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教】郑和为什么七下西洋? -- 风雨声

共:💬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1421,中国发现美洲》的翻译 第一章 上

波罗揭谛MM曾经翻过前两章,似乎没有继续下去。大家知道,专有名词从英文还原中文是可以累死人的。

1421,中国发现美洲

作者:菠萝

(呵呵,美国人写的一本书,翻译给大家,看美国人怎么看待中国,中国的历史,历史的中国。)

译自同名英文著作

译 by 菠萝

第一章 皇帝的宏图

1421年2月2日这天,中国使地球上的其他国家都臣服在脚下。这天是农历的新年,来自亚洲,阿拉伯半岛,非洲以及印度洋岛国的君主和使节聚集在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向天子朱棣致敬。 这些国王和大使被一支可以在海上精确导航的巨型舰队带到中国,他们此行的目的一是向皇帝致敬,二是要见证庄严神秘的紫禁城的落成仪式。不少于28个国家的元首出席了该仪式,但是不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的君主,威尼斯总督以及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他们不在受邀之列,因为这些落后的国家缺乏可交换的商品和先进的科学知识,所以在中国皇帝看来交往价值不高。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朱元璋出生在中国最贫穷的省份,这个雇工的儿子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1352年,也就是朱棣出生前八年,中国部分省区洪水肆虐。 决堤的黄河淹没大片农田和村落,并带来饥饿和疾病,传染病横行使得整个中国负累不堪。自从成吉思汗(Genghis Khan)的孙子忽必烈(Kublai Khan)在1279年征服中国,整个中国一直在蒙古人统治之下。 饱受饥荒和疾病折磨的中国农民因为蒙古统治者的劫掠而挣扎在贫困的深渊里,1352年,广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终于揭竿而起。 朱元璋加入了这支义军并迅速成为他们的领袖, 指挥着士兵和农民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之后的三年间,义军横扫整个中国。 曾经勇猛善战的蒙古士兵被几十年的和平磨去了锐气, 曾经带给整个亚洲噩梦的蒙古战士变得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因为内耗的关系,他们在朱元璋率领的义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1356年,朱元璋的军队占领南京,并切断了对蒙古首都元大都(北京)的谷物供应。

当朱元璋的军队攻占大都时,朱棣正好八岁。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任蒙古皇帝,妥欢帖木儿(Toghon Temur),逃离中国,北撤到蒙古腹地的大草原。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宣布自己为明朝第一任皇帝,定年号为洪武。朱棣加入骑兵队,成长为一名有勇有谋的指挥官。 在二十一岁那年,他被派到中国西南的云南省,铲除仍然盘踞在那里的蒙古残余势力。1382年,他奉命清剿蒙古人在云南省内残留的据点,云山以南的昆明。 攻占昆明以后,明朝军队屠杀了成年的蒙古抵抗者,并阉割了那些未成年战俘。 成千上万的蒙古男孩被割去阴茎和睾丸。 他们中的许多人死于惊吓和疾病; 幸存者被征召入皇家近卫军或被当作仆人扈从。

(菠萝:真没想到郑和竟然是个蒙古人,而且因为这个原因才成为太监。下次继续。而且。。。将那些人名地名和汉语对应起来太费力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还好说,那个什么帖木儿查的我好苦)

宦官们是统治者皇宫里的侍从,为他们看管监视着成群的妻妾, 在古代罗马,希腊,北非以及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曾有宦官存在,他们在中国历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宦官对于阉割了自己的皇帝们都特别忠诚。 至少从公元前八世纪起,宦官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首都及周边地区活跃着大约七万名宦官。只有无性的男人才能成为皇帝的侍从, 守卫属于皇帝的女人以及这些妻妾们居住的皇家禁地。皇帝拥有成千上万的妃子,一是作为皇权的象征,二是在婴儿死亡率很高的年代里保证有一定数量的男性继承人存活下来,以便延续王朝,因为礼敬祖先是中国文化习俗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没被阉割的男人,即使是皇帝的亲信也不允许接近妃子们居住的禁地,否则他们面临的将是死亡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保证妃子们诞下的所有孩子都是皇帝的亲生骨血。

