己赔了进去。治国之道,首先要“正大光明”,权谋、诈力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是将此作为自己的依托,终难免玩火自焚。

  

   说起水门事件,真不明白尼克松怎么会选一群猪来做事,拍成电影绝对是一部喜剧片。(在这里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google了解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