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原创】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科学体系 -- 涉雪之狐

共:💬37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关于感知的局限及先验、因果律

首先是感知的局限。

对于您所论述的感知的生物极限问题,我能够完全的理解。并且,我以为,您的这一见解依然是出于谨慎且保守的态度。

当年,爱因斯坦和波尔涉及量子理论的争论,前者提出的“定域隐变量假设”,其中的“隐变量”应是等同您所说的“被遗漏的大量信息”,而且被遗漏的不仅仅是“依靠人的生物感官无法感知”的那一部分信息,还包括那些“依靠人所创物,如仪器”也无法测量测知的信息。

是的,作为有限的人,我们能描述的世界是我们所能感知的或我们掌握的手段所能测知的。

这是我们人的局限。

如果,这个世界是确定的,可以精确测量测度,没有模糊性,偶性的(这是一个假设),那么我可以说:

我能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下一个定论。一个使用肯定的陈述句进行的说明。

但是,如果这个世界并不确定,而是一个偶然性的量子世界,那么人以肯定的陈述句对世界的说明,就是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罗素对量子论的认识只是刚刚开始,他对康德的批判,也的确只是从哲学的角度,从外在对象的不同引发的感知印象不同,来做论述。

但他还不敢声称世界是偶性的。

只是,即使是这样,在我看来,他对康德的批判逻辑依然是值得推崇的。罗素批判康德,并非批判康德把“人对空间与时间的感知”看成是“直观感知”(常识),而是康德为这常识设定的“具体内容”,康德为空间设定的状态是:无限而有定数的。罗素则怀疑,这种空间状态的想象得来,恐怕是因为想象者居住在平原或草原,而非山谷中的缘故。(很有趣的是,这里包含着量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说法:观测的结果取决于观测的方式及角度。)

在这种批判下,未经实证现象而为本体的宏观状态进行的那种自诩为普遍的实际是先验的肯定或否定的陈述,都应存疑。

第二、关于因果律

因果律所阐述的,是只要有结果,就一定会有原因。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不仅仅是康德,在康德之前,还有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生前公开发表的那一套较为庸俗的哲学里,其中就有“宇宙论”,同样是因果律。而这一论述的起点(当莱布尼兹为这个逻辑链设定了一个起点的时候),也就是追溯到宇宙历史的一个没有原因的“最初”时,神就出现了。

在爱因斯坦的确定性世界,决定论世界思维里,也是有这个倾向的。因果律是爱因斯坦想象的一个万能公式。而人掌握了这万能公式后,从宇宙奇点的状态就能计算出从奇点时刻一直到如今的所有事素的所有状态。而同样,也可以逆推回去。结论将无一不爽。

在经典哲学范畴,世界本体的想象无非就是这样的一个内容,一个关于万物之间因果律联系的内容,或者说运动联系的内容。

在我看来,各种各样表述的因果律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无论它是用原因--结果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还是用数学式,物理式来表达。

但我并不喜欢这个因果律,因为这种基于因果律的世界观一旦是真实的,那么人的主体性,意识能动性就彻底地湮灭了。我的自我,将只是程式的计算结果,早就被决定着。

(很高兴,有量子物理)

而基于我的选择,我也自然不会赞同这样的一个结论:

这并不是说,我们无法从原因得出结果。我们的这个方向的尝试,将因为我们对于原因的掌握得越来越全面细致,而变得越来越准确。

这句话应是爱因斯坦面对量子物理所做的”定域隐变量”的思维对抗。

而我的意见是:

人为理解事素为何是现在这样,去寻找结果的原因。而寻找的原因,从认识的研究来看,是事素前置事素发生概率的基于统计学的归纳结论。

而基于这种结论,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性,基本可以说,还是等于在赌色子的几率,并无可确定的依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