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那年庐山(九) 东哥发言了。 -- 史文恭

共:💬285 🌺1310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首先来送花。。接着再谈几点。。。

1,大跃进东哥的责任,除了是他发起这一大块以外,还有一块较为“隐蔽”的,那就是反反冒进,---恰恰是这个运动,(请注意,当初,胡服和周公是两个人一起批准了“反冒进”的人民日报社论的。),使所有党内的高干都有意或无意地走在了东哥“左倾”的一方。---正因为如此,后来大跃进的闹剧才会蔓延的这样快。--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跃进的问题发生后,就算谭震林,谭政,王震这样的高级干部,在目睹下面严重的问题时,也不敢向东哥汇报。----这一点如果不认识到,就把“大跃进”给割裂了,事实上,大跃进不过是东哥“为了崇高目标”的一个大战略的一段而已。

所以,胡服在整个过程里,只是追随者里较为踊跃的一个,而不是起决定性因素的那一个。东哥是无可争议的大跃进的“始作俑者”,----顺便说一下,这个称号是东哥老人家自己承认的,(而且不止一次),为什么还有热爱东哥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呢?

其二,关于胡服在大跃进的表现,张宏志那一本很难说是学术作品。因为倾向性仅从标题就扑面而来。吴冷西的回忆录就在俺手里,也无新意。如要看,您可以参考《刘少奇年谱》, 鲁彤 冯来刚《刘少奇在建国后20年》,邓立群等的《回忆少奇》等等,作为副董事长,胡服同志当然在大跃进的开始欢欣鼓舞,头脑发热,但坦率地说,俺认为这远不足以使我们可以忽略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责任。

其三,认为目标是良好的,所以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看法,俺觉得是有一个致命缺陷的。-----那就是,一个出于“崇高目标”的领导者在他发现并认定自己决策错误时,是否同样能表现出“为了崇高目标”改正自己错误的勇气。----如是,我们当然可以原谅,因为该领导者是前后一致的。----可如果不是呢?-----作为后来者,在查看一段历史进程时,我们是否应该只看事件开始时的初衷,而不顾及事件结尾时的改正呢?

其四,如果可以直率地说,俺认为您对材料的了解广度还不够。而有一些分析,比较粗疏。如:

周小舟,30年代后期曾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时任湖南省委书记,“上有好者”是指毛泽东吗?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周小舟哪来的胆量敢当面调侃老毛。从毛的反应来看,“可是毛泽东不仅丝毫没有引起反感,反而更加谈笑风生了”。那么,这个“上”是指刘的可能性大,还是指毛的可能性大?”

粗体部分。。。俺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后来说东哥有斯大林晚年危险的。。。恰恰也是这位周小舟同志。-----他固然是一个书生气的人,但风骨和胆量都是庐山上最牛的一个。您的猜想,似乎对相关的资料体会的不够深入吧。

。。。。讨论历史,看起来门槛很低,但其实不然。因为具体的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相关的资料一定要看的足够的多,才会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就如庐山会议而言,俺所见的跟帖者里面,提到的例子大概都在那几本主要的书里。---俺的参考中,诸如权延赤的《周惠与庐山会议》,童小鹏的《风雨四十年》,水静的《特殊的交往》,马社香的《庐山和名人记录》,《林彪军事生涯》,《张闻天选集》等等,跟帖里少有提到的。俺文章里的很多小例子都是这样一点一滴采过来的。---因此,跟帖中有些意见,在俺看来,似乎因为和俺是在一个不同的材料基础上,看法自然不同。-----但对于俺而言,如果能和诸位以尊重事实这一出发点共勉,则这个讨论自然将是一个很不错的互动。---如若未能,就算与俺看法不同的诸君,增广益闻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