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红楼梦》第八回到第十六回的时间脉络分析兼秦可卿死年 -- 逐日夸父

共:💬3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红楼梦》第八回到第十六回的时间脉络分析兼秦可卿死年

《红楼梦》书中,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后,虽然在具体的时间间隔方面存在一些矛盾之处,但是时间顺序大体是一脉向下的,脉络比较清楚,个人感觉唯独从第八回到第十六回之间的时间脉络存在一些疑问。下面将这九回的时间节点大致分析一下,指出书中存在的一些不清楚的地方。

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应该发生在某年的冬天,因为书中有许多关于天气特征的描述,例如下雪等等,暂且将第八回记为第一年的冬天。当天晚上当宝玉回去之后,书中穿插描写了李嬷嬷、茜雪事件。后面接着写道,“次日”,贾蓉带领秦钟来拜,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十分高兴,遂决定秦钟和宝玉一起读书。在第八回的结束,作者顺便交待了秦可卿和秦钟的出身。到了第九回开始,宝玉因急于和秦钟相会,于是决定后日一同上学。因此,第八回的探宝钗、秦钟来拜以及第九回的上学这一连串的事情是相继发生的,都可以暂记为第一年的冬天。但是第九回发生了时间跳跃,第九回后半部分的“顽童闹学堂”应该发生在第二年的秋天了,当然单纯从第九回很难看出时间节点是否发生跳跃,这一结论是根据后两三回得出的。

第九回宝玉和秦钟一同上学之后,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不上一月之工,秦钟在荣府便熟了(秦钟和智能儿的相识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因为智能儿经常跟随其师前往贾府)”,后面接着就是“顽童闹学堂”,暂且不管这里时间是否连续,我们往后接着分析。在闹学堂事件之后,到了第十回开始,金荣当晚回家之后向其母胡氏抱怨。次日,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来看寡嫂,在得知事情经过之后,这位璜大奶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遂决定前往宁府,要和小蓉大奶奶理论一番。到了宁府之后,这位璜大奶奶在听到蓉大奶奶的病情之后,和尤大奶奶闲聊一番,在珍大爷回家之后,便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接着,贾珍和尤氏讨论了秦可卿的病情,并提到了张太医。于是,“次日午间”,张友士来到宁府为秦可卿把脉看病(顺便再蹭顿午饭),张太医的结论是“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因此,初步断定,闹学堂、张太医论病细究源是发生在秋天,当然更直接的证据还在后面。

到了第十一回,在张太医论病细究源的次日,便是贾道士的生日,宁国府大摆宴席,王夫人、凤姐和宝玉都来赴宴。在宴席结束后,凤姐和宝玉前去探视秦可卿。在凤姐结束探视之后,在回去的路上碰见了贾瑞。这一天正是秋九月中的一天,书中描写的景致是“黄花满地,白柳横坡”,本回结束的时候,凤姐也对平儿说过九月里在宁国府遇见贾瑞的情形。

到了这里,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在第九回时间节点的确发生了跳跃,顽童闹学堂发生在了第二年的秋天了,即宝玉和秦钟一同读书的第二年的秋天。

以上的一点容易验证,更让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小说中第十一回到第十六回的时间脉络,有些地方确实很难理清,尤其是秦可卿的死年问题,前一阵子看过一本书《红楼梦成书问题研究》,这本书中列出了一个年表,感觉这一年表与小说文本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很难让人满意,本人仅作一个尝试,把疑惑不解的地方理一下,供大家讨论。

在第十一回,小说中交待了几个时间,一是在九月贾瑞见到凤姐之后,到了十一月30日冬至,贾母遣凤姐去看望秦可卿,于是在腊月十二月初二日,凤姐来到宁国府探视秦可卿,秦可卿说过“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尤氏也悄悄地说过在预备秦可卿的后事,这些都在第二年的冬天农历十二月份,即张太医论病细究源(顽童闹学堂年)那一年。

在这个农历十二月份,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自取灭亡。在第十二回,小说中写道,“倏又腊尽春回”,贾瑞的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已过了农历新年,显然到了第三年的春天。然后,贾天祥正照风月签,命赴黄泉。在第十二回的末尾,书中写道“这年冬底”,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书要接黛玉回去。这里有一个问题,也就是黛玉回扬州是在第二年的冬底,还是“倏又腊尽春回”的第三年冬底,书中没有交待。个人感觉应该是第二年的冬底,因为贾瑞毕竟是书中的次要人物,作者先将贾瑞的结局交待清楚,然后回过头来再写文章的正文,也就是“按住一枝,暂且不表”。

