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与父母相处的艺术 -- 时常数

共:💬2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与父母相处的艺术

很多人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总是感到很烦恼:

[FLY]父母为什么管得这么宽呢,什么事情都要唠叨?

父母怎么总是老脑筋,我找的BF/GF他们总是要挑刺呢?

我已经长大了,不要总把我当小孩子!

父母这些老生活习惯太过时了,我真受不了了![/FLY]

碰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要如何解决呢?

其实这样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是如何对应父母的对自己生活的干涉;第二是如何同父母讲道理

父母“管”自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幸福。其实,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自己的定义去看别人的生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懂得这样的道理的人本身就不多,能在生活中去安装这样的道理去施行的就更少了。而父母,在自己的小时候,完全是在他们的指导下生活,所以惯性作祟,就算子女长大了,也会认为“老子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就应该听我的。

从出发点来看,很少有父母是要把子女当摇钱树聚宝盆的,都是本着“为你好”的想法。有时候却容易好心办坏事,让自己和子女都不痛快。为什么呢?其实也有两点主要的问题:一是父母和子女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而父母没有认识到这样一点,把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强加在子女身上;二就是父母对子女的能力不放心,觉得子女根本就不知道不理解,所以要自己为子女做决定才能从长远上达到“为你好”的目的。

解决这样的两个问题,其方式方法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沟通和交流

要让父母理解,他们所要达到的是子女得到子女自己定义的幸福生活。要实现这点,就要和父母聊天交流,比如问问他们当年的生活呀,让他们说说自己觉得什么最幸福呀,然后呢,切记切记,不要说“我觉得如何如何”,而是说“xx电视剧里面yy是这样想的”(最好是父母看过的片子,聊起来他们更有感觉)。这里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把自己摆在台上让父母批判什么的,呵呵,说起电视什么的不会容易让双方太情绪化。有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说:其实我很了解你们的想法,你们这样关心我就是想让我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不过呀,我对幸福的看法也许和你们不一样呀。这个方面就是要点醒一下父母,他们不能代替自己生活,所以也不能代替自己判断什么是幸福。

而其次呢,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判断力的认同的问题了。如果承接上一段的内容就是,父母可能会这样想:是呀,我是要让你幸福,但是你实在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还是让我替你做决定吧。这样就是要让父母认同你的判断,这可是一件细致活。你可以不和父母说,所谓“闷声发大财”,到时候就光报喜不报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和你商量了。毕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还是最会从子女的角度考虑的,这是真心实意的。如果少了这样的亲情,总是有些遗憾吧。如果你要让父母认同你的判断,那么就要和父母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交流,说自己对人,对事情的看法,也让父母说说家常,自己帮忙分析,建立起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这样潜移默化的,就可以让父母了解到:哦,我家儿子/女儿长大了,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了,想问题也挺全面的了……这样的不断努力,让父母了解自己是如何达到这样的结论的,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不是没有考虑到瞎想的。同时呢,对于父母提出的一些观点,不要上来就给否定了,可以婉转的提出这样的观点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形势了。比如你找了一个BF/GF,父母说八字不和什么的,这样的时候你可以先对这样的说法表示兴趣,然后用一种“求知”的方式去了解他们的认识,再用他们知道的人或者事情去做反证,让他们自己了解到好像不和时宜了。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和父母交流,这样是达不到效果的,要把自己摆在比较低的位置上,给他们面子。

说到第二个大方面,关于如何调节和父母在不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其实也就是一个“孝”和“顺”的问题。“孝”,在我看来,是一个态度;而“顺”,是一个方法。你可以很“孝”,对父母的观点很尊重,但是不“顺”,不是事事都安装父母所想的那样做;也可以“顺”,事事按父母的意思办,委屈自己,但是不“孝”,对父母的观点不屑一顾,觉得自己比父母“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江core语录之《怒斥香港记者》)。后者所花的时间精力都会少一些,但是长久看来,因为总是在压抑自己的观点,所以容易出现大爆发的时候;而前者呢,从根源上解除了矛盾的发生。比如,上次我父母来这里,发现我改变生活习惯,不吃米饭,吃全麦面包蔬菜什么的,所以他们就总觉得,这样不健康,不正常,所以一定要我多吃米饭。最后,我就和他们研讨了一下健康饮食的话题,然后他们就不说这个事情了。很多生活的习惯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就是“习惯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强求一致,双方交流一下就好了,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之前在有的论坛上看了不少什么对父母来美国拣瓶子回收什么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也是可以交流的事情,没有必要忍着不说,自己很郁闷的忍着。父母也许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为家里的经济做了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没有“吃白食”;而子女却认为这样的小钱什么用都没有,还丢人现眼,影响家里的卫生。那么交流一下,说说自己在卫生方面的考虑,甚至可以开玩笑的说“别人不要以为我这个儿子在虐待你们哟”这样的话呀。我觉得,只要方法正确,子女的想法还是很容易被父母接受的。当然,这个时候要切记,如果有婆媳翁婿这样的情况,可不能直接说,要让子女对父母说。再怎么亲密,毕竟婆媳翁婿都是“外人”,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这也是下一个主题我想研讨的,如何同对方的父母相处,也就是“婆媳翁婿”的关系问题了。)

最后,再说一个特殊的现象,虽然按照本质来说,不应该看作“与父母相处”,但是很多时候却被人归到这一类事情里面了。

这个现象,集中体现在父母对子女找BF/GF的问题上。很多时候,父母做了一个表达子女“潜意识”的工具,而子女却没有注意,却认为是父母在反对,其实是自己的内心中的不满罢了。很多因为父母的介入而黄了的恋爱都是有这样的成分在里面,可叹当事人还总以受害者自居,父母却担了这个黑锅。真是“背黑锅我来,恋爱你去,拼全力为爱情,牺牲也值得”(参看《大话西游》之“Only you”)。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父母虽然可能很了解子女,可是也没有厉害到能施展“读心术”,把“潜意识”都能解读出来的程度吧?其实很简单,就是所谓的“筛法”: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小孩使最好的,需要找最完美的BF/GF,任何不完美的地方都会被拿到子女面前说起的,比如“这个GG牙齿不好”“这个MM头发太黄”“这个GG收入不够呀”“这个MM太会花钱呀”。如果是自己不在乎的,那么肯定是要为自己看上的人辩护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么,如果不辩护的,那么就是自己也有不满的地方了,心底里还是认同父母在这个地方的看法,只是被“超我”给压制掉了,不会去附和父母的意见。这样,父母发现说这个问题就没有顶嘴了,那么下次还会继续说,说着说着,就真有那么严重的问题了。这样就可以就坡下驴,说:我可是真心爱你的呀,可是呀,我父母不同意,我可是真孝顺的人呀,我太为难了,我们还是分手吧。这样,成就了自己“情深意重”的形象,也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就是让父母背了黑锅罢了。就算最后还是坚持了,成了,之后的婆媳翁婿矛盾也会以以这样的点为突破口,产生矛盾。毕竟是所谓“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激发内因”,没有矛盾去制造矛盾还是有些困难的,有了不满就好说了么。所以呀,我之前在版上写过的不少文章里面都说到过,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去说服父母,减少以后矛盾的发生。这段就更加接近下一个主题的婆媳翁婿矛盾的问题了。

土鳖扛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