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鹿事件之我见 -- r33300

共:💬141 🌺266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三鹿事件之我见

三鹿的事儿闹出来已经有几天了,网上的连篇累牍也已经看过了,本意是不想跟风写东西的,昨天和父母聊天他们鼓励我写上些东西,就算是为了人们能够关注中国的食品工业吧。于是,就有了这下面的一篇小文。

首先,要向大家说明的是,我是喝三鹿牛奶长大的。

我出生在石家庄。小时候父母分的房子在市区的西北角,恰巧和三鹿的前身石家庄牛奶厂做邻居。当时的牛奶厂规模很小,产量低不说运输能力还很有限。牛奶除了大量用于做冰糕之外,剩下少量的就作为鲜奶供应附件居民。我家由于离得近,所以我和妹妹有幸能够作为市里面比较早的早上喝牛奶的一代。

回忆起当时的牛奶,唯一的感觉是香甜。当时父母给我和妹妹总共订了一斤奶,但是每天早晨吃早饭热奶的时候爸妈都要再添加些水,即便这样,那一股牛奶的清香仍然能够让人胃口大开。

也曾经到牛奶厂的后院淘气过,看到的是一头头圈养的奶牛。

后来上大学就离开了那个城市,再后来知道有个石家庄的品牌叫做三鹿在全国开始畅销,一打听果然就是儿时的牛奶厂。大学期间假期回家的时候还特意买了些尝尝,只可惜已经没有瓶装的了,袋装的牛奶就少了些许儿时的清香,但是包装上的说明倒是说牛奶中添加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云云,大概是科技进步了吧。

三鹿这个名字再次传入我的耳朵里是工作后,有一次和母亲闲聊获知我的一个姨妈在村子里养奶牛,而挤出来的牛奶就是直接提供给三鹿公司,据说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当时在石家庄周围的这样的奶农很多,效益都不错,而三鹿这个品牌当时正处于上升期。

又一年回家探亲,看到妹妹的孩子喝的奶不是三鹿牌感到很奇怪。问过才知道,我们家都不喝三鹿的奶。据我姨妈说,他们每回给牛奶厂缴牛奶的时候都要从一个什么人手里买些白色的药粉掺进去,否则上缴的牛奶就过不了奶厂的质检关。至于那掺进去的是什么东西,他们就不知道了。大家都这么做,而且奶厂也肯定知道大家这么做,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了。但是,作为一个“知情者”的结果,是我们家从此不喝三鹿奶。说起来,这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了。

终于,大家都知道,三鹿出事儿了,而且一出就是波及全国的大事儿,更为可恨的是受害的全都是吃奶的孩子!

再往后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可怕的是让人感觉是如此的雷同。媒体曝光,政府指责,企业道歉,受害人索赔,可以预见的是几个月后这个话题会继续吸引人的眼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三鹿或许作为一个乳制品企业从此一蹶不振,但是谁又能料到会不会有个“五鹿“,“七鹿”的风云再起呢?

曾几何时,肉蛋奶是富裕起来的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又曾几何时,我们又对肉蛋奶疑心重重。

来加拿大探亲的父母们说,你们这里的猪肉真新鲜,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无奈。那话外之意就是国内已经很难买到这么“纯洁”的猪肉了。

谈到猪肉,瘦肉精,注水肉这些词汇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从我们头脑中跳出来;谈到鸡蛋,听说已经有聪明人能够制造”人造鸡蛋“,还有”高人“出卖某种饲料让母鸡们吃了能够下出红色蛋黄的鸡蛋(冒充走地鸡下的蛋);终于,牛奶也中了招,在肾结石娃娃的怒讨下轰然倒下!

这难道就是我们食品工业的现状??!我们还有多少东西可以放心的去吃?

政府关系的是民生,企业关心的是市场,媒体关心的是收视率,那么谁来关心我们的健康?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吃,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传承了几千年,但是为什么在我们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竟然向一个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方向一头扎了下去,在商品经济的汹涌波涛中随波逐流?

是解决一下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中国的食品工业,你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改变这个现状,健全的监督机制,完善的质量管理,以及成熟的市场和消费者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公德心的重建。这也是我们近几年正在慢慢丧失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有这个境界,我们不会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这个想法牢记心头,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简单,美好。

中国人,从自己做起吧,不要无谓的指责,因为这于事无补,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你我组成,只有你我的努力才能改善这个社会,才能给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Tags): #三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