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保增长”将打击中国原本就脆弱的循环经济基础 -- 慕容羿

共:💬38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节能减排本身是件好事

我自己也是读工科的,一般工业上会将高温余热通过换热器用作预热物料用,尤其在水泥这个需要高温加热的行业,用余热来发电是否经济还很难说。我对水泥不熟,观点可能有错误,欢迎指出。工业余热还有一种利用方法就是热水,我家乡泰州的火电厂就提供热水卖给各大浴室使用。

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是单位GDP的能耗。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无非两种方法,采用新工艺或者压制高耗能企业的发展。如果前者是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的,那么只要国家给予某些资金或者政策上的支持,企业本身是有这个动力的。我的一个观点是环保应当是经济性质的环保。对比主要工业(钢铁,铝)的单位耗能与国外的数据,以目前的工业水平,我觉得想要大规模地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只能压制高耗能企业的发展,或者说,节能减排主要是通过压制工业成长来进行的。这就相当与牺牲我们的经济发展去把石油留给欧美发达国家使用。至于环境崩溃或者是极限的承载力问题,这个就很难讲了,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因为工业化不当导致自身灭亡的,都是经过了一个污染从低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如果勉强要比较的话,可以拿单位土地面积的数据看看,我觉得中国的极限点应该比欧洲和日本要低些。

值得指出的是,欧洲的环保主张并不能代表世界上的主流意见,用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讲,一小撮。在京都议定书的问题上,美国与印度等国都是和我们一个利益取向的,这种取向无论在人口还是GDP上都具有优势。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提升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来影响欧美的生活水平。既然无法避免,采取削弱自身发展的手段取回避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利益冲突,印度人每天吃两顿饭世界粮食价格就要提高,中国人也必定想要过大面积取暖+汽车的高耗能生活,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指望欧美的舆论能够支持中国也是不现实的。如果有人反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话,请先去让美国人和欧洲人停下来再说。将来世界的格局很可能是中国的生活水平会上升而欧美的会下降直至相近水平。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并不糊涂,不遗余力地在海外寻找我们所需要的资源,至于宣称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减排目标,我就不知道是有部分人没认识到还是只是烟幕弹了。

我说节能减排是错误,主要的理由在上面写了。此外写一些我看到的证据,关于京都议定书的骗局,可以看链接出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见得有什么用处

关于新能源,其实只有核能是最环保的,我也很赞同中国目前大量建设核电站的决定。其他的新能源用LCA

(Life Circle Accessment)分析的话,结果都不大好。太阳能的话,算上所有生产,安装和回收,大概1kwh的太阳能电池本身耗能要占到0.7kwh,美国的燃料乙醇,效率也不好,大概化石能源的消耗要占到产出能源的75%(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水电对环境的影响会产生某种改变(水文,气候),而且中国的河流含沙量较高,水电有可能会加大洪水的危害。风电的话,主要的问题是占地太多,外加危害野生的鸟类。地热的规模太小,不大可能大规模应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