到了第十三回,就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了,秦可卿究竟死于何时?一般认为秦可卿死于第二年的冬天腊月十二月,也即张太医论病细究源那年的冬天(刘心武就是这样认为的),书中写道秦可卿死的时候,家里的人都有些疑惑,疑惑什么呢,当然疑惑秦可卿死得蹊跷。因为按照张太医的说法,第二年的一冬不相干,要到第三年的春天才可揭晓,连秦可卿自己都这么认为,家下人肯定也都这么认为。但这又与上下文相矛盾,因为在秦可卿五七(死后三十五天)的时候,昭儿从苏州回来提到,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日,贾琏和黛玉要到年底左右才能回来,并要带一些大毛衣服过去。而贾琏和黛玉又是在第二年的冬底接到书信回扬州的,秦可卿要是死于第二年的冬天,昭儿就不可能说林如海死于九月初三日了(按照当时的条件,昭儿不大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北京到扬州再到苏州跑一个来回)。

《红楼梦成书问题研究》中给出的年表,怀疑这里的九月初三日是作者写错了。但这个怀疑,个人感觉很难站住脚。因为,作者在这里不仅提到了九月初三这一个信息,还提到了贾琏和黛玉要到年底才能回来,并要带一些大毛衣服以御寒。曹雪芹在十四回借昭儿的口说出的这一连串信息不可能仅仅是笔误,作者的这一连串信息暗示了秦可卿死于第三年的秋天。而上述年表认为秦可卿死于第三年的农历正月到二月之间。个人认为这个结论值得怀疑,这个结论不仅与昭儿的话相矛盾,而且与张太医的结论相矛盾。张太医认为秦可卿的病好不好,要到第三年的春天可揭晓。如果秦可卿真的如该年表所言,死于第三年的春天,则可卿死的时候,家下人不会感到疑惑了,因为秦可卿的死符合大家的预期,没有什么好疑惑的。此外,如果秦可卿的死符合大家预期,可卿的丫鬟瑞珠也不会触柱而亡(主人死了丫鬟自杀这件事毕竟很少发生,所以贾府中人都感觉“此事可罕”)。而且,在后文写秦钟病重的时候,书中也提到秦钟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野外受了风霜,正月到二月正是春回大地的时候,哪来的风霜。

因此,个人认为秦可卿死于第三年的夏秋之交。秦可卿的病情可能正如张太医所说,过了春分可望痊愈了,或者虽然没有完全痊愈,但已经好转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在第三年的秋天,秦可卿因为与贾珍的私情被发现从而羞愧自杀(秦可卿的死因,俞平伯早在二三十年代与顾颉刚的通信中就考证过,刘心武独出心裁,认为秦可卿在政治斗争失败之后被迫自杀,这个结论则过于传奇了,小的不是很认可)。这正是宁国府上下都感到疑惑的原因。此外,从尤氏对秦可卿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第二年的秋冬天,张太医论病细究源以及凤姐探视可卿的时候,从书中对尤氏的描写可以看出,尤氏对秦可卿的病情感到十分焦虑,其对秦可卿的关心是出自内心的。此时,尤氏对翁媳二人之间的私情尚未发觉,所以其真心地希望秦可卿能够好转。而在秦可卿死时,书中交代尤氏胃病复发,不能料理事情,这难免不是一种对秦可卿和贾珍表示不满的借口。在第三年的春天,秦可卿可能正是感觉自己的私情没有被发现,心中的石头落地,而身体慢慢好转。

把秦可卿死的时间弄清楚,则从第十四回到第十六回的时间脉络就可以清楚了。在第三年秋天,秦可卿死后不久,贾元春被封为贵妃,贾琏和黛玉本计划于年底回京,得到这个喜讯后,提前赶回,书中写道“出月”就回到家中。然后贾府上下就开始筹建大观园,大观园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短期就结束。因此大观园应该是在次年六月份左右初步完工,到了“十月将尽,幸皆全备”,这已经是第四年了。则元春省亲则是在第五年的正月十五日。

从第八回到第十六回,大致的时间脉络大致应是如下的顺序:

第一年冬天,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和秦钟开始恋风流入家塾。

第二年秋天,起嫌隙顽童闹学堂、张太医论病细究源。

第二年冬天腊月,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冬底,林如海家书至,贾琏和黛玉回扬州。

第三年春天,贾天祥正照风月签,命丧黄泉。

第三年秋天,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王熙凤弄权铁槛寺、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第三年秋冬,贾琏、林黛玉回京、宁荣二府开始筹建大观园。

第四年六月份左右,大观园初步建成,试才题对额。-

第四年十月,大观园全部完工。

第五年正月十五,元妃省亲。

以上只是一己之见,《红楼梦》在成书过程中几经修改,时间节点难免发生矛盾之处。曾经有文章认为《红楼梦》前十几回在成书过程中发生过次序更改,所以以上的结论不一定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只是根据现在的通行本得出。

注:曾经和一位红楼梦爱好者交流过,上面列出的时间顺序和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中给出的年表大致是一致的,除了一点,即周先生认为第十二回末“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家信寄来”应该为“这年春末,林如海的家书寄来”,作者在这个地方存在笔误。没有看过周先生的大作,抱歉得很,才疏学浅,读书有限,以致重复做了一些事情,不过本文确是自己平时看小说之余所写。

关键词(Tags): #红楼梦#时间脉络#秦可卿元宝推荐:夏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3
    • 🙂《红楼梦》第八回到第十六回的时间脉络分析兼秦可卿死年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