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沉痛哀悼著名导演谢晋谢世 -- 故园湾里

共:💬56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姑且看看,因为沈果孙的书我没读过,不能做为完全的证据

以下节选自沈果孙的著作

…… ……

现在,再听我讲个近年的故事。几年前,南方有个城市举办“围棋节”庆典。举办者写好了发言稿请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审阅。发言稿中有“1973年,沈果孙战胜了坂田荣男九段”这句话,陈祖德拿起笔来,将这句话勾掉了。我有位参加了围棋节的朋友,事后告诉我这件事,他说:“想不到陈祖德的气量这么小!”我说:“你错了,写过《超越自我》的陈祖德,气量怎么会小呢?他勾掉那句话,是因为在他眼里,沈果孙战胜坂田荣男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既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自然知道的越少越好呀!”

  这样说是否有根据呢?有!我们看一下由陈祖德主编的《中国围棋史》,翻到198页,1973年……,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这次比赛,《新体育》评论说:“日本选手在技术上的优点是基本功好,布局熟练,在开局布阵中往往占优势。在终局收官阶段,功夫也较深,小输赢的棋,总是他们以1子、2子获胜的情况为多。在中盘扭杀方面。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中方战胜日方的几局棋,大多数依靠中盘战斗奠定胜利。如沈果孙战胜坂田荣男的一局棋,布局和序盘阶段,坂田荣男占了优势,在中盘阶段,坂田荣男走错一个不很明显的次序,就被沈果孙抓住,硬是断下一块棋来获得了胜利。”

  这段文字,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沈果孙胜坂田荣男这件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吗?

  引用《新体育》杂志上记者说的一段话,是煞费苦心的。因为沈果孙胜坂田荣男这件事一句不提,是说不过去的。从正面提吧,又心有不甘,于是,就引用“别人 ”的话。这是陈祖德惯用的技巧。文中有与事实不符之处,文中把我的名字写错了,那都与陈祖德无关,是《新体育》的原文如此。

  我说:“把你的聪明才智,放在这些地方,可惜了。把你煞费的苦心,放在棋上,放在怎样提高我国的围棋水平上,怎样使棋坛兴旺上,不是更好些吗?”

  再翻到该书183页,有这样一段:“1965年,陈祖德在分先的情况下战胜了日本九段棋手岩田达明。这是中国棋手第一次在对抗赛中战胜日本九段棋手,为中国围棋的发展立下了光辉的里程碑”。提到这样的高度,本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别人战胜了更强更有名的棋手,你也该高兴高兴呀!大家都知道,岩田达明和坂田荣男是比都不能比的,岩田达明没有取得任何冠军,而坂田荣男当时已是56冠王。

  既然1965年已有“光辉里程碑”,到了1973年,却来大谈中日棋手的差距,写在同一本“史书”上,岂非怪事。

  对我国围棋发展,推动最大的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振奋人心的光辉战绩。聂卫平九段对我国围棋发展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中国围棋史》又是怎样评述的呢?

  翻到197页,有这样一段,“在1985年第一届NEC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连克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和日方擂主藤泽秀行,扭转逆势,为我国夺得了第一届中日擂台赛的胜利。在第二、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聂卫平继续坐镇,和其他棋手一起,为中方的胜利立下功勋。”这可比“光辉里程碑”差得远了。如此低调,不知我国广大棋迷能否满意。很多人都是擂台赛时开始学棋的,他们之中有很多人不知道岩田达明是谁?但这也不要紧,《中国围棋史》是中国围棋协会的“指定教材”、“教师用书”,小孩们要学棋,老师就得按这本书讲,这些小朋友们会知道:“岩田达明是日本最负盛名的棋手;沈果孙胜坂田荣男是不该发生的事情,聂卫平赢那么多高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回顾前文,后来我国的围甲、围乙联赛,引进外援,就有人高呼“围棋的春天”,这不正是要冲淡聂卫平的胜利吗?

  现在,再给一个对比,吴淞笙、江铸久、芮乃伟等九段高手去国外谋生,对此,中国棋院发文至日本棋院、韩国棋院,让他们不要让中国棋手参加他们的比赛,真是赶尽杀绝。

  两件事相对照,你到底是坐在哪条板凳上呢?

  再说首届应氏杯的决赛,聂卫平在2比1领先的情况下,应昌期竭尽全力要把后两局棋放在中国,陈祖德却支持曹薰铉,要把比赛放在韩国。后来折中放在了新加坡。据说当时国家体委经费紧张,由聂卫平独自前往。当时陈祖德是国家体委四司副司长,分管棋类桥牌,照惯例,争陪同是他份内的事。应氏杯冠军和亚军的奖金差别非常大,陈祖德不会算这个账吗?中国台湾方面很支持聂卫平,知道他大赛前的晚上要打桥牌,到12点前后,上床能睡好觉。可是,有人把孔祥明弄到新加坡去陪聂卫平,当时聂、孔关系已破裂,孔在日本“留学”一年未回家。平常善于掩饰的陈祖德终于出手了。使我明白了,三十六计的“釜底抽薪”和“四面楚歌”。

  聂卫平擂台赛的胜利,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无可奈何。应氏杯夺冠这样的事情,是再也不允许发生了。

多年前,我和陈祖德论战,提到这件事情,陈祖德辩解是,我已调到四司,围棋队由训练部主管,我不知道聂、孔已僵(大意,非原文)。果真如此吗?

  陈祖德和罗建文是好朋友,罗建文事事维护着陈祖德。甚至,陈祖德和郑敏之吵架,罗建文都能去劝解。这样的好朋友,为何分手了呢?是陈祖德调往四司之后,要罗建文将围棋队里的一举一动都及时告诉他,罗建文有正气,不干!两人就僵了。不听话的不是朋友,陈祖德自然另找听话的。聂、孔关系,队里无人不知,偏偏陈祖德就不知道。

  读者看到这里,也许会吃惊,但你吃惊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照样当上了中国棋院院长,还从李梦华手中接过了中国围棋协会主席,《超越自我》照样获得文学奖。

  说到《超越自我》,我对这四个字,无法理解。第一,自我怎样个超越法,怎样叫“超越成功”,怎样算超越失败。第二,“超越”之后变成了什么?还是不是自我。《超越自我》和卢梭的《忏悔录》,猛一看,有点像,但仔细一想,貌似而神离呀!

  应昌期先生一再重申,应氏杯是中国人办的,一定要中国人拿冠军。陈祖德先生说应昌期不懂比赛,比赛要公平。好!应昌期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者,陈祖德是光辉的国际主义战士。

  我们的棋界,有着一位光辉的国际主义战士掌权,无怪乎后来为韩国唱颂歌的文章、书籍,要铺天盖地,越演越烈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