宦官们还可以帮助皇帝维持他头上那圣洁神秘的光环。因为皇帝既然是受命于天,如果他统治不利或行为失当,天就有权利废弃他。所以抬头看皇帝是绝对被禁止的行为: 即使是高级官员在皇帝面前也只能向下看,而且当皇帝出行时,屏风会将他遮掩起来以便不被公众看到。只有女人气的畏畏缩缩的宦官们才可以见证皇帝的弱点,因为他们就象奴隶一样,生死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马和是在昆明被阉割的众多男孩之一,他被安排到朱棣家中后改名为郑和。许多蒙古人在被朱棣和其父朱元璋驱逐后都开始信仰伊斯兰教。郑和就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同时他还是一名坚强的战士,因此他成为了朱棣最亲近的参谋。郑和身体十分强壮,远远高过朱棣,有些资料表明他有两米多高,一百多公斤重, 走起路来象老虎一般呼呼生风。

当朱棣被封为燕王并担负起守卫中国北方的重任后,郑和随他前往大都。朱棣驻扎在原蒙古首都大都后将其改名为北京。1387年,经过30多年的战斗,最后的蒙古残余势力也被清剿,而这时,朱棣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因为年势渐长而变得越来越偏执,猜忌心也越来越重, 他有计划地铲除掌握军权的将领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给他皇权带来威胁的人。为了避免被解职或砍头从而辱及家人祖先,许多高级将领只能自杀,但即使这样,仍然有成百上千的文武官员被处死。

在长子死后,洪武立他的长孙朱允文,也就是朱棣的侄子,为后。朱元璋并不信任朱棣,他一直觉得朱棣是蒙古人的后代。这是因为朱元璋曾经娶过一个蒙古公主,但是在迎娶她时并不知道她已经怀上了朱棣。老皇帝在六年后,也就是1398年驾崩, 朱允文即位后一如既往地执行他铲除异己的政策。在来年的夏天,他派出刺客北上刺杀朱棣。为逃脱厄运,朱棣放弃了豪宅里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一直伪装成北京街头的流浪汉,晚上露宿街头,白天就在城里流浪。他假作癫狂,变得肮脏粗野,没人认得出他其实贵为帝室之胄,刺客们经过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流浪汉时也没有丝毫留意。在成功麻痹了刺客们之后,朱棣召集追随者,在郑和率领的忠诚的近卫军协助下,他秘密集结队伍反击刺客。朱棣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集和了八百人的队伍,由于他事先在公园里放进群鹅,鹅的叫声成功掩盖了盔甲和武器撞击的声音,没有丝毫准备的刺客全军覆没。在这之后,朱棣马上开始征募训练自己的军队。

当得知自己手下失利的消息后,朱允文立即派遣出一支五十万人的军队企图彻底粉碎朱棣的势力。但当时正值季节交错,而他的军队从南京起拔时只穿着夏装和草鞋,许多人在寒冬降临时被冻死。当士气低落的朱允文部队向北京城进击时,朱棣已在城外布防好了自己的军队,连北京城的妇女都加入了战斗,她们站在城墙上向城下的敌军投掷杂物。

1402年,朱棣率部队南下南京。这座皇城由鲜明对立的两部分组成。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们憎恶内廷宦官,这种对宦官的反感根深蒂固,由来已久。作为皇帝私人侍从的宦官们仿佛帝王耳目,他们的地位和欧洲统治者们的弄臣类似,因为与皇帝关系密切而变得富有。当宦官们左右着内廷时,官员们被授权独立掌控朝局。

人们只有在接受儒家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才能入朝做官, 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智者孔子本人就曾表示过对太监当权的不满。宦官们从没受过儒家教育,只是依靠皇帝来获得特权。官员们受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浸染,通过维护儒家之道(道:与自然力量的交互)来极力维护现有社会秩序和等级观念。儒道决定人的一生,官衔,宗法仪式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孔夫子的王道即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正常健康的延续全要靠儒道和官府来维系。官府认为农民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不是异族人和商人,因为农民象征着社会的稳定, 而商人与外国人却与儒道相抵触。

朱允文身边的官员们成功排挤了内廷太监,使他们得不到重用,并且不能对皇帝施加影响。所以当朱棣的军队兵临城下时,太监们将城门大开,放他们进入京城。朱棣进入南京龙袍加身后称帝,改年号为永乐。朱允文就此失踪,据信他改换僧服,逃出南京。朱棣的身边有一群亲近的太监,郑和就是他们中的一个。这些人在国家大事上有丰富的个人经验,并且能对皇帝施加影响,他们因为经常能够见到皇帝所以熟知他的喜怒哀乐以及他的希望。而且,由于可以进出后宫,他们也了解那与世隔绝的两千名妇女的秘密。

