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到哪算哪:读过的、看过的、听过的一些故事们 -- 南寒

共:💬44 🌺1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到哪算哪:故事们(4)

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几年的中国大陆听故事,便躲不开武侠小说;与此类似,对于大部分读到初中、在二十世纪生活过的中国人,鲁迅也是躲不开的。当然,我不知道如果你生活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免煮柿油的台湾省会怎么样,但好在我的这个“大部分”应该还能遮住这个破绽。

以我看来,你可以不赞同鲁迅的立场,也可以不齿鲁迅的人格,但鲁迅作为写字的师傅,其中的手艺却是无可辩驳的。你看这西西河里的陈郢客陈兄,在周家老大那儿随便拣了几件刀枪锤斧,这河里便隔三差五地血肉横飞。

所以要砸周家老大的牌子,或者做痛心疾首状: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做贼的证据之一便是鲁迅没有象金老爷子那样写一个上中下、一二三四五的长故事。周家老大自己也有过一个借口:你要是想搞文学的革命,就不能指望有革命的文学,文学这东西得等到革命完了再说。

或者做无限同情状:鲁迅若不是性格乖戾,并能一直有一个小康之职,也就不用做贼。这同情法倒是让我想起以前说过的一个故事,我读国军的戡乱战史,蒋纬国、何应钦等大尾巴狼都署了名,说到最后,总结为啥转进海岛,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毒害国人;但这个马大胡子为啥搞出这一堆大毒草,全是因为他在大学里找不到一个教书的工作,只好耗在大英图书馆里不务正业,连累了蒋公及一众雄奇的弟兄们。

相比而言,鲁迅还是比较务正业的,有若干纯文字或者和纯文字擦边的东西。我读“野草”,觉得这是每个想玩中国字排列组合游戏的仁人志士在玩之前都应该读一读的东西。鲁迅不那么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范爱农”,我觉得每个热血青年、中年、老年在表现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前也应该多读几遍。

读中学课本以外的鲁迅,是在看到王晓明的一篇长文以后,文章的名字大概叫“中国最苦痛的灵魂”,实际上就是一个周家老大讲故事的故事。非常仔细地读了若干遍,一直不知道怎么样来用几句话说说到底看到了什么,心下似乎也不愿说,觉得不读全文不足以平民愤。后来看到王的“鲁迅传”,那时候已经不愁买书的钱和买饭的钱竞争了,当即便买下了,翻了开来,却有点失望。也许是因为传必须写得从头到尾、每年不拉,反倒失去了只是讲故事的许多便利,但也许只是我这儿时过境迁了。

我想象中的王当初的那篇文章里,关于鲁迅的故事是一个我可以理解的故事。鲁迅似乎总能看到苦痛、总能看到挣扎,而又不能忘却。以他的才华和资历,他可以说有能力选择让其中许多的苦痛和挣扎从他自己的世界里净化出去,但他却总不能释怀。其他一些同样有能力选择的人,或不解、或给以弗洛伊德式的同情、及至惶恐、鄙夷。

而众多的没有什么能力选择的人,他们没有鲁迅的才华、没有鲁迅的资历,但他们发现他们可以象鲁迅一样苦痛、可以象鲁迅一样挣扎,所以,鲁迅不死。所以,不论你因为仇恨某党某派而对鲁迅咬牙切齿,也不论你因为知道了某时某地不为人知的丑闻而对鲁迅不屑一顾,鲁迅不死。我以为,这是一件让鲁迅自己和其他一些人都很无可奈何的事情。

鲁迅不死,而其他的许多人和事却随着历史沉渣积淀了,在为数不多的机会里,反而是随着周家老大的种种是非又漂浮上来。我有时看到这里的陈郢客陈兄翻江倒海,几乎忍不住要劝劝他,这可以说是其中原因之一。

还有第二个原因想劝陈兄,却是一句俗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是两个武人打架,一个身上被搠了个透明窟窿、或是天灵盖上被砸了一下,随马而去,便决出了胜负。且不说这论坛里,只见血肉横飞,却不见一人落马,不须子子孙孙,也无穷尽矣。即使周家老大,法力也是有限得很。记得王朔有一句话说一个坐家,八路军里认字的有一半都是看了他的书跑出来的;周家老大不知道能不能混到5个百分点。更多的事情,好也好、坏也好,是毛家老大带着人做的。

但我终于没有说一句劝的话。当然我自知劝了也是白劝,还不如保持我在这儿尽量少说话的老习惯。但到后来,我也觉得自己本不须去劝。我想,若是周家老大在这儿,绝不会去劝的,兴起时,也跃马舞刀,酒尚温时斩华雄。又若是毛家老大在这儿,也不会去劝的,定会兴趣盎然地说:是好得很、不是糟得很,三个月后便封了这西西河,让大家都去种田、做工、打仗。

关键词(Tags): #自言自语#故事书通宝推:frnk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