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志愿者手记III 西藏的来信/zt www.ocef.org -- aokrayd

共:💬5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志愿者手记III 西藏的来信/zt www.ocef.org

张静媚编

注:作者是我们队伍中的一员,后因种种原因转到西藏教学,在这里发布他在西藏给我们的第一封来信,一来转致他向过去的队友问候,二来让大家也了解一下祖国西南一隅的一些情况。 尊敬的无产阶级老师们:大家好!

分别也许是昨天,但相见能在何时呢?

在此异域的确挺想念你们。一个多月以前还在一起聊天而如今却相隔万里。虽然我们在一起也就一个月,可凭心而论我们真的算好朋友了。由于我如今还挺穷,不能一个个给你们打电话聊天,也就写封信与你们分享一下我在西藏的见闻,并且欢迎大家来此一游,从南宁―拉萨如果走公路与铁路的话1000元车费就够了。

我这里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下面的一个县城,没一所高中,唯一一所标准现代化建筑就算这所初中,除此外就是一所小学及政府机构。

西藏范围大但城市小,拉萨南北宽度也就20公里,而日喀则市则完全与田阳县城一样大,且没田阳县城一半热闹。田阳现成三轮摩托车满地都是,这里几乎没见一辆,全是人力三轮黄包车。与电影中人拉的黄包车一样,只是先进些多了一个轮子与车夫座位。

西藏海拔平均3000-4000米,我这里海拔4000米,氧气含量听说只有内地三分之一。刚到时高山反应很强,头痛得整夜无法入眠,呼吸困难经常得用口,并且偶尔流鼻血,稍微运动就喘气很急。不过如今还是好多了,能够适应,所以冬天一般不能进藏,会有生命危险。

西藏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强,紫外线强烈,一般外出都戴帽子,但依旧人人都晒成黑鬼,二十多岁的妇女瞧上去四十来。我比刚来时黑多了,且皮肤也可能有皱纹,因为我这双手如同枯树皮一样疤痕点点,纹路纵横,主要原因是晚上太干冷,刚来时嘴唇在晚上就开裂,起床时连打哈欠都只能半张着嘴,且牙齿上都附着血丝。晚上有水的地方都结冰。附近山顶有雪,终年不化。

这里人一个月不洗脚是常事,一年洗一次澡不是新闻,穿的衣服好象从油锅里捞起来后再在泥巴中打几个滚后再穿上的。学生大部分脸上脏巴巴的黑漆漆,不知是脏还是本色。有的人睡觉不脱鞋。更甚的是上厕所。西藏的民居一般都不建厕所的,鬼才知道在哪里方便。如果在路旁或身边有人蹲在地上或背对着你,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方便。在这小县城就算人不懂礼貌吧。可连学校某些稍偏僻的角落都骚气四射,何况这学校四面均建有厕所,最长距离30米。我在日喀则市中心游荡时,发觉路边墙角污水横流,在晚上明亮路灯下,几个汉子站成一排在马路上方便,旁边的人来往均视若无睹,从容而过。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是正常的,这事也是正常的。

西藏到处都是山,大部分光秃秃的存草不生,且山上绝对没一棵树我在青藏公路(从格尔木到拉萨118公里)没见到一棵树。只有在山脚下平坦的地方,由于有冰雪融水所以才有草场。

山看上去都不高,上面是真正的蓝天白云。特别是在早上与傍晚,阳光斜射在山顶,但上去金山一般红通通的,非常漂亮。我前面不远初有座山,看上去也就四五十米,但真正要爬上去至少一天时间且不会低于800米,上面终年积雪不化。我来后爬过一座山,也不高,但在半山腰就有两个人吃不消打退堂鼓了。因为越往上走风越大,氧气越稀薄,喘气越急,山也越陡,一不小心绝对粉身碎骨。

西藏几乎完全没有工业,农副产品就只有小麦,油菜,土豆,绵羊,牦牛,没什么其他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物质都从外面运来,价格很高,连橘子都四块钱一斤,丝瓜也就1十块钱六条。

这里老鹰是“神物”,不许杀害。在爬山时我见到了肥大的兔子和成群飞翔的老鹰与天葬坛。这里的人去世了有种葬礼叫“天葬”,就是由死者亲人在晚上没人时把死者背到山顶的天葬坛(一块大石头并画着符号),然后由天葬师(德高望重的人)把死者化整为零碎,最后老鹰把死者带进天堂。我

所在中学1300多人(几乎都是藏民),学生只需交100元押金就能包吃包住包学。但依旧有600多人没到。这里人没有读书的观念,全是被迫的。学生的口头禅就是:“你打我我就回家不来了!”

这里基本没有“体罚”这个名词,但老师上课一般都有根大小不论的棍子,不听话就是一棍。但学生均油皮,打就躲,骂还笑。这儿老师的口头禅就是“要打就打出鼻血来”。且听说一学生被摔在地上后还踩几脚,今早上一学生没早操,班主任脾气特大,抓他们去操场跑步,有一个还嬉皮笑脸,老师就抓住他衣服横着就是一脚。。。在此老师就是上帝!不,是皇帝!

好了,信就到此,以后再聊。

祝愿大家,一切顺利!

2003年10月28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