太监们再次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而太监总管郑和因为对皇帝忠心有加而成为他们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在他白色丝袍的包裹下,他长年携带着一个珠宝镶嵌的匣子,里面装着他当年被割下的如今已经萎缩的阴茎和睾丸,他也由此得到了三宝这个绰号(波注:对于郑和的这一绰号,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历事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故称三保太监”):匣子里面装着的是他的“宝”?D 他作为男性的象征,他们将跟随他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会再次成为一个完整的男人。 但是在人世的这一生,他发誓效忠他的保护者和统治者: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

在不到十二个月之后,从未出过海的郑和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中国拥有的这支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之一。朱棣下达的第一批旨意之一便是扩建南京附近的龙江宝船厂。龙江本就是中国主要的船厂,现在又被大规模扩建, 它位于南京东门外,占据了长江岸边数平方英里的土地。宝船厂内建起了七个巨大的干船坞,之间用锁链相连,每个船坞都可以再被细分,从而可以同时承建三艘船只。它们直到今天还矗立在那里。朱棣旨在创造一个忽必烈也没能实现的神话:建造一个横扫大洋的海上帝国。

公元九世纪之前,在中国沿海航行的几乎都是外国船只, 但从九世纪以后,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巡洋舰队。 宋朝和元朝都拥有巨大的舰队, 他们派遣使者出海, 进行了相当数量的对外贸易,并且从阿拉伯人手里逐渐夺取了香料贸易的控制权。

如今朱棣着手极力扩充中国舰队。 除却继承的现有战船,商船以外,他下令制作了1,681艘新船, 其中包括许多巨大的九桅宝船,之所以叫做宝船,是因为他们的容积很大,可以带回大量极具价值的物品。船厂周围的南方省份的数万木匠,造帆者,造船者被召集起来建造这些船只。 除去250只宝船外,舰队还包括3,500余只其他船只。 1,350只巡洋舰和同等数量的战船在哨位或岛屿基地里待命,另外还有400只更大的战船以及400艘运送谷物,水和马匹的货船。皇家船队的使命是出海并制作地图, 向外国元首们耀武扬威, 并让全世界向中国纳贡。 这些元首们以向中国皇帝进贡来换取贸易优先权,并受到他的保护从而不受敌人侵犯。中国给予他的贸易伙伴巨大的实惠?D?D?D折价的丝绸瓷器,而且还通常伴随着可用本国软货币偿还的软贷款,外国皇帝们得到的远比他们付出的多。 因此,他们对中国感恩戴德。这些远航的中国船队还有另一个使命,那就是搜寻逃亡的朱允文:有些人说他已经流亡海外,郑和授命搜寻他的踪迹。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谁是真命天子: 马背上的皇帝,天子朱棣。

在夺取王位后不久,朱棣决定把都城迁到他之前的据点北京。 衰老的帖木尔决定要将征服中国作为他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荣耀,而朱棣下决心直面这个威胁。 帖木尔(得名于某次战斗中所受的箭伤)是真正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子孙,“他青睐骁勇的战士,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再次掀起恐惧的风暴,像狮子一样撕碎自己的敌人,翻天覆地”。 从他的首都撒马尔罕(苏联乌兹别克东部城市), 跨骑穿越中亚地区的伟大贸易之路-丝绸之路,帖木尔横扫亚洲,发动了无情的战争,他征服了北印度,波斯和叙利亚, 并于1402年在安卡拉(今土耳其首都)击败了奥斯曼人。如今,他的视线转移到了东方,他志在击溃中国军队,颠覆朱棣政权,并将中国重新置于蒙古铁蹄之下。

为了对抗这个潜在的威胁,新登基的皇帝在百万雄狮护卫下迁都北京, 但是他所憧憬的新京城远不止一个抵抗帖木尔的防御要塞。 忽必烈当年遵循中国传统设计了大都,并引水环绕京城。朱棣吸纳了忽必烈所筑都城的基本元素,但他拆掉原来的皇城,并用一个经典的复合建筑取而代之:紫禁城,紫禁城的比例分配比原有设计要完美的多。 围墙围起都城的同时也围起一个奇迹:它相当于一千五百个当时的伦敦城的面积,人口也比伦敦多五十倍。

建造最伟大的都城,威胁敌人以及统治世界只是朱棣宏图的一部分。他还要修缮由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混战中的中国,并且成为统一王国的第一位皇帝。长城是为了保护中国北方边疆不受游牧民族侵害的建筑,它的修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成为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在之后的1,600年里,因为年久失修而濒于崩溃。 朱棣开始计划重建和加固长城,而且还加筑了望塔和炮楼等设施。长城原长5,000多公里,朱棣要在此基础上延长1,400公里,它从太平洋向西延伸,直到天山所在的中亚地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