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老牌男性杂志《君子》(Esquire) by 沙求 -- 林小筑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老牌男性杂志《君子》(Esquire) by 沙求

沙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度美国杂志爱利斯(Ellies)奖发奖仪式上,老牌男性杂志《君子》(Esquire)一举囊括最佳人物特写、最佳设计、最佳小说、最佳评论四项大奖,击败劲敌《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成为本年度最大赢家。

2003年正好是《君子》杂志出版发行的70周年,这家曾经诞生了许多著名作家、记者、剧作家和评论家的杂志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高潮低谷,依然屹立在美国男性时尚和文化思潮的最前沿。

(一)美国男性杂志

说起男性杂志,许多人立刻想到的是《花花公子》(Playboy)一类杂志,实际上,虽然《花花公子》与《君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内容部分也经常有相当精彩的文章(美国每年的杂志文章评奖中经常有《花花公子》的文章上榜),但《花花公子》、《阁楼》等在美国杂志分类中被定义为成人杂志。

传统的男性杂志除了《君子》之外,还有《绅士》(GQ)等,这些杂志文风严谨,专栏作者和职业作家阵容强大,主要读者群为30岁至50岁的中产阶级男士,版面设计风格保守,《君子》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在封面刊登过穿着暴露的女明星。近年来英国一些瞄准更年轻男性读者群的杂志《男人帮》(FHM)、《格言》(Maxim)等抢滩美国市场,它们以性感女郎吸引眼球,文章缺乏深度,趋於八卦化和女性杂志化,夺走了十几岁到30岁的相当一块读者市场。一些传统男性杂志纷纷跟进,象Detail,甚至《绅士》,也放下身段,将版面活跃年轻化,以吸引购买力更强的年轻读者。只有《君子》,依然保持自己的稳健风格,在设计上不乏大方、优雅,而文章仍不失其深刻和前瞻性。

男性时尚杂志不同于女性杂志的最显著特徵,就在于男性杂志除了发现推动男性时尚消费的趋势以外,还有相当比重的思想性内容,包括深度纪实报道,人物特写,流行文化评论,以及纯文学小说等。正是由於其注重思想性的人文特性,男性杂志也吸引着相当比重的、不满足于女性杂志过多消费导向的女性读者(《君子》的女性读者占将近三分之一)。

近年来,男性杂志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男性时装、男性健康、男性理财杂志。而《君子》杂志,正象主编 David Granger 在杂志的宗旨中写到的,是“关于所有这些男性关注问题的杂志。”正是因为如此,《君子》杂志在其超过70万的发行量中,长期订户占将近85%,这个比例远高于同类其它杂志,而获得看重长期稳定读者的广告客户的青睐,使其每年的广告收入不低于发行量高于自己的《男人帮》、《格言》等。

二、引领风骚七十年

1933 年,芝加哥出版人David Smart 和编辑Arnold Gingrich 筹划出版一本专门针对男性读者的休闲杂志时,在纽约一家书店里幸会了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作家海明威。海明威同意为杂志撰写一篇文章,Gingrich便开始以大作家的名字向广告商透风,这样,杂志还未发行,广告便已源源涌来,从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商业基础。

《君子》于1933年10月正式发行,到1937年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发行量成倍增长,达到150万册,公司趁势于那年将股票公开发行,在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

杂志创建之初,内容尚偏重文学性,小说、散文、游记占有相当的比重。随着美国文化整体的逐渐通俗化,读者口味的逐渐切身化,杂志内容越来越向纪实性发展,但仍然保留一定的纯文学精品。《君子》杂志曾坚持几十年举办年度小说应徵评选活动,参加者逐年减少,但杂志却丝毫没有降低其评判水准。2000年的评奖活动结束时,编辑部发出声明,鉴于来稿水平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该年度小说优秀奖空缺,而此后,《君子》再也没有举办过小说评比了。

2003年获得全国年度杂志最佳小说奖的文章包括老作家Arthur Miller 的一篇精彩袖珍小说“Presense” ,作家 George Saunders 的“Red Bow”, 和惊险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 King 的“Rest Stop” ,这也是当年在《君子》上发表的仅有的三篇小说,该奖项是授予杂志的小说部编辑的。

《君子》杂志一贯坚持其稳健保守的风格,自然也多次受到过自由主义人士的挑剔。1950年,公司将总部由芝加哥迁往纽约时,部分内部人员不愿迁居而留守。其中,杂志的原广告撰稿作家Hugh Hefner 另立门户,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即后来的《花花公子》,Hefner的享乐主义价值观奠定了性解放运动的开端,以更大胆开放的尺度开了美国成人杂志的先河。

六十年代末期,反战运动和自由主义思潮达到顶峰,同性恋话题也逐渐从另类走向主流媒体,不满于杂志正统的政治立场,《君子》的几个编辑从杂志分离,创办了较为左倾立场的男性杂志《绅士》。《绅士》的自由风格和其对前卫群体的支持曾一度使其光芒盖过《君子》,但也正是由於其过分注意同性恋文化而后来遭到主流文化的抵制,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杂志才摒弃其宗旨,逐渐向主流靠近,使读者群得以回流,成为男性杂志市场与《君子》并驾齐驱的品牌。

