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农村改革的零碎回忆 -- 侠客梦

共:💬20 🌺1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农村改革的零碎回忆

不评论、不争论,只阐述本人目睹的小范围(乡)的事实。

四川西南部丘陵地区。承包前(下称80年前,因为承包始1980-1981年),农民工作还是很积极的,100米(相对高度)山顶的土地都被生产队开成水田,用两台12马力的抽水机才能把水抽到山顶(感谢那时的共产党,农资比如柴油补贴实在,能用到实处)还有遍山都是村民挖出储水坑(山茅厕,下雨收集雨水浇地用的大土坑),50度的山坡上都尽量找地方挖单个的窝种玉米(坡太陡,不能想平坦土地那样成行成列种植)。生产队有至少两处用石头建的氨水池,氨水加过钙加农家肥是主要的肥料,而碳氨尿素这类化肥则很少。农药问题接触较少,不清楚。旱地(四川方言叫土巴)里也是一年三季,玉米之后红薯之后小麦,水田只种一季,但是精耕习作,讲究三犁三耙。可是还是有3个月左右得吃粗粮(主要是苞谷饭红薯饭)。

巧的是,包产到户以后,第一年就开始推广良种,桂潮2号和海外28号(音),一样的土地,一样的化肥(化肥供应还是没有跟上,估计农家肥要多一些),粮食单产却大幅度增产(500-600斤/亩升高到700-800斤/亩,可以顿顿白米饭了。可是那是的良种,特别是桂潮2号大米,产量是不错,口感却不怎么样,太硬不粘,大米饭是一粒一粒。不及现在的汕优、D优系列,所以下户第2年就没多少人再种了。

当时化肥紧缺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曾经有一辆大解放卡车运碳氨到邻县农村,经过我们镇,结果被村民发现了,直接就上去把花费"抢"了之后再给钱,这是我亲见的事情。所以很快没个县都建了一个化肥产,现在基本都倒闭了。那时听大人们吹日本化肥生产就是开一艘船到海上兜风,回来之后就是一船的尿素和碳氨,让我心动很久。

再后来到90年代和21世纪,出去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耕作的逐渐变成老人和妇女,没办法再象以前那样精耕习作了,三犁三耙是不可能了,水牛都没多少人养了,只好种懒庄稼:只在正式插秧苗之前匆匆犁耙一遍。这还是有条件的,没有条件的就简单了,插秧之前把前面一年没有腐烂的谷桩兜用脚踩到泥里,在两行谷桩兜中间插秧苗。化肥不再是紧缺物资,可以随便用,有钱的话。但是单产并没有降低,多在800-1000斤/亩左右。

包产到户之前,生产队有犁田机一部,脱粒机一台,柴油机若干(不记得了),插秧机一台,另有很多耕牛和人力打谷机及附属设备(耘桶),下户时这些东西通通或者分掉或者卖掉。比如耕牛和打谷机是若干户搭伙,其他机器没办法分,只好卖掉,只剩一台脱粒机没分,大家都可以用。可是,家庭分散收割,脱粒机太重,很少有人愿意费力把它抬回家使用。因为没有分工,所以那时的农民真的有积极性,没闲过,没办法啊,什么都得自己干一便。农村也因此兴起了建设高潮,连原来生产队晒粮食的晒坝都分成你一小块我一小块,怎么晒粮食?所以家家都的自己建,农具也要买。因为原来的集体小产业也分了,基层组织没有了积累,水利建设道路建设趋于停滞,直到中央政府重新开始指令性的直接补贴才有所恢复。

现在农村也开始有医保和困难补贴之类的社会保障,据我了解,主要是来自中央的财政补贴,农民或农业直接投入的比较少,从城市来的输血能不能持久?能否走入良性循环?毕竟农村人口还是巨大的,没有农业自己的产出,光靠输血,不是长久之道。

所谓改革和包产到户,在我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没有对错可言。假设化肥良种能早两年推广,集体制未必没有今天单干的成绩。当然,集体制下,农民的自由会少些,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会出现,农民工仍然会进城。即使在下户单干前,生产队也是有人出去走江湖的,那是的政策是不劳动的人每年得向生产队交一定数额的钱补齐平均劳动量后就可以分口粮什么的。

农村象工厂那样社会化大生产,无疑是提高劳动效率的,但是及时农业大生产后,农村也不可能提供那么多岗位,除非工业或者第三产业能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否则进城的农民是没有根的,要是土地经营权(既然是社会大生产,土地经营权转让肯定也是长期的)也没有了,他们只能是流民,除非国家提供相当程度的低保,否则社会循环会重新开始。哪怕是土地经营权转让出去以后,不要奢望流年不利时农民有机会收回经营权,因为重新耕种也是需要相当投入的。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