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五石散的成分和药理 3 -- 十一

共:💬17 🌺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五石散的成分和药理(5)

嵇康在《幽愤诗》开头就写“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緥。母兄鞠育。”从小就生长在单亲家庭,全靠他哥嵇喜早早的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到了后来嵇康成家立业,出门立户,虽然当过几天中散大夫,但是赶上大革命,为保命起见嵇康又辞职在家,从这些事可以推断可知嵇康家庭里的资金流一定是很紧张的。《晋书 嵇康传》里曾提到,“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所以嵇康穷这一说法是有历史记载作为依据的。

嵇康不单穷,他还有科学精神。

嵇康曾经作《养生论》,里面说 “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从这些话可以知道,他对服食药石这种行为是不怎么肯定的。至于赶时髦,追潮流,这些行为更是和嵇康不沾边。嵇康同学以坚定的反体制反传统的姿态成为了当时非主流文化的代言人,他隐居打铁之处也成了名士心中的麦加,钟会同学朝圣碰一鼻子灰的事最终也为嵇康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以嵇康的定力和修为,他只能是一个潮流的引导者,而不是跟随者。那他服用五石散需要用别的原因来解释。

嵇康为什么要服五石散呢?

他要做实验…

这事得要从当时的两种学说说起。当时解释世界本原的理论主要分成两个流派,一种称之为名教,名教认为,这个世界的运行可以由一种叫做礼法的矩阵的东西来解释。 这一派的理论认为,每个人可以分为不同的态,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比如一个人白天在朝堂上上班,作为臣子,他就处在臣态,这时候他就可以用这么一个符号来这么表示:|臣>,下了班回家要见父母,他就变成儿子的状态,可以用|子>来表示,晚上上床和老婆一起睡觉,那就处在丈夫的状态,用|夫>来表示。不同态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礼法矩阵就是这些相互作用所要遵循的规律。比如|君〉 [礼法矩阵] |臣〉 会得出 ‘礼’,礼就是|君〉这个态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这个相互作用过程是不对易的,比如进行运算 |君〉[礼法矩阵] |臣〉 会得出 ‘礼’,但是如果进行 |臣> [礼法矩阵] |君> 的操作,则会得出忠,这两个操作是不等价的。同理, |父> [礼法矩阵] |子> =慈, |子> [礼法矩阵] |父> =孝,|流氓〉[礼法矩阵]|姑娘〉=追…. 如果一个流氓看见一个姑娘,不进行 “追”这个行为,是不合礼法的,也称为“非礼” ,程序就会报错。这个运算的结果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由于一个人在不同的运算中态(也就是身份)随时而变,也就决定了个人行为的复杂性,整个社会人和人之间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矩阵运算。这个运算能够进行下去,是因为每个人都遵从礼法矩阵所给出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有人不遵守礼法矩阵所给出的行为规范,处处都是“非礼”操作,那么整个社会就无法运行下去,天下就大乱了。因为这套学说给出了衡量人行为的标尺,而在魏晋把人敬称为“子”, 所以这套学说也称 为“量子礼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