三、从纯文学到纪实报导

《君子》在创办之初,凭靠了海明威的知名度,而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纯文学作家都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海明威先后为《君子》撰写过多篇小说和游记,1936年,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巨作《乞立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用杂志预支的$3300稿费,买了一艘渔船,并在船上配置了机关枪,自己开到墨西哥湾去搜寻德国纳粹的潜艇,无功而返。

著名作家F.Scott Fitzgerald 先后为《君子》撰写了43篇小说及非小说,44岁英年早逝前,几乎将所有的作品交由《君子》首发。

1945年,作家塞林格第一次在《君子》上发表的小说中推出了Holden Caulfield 这个人物,后来成为其旷世杰作《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

其后,Philip Roth,Norman Mailer,Thomas Pynchon,Tom Wolfe 等一些至今仍活跃在美国文坛的知名作家,都将杂志作为自己发表作品的园地。

六十年代后期,由於读者口味的转向和越战中大量纪实报导的引入,杂志逐渐消弱了纯文学所占比重。1968年,Michael Herr的越战报导“Hell Sucks” 成为反战运动初期的旗帜,引起轰动反响。这以后,对社会现象,重大事件,及关键人物的深度报导成为杂志文章的主流。海湾战争,911事件,总统大选,伊拉克战争,杂志都用了大量篇幅发表这些事件中所涉及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在事件中的真实感受,生动详细,可谓篇篇精品。

进入九十年代后,美国整体文化市场开始向名人消费转移,《君子》也随之推出了名人专访的长期固定栏目,杂志封面几乎完全由明星政要的特写所代替。同时,杂志也增加了时尚消费和流行文化评论的内容,注重时刻把握男性消费市场的走向,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君子》不追随潮流,而是识别潮流,引导潮流,逐步成为男性世界中“酷”的代名词。

四、从故事到银幕

《君子》杂志不仅为众多的文学作家提供了舞台,还与二十世纪美国文化对於世界最杰出的贡献-- 电影艺术密不可分。一些电影人在成名之前都曾在《君子》杂志供职,他们之中包括演员,导演,和剧作家们。

在职业演员中,最有名的是曾在杂志社作过实习生的奥斯卡影后Judie Foster。Judie的仰慕者John Hinkley在看过电影“Taxi Driver” 之后,受到启发,发誓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给她看看,他兜里揣着一本《麦田守望者》,用手枪射中了总统里根,果然名声大作。Judie随后将自己的感受和事件原委写成文章《为什么是我?》(Why me?) ,发表在《君子》杂志上。Judie 后来因《被告》和《沉默的羔羊》两度摘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桂冠而倍受尊重。

六十年代中期,《君子》杂志的两名酷爱电影的编辑David Newman和Robert Benton创作了剧本“Bonnie and Clyde” ,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这部描写德克萨斯两名抢劫银行的惯犯的影片,完全抛却传统价值观念上的恶人形像,将人性赋予一对恶贯满盈的情侣,使观众不自觉地进入反面角色的内心深处,被角色的命运所牵引。影评界认为这部电影是美国电影摆脱欧洲新浪潮电影的影响,成为之后七十年代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的里程碑,他们俩也因之告别编辑生涯,成为好莱坞的制片人。

同时期的《君子》杂志电影评论员Peter Bogdanovich导演了一部颇有影响的影片“The last picture show” ,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另一位《君子》的记者Terry Southern 在采访大导演Stanley Kubrick 时,竟与导演谈起一部电影的构思,从而产生了后来的经典影片“Dr. Strangelove”,其中对核战争预言式的幽默描绘,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君子》上发表的小说和纪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1958年Truman Capote的小说“Breakfast at Tiffany’s” ,成为奥戴丽.赫本的成名作;1976年资深记者Michael Herr采访越战的报导改编的电影《现代启示录》,由执导《教父》的导演Frank Copola搬上银幕,是战争题材影片的大师级作品;其它还有“Urban Cowboy” ,“Legends of the fall” 等,后者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Brad Pitt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明星。

五、结语

《君子》杂志走过70年的旅程后,已经成为男性时尚杂志的最高品牌。杂志对於流行文化的关注不仅限於电影,也包括流行音乐,体育,出版读物,美食,旅游等。

《君子》杂志早在十五年前就开始发行了中文版(香港或台湾版),不过中文版的编辑和内容并不受美国总部的直接管理,文章水准相对肤浅,八卦色彩严重。1999 年,《君子》与大陆时尚杂志集团进行版权合作,推出了大陆版的《时尚先生》,是大陆最早的男性杂志。今年二月,我在纽约见到时尚集团总裁刘江先生,从他那里得知,《时尚先生》是当今大陆销量最好、盈利最丰的男性杂志。时尚集团一鼓作气,又先后引进合作了《男性健康》(Men’s Health),《男人帮》,和《格言》等男性杂志,打造了大陆男性读物的旗舰团队。

作为《君子》杂志的长期忠实读者,我在编辑《彼岸》杂志初始,就将版面设计以《君子》杂志的明快典雅为模板,并在每期的佳作欣赏栏目中多次引进《君子》杂志中的精彩文章,包括2001年度美国杂志最佳报导文章《我热爱的老师》(《彼岸》杂志2002年第2期),和今年获得最佳设计的文章《下落的人》(《彼岸》杂志2003年第9期)等。

特以此文作为对我最喜爱的杂志--《君子》--的由衷祝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