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苹果》,一个浸满现实主义色彩的灰色幽默 -- 秋原

共:💬19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苹果》,一个浸满现实主义色彩的灰色幽默

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解决方式。——王梅

2007年年末,李安的《色·戒》和李玉的《苹果》这两部以丰富的性描写和大尺度的床戏为炒作主题的电影在国内院线上映。尽管经过大手笔删改后的前者在艺术描述和情节上表现的一无是处,但这并不影响观众拥进电影院里意淫,在艺术欣赏的招牌下解决对肉欲的垂涎。李安导演和该片动作指导以对工作一贯的兢兢业业,变着花样设计了多种体位,最终让他们的电影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因而在这一年的岁末,人们看到了极其恶趣的一幕:易先生对王佳芝强劲的进入和抽插,带动了十三亿国人节奏相同的亢奋和阵阵快感。

当《色·戒》引发了长时间的文化狂欢时,《苹果》却遇到了来自上层截然不同的待遇——在经过多次审查和删节,获得上映的《苹果》取得超过千万元的票房后,突然遭到禁映,不得不草草宣布结束了。

《色·戒》和《苹果》这种天地之差的巨大悬殊,可以解释为艺术大师李安与新锐导演李玉的地位落差;可以解释为观众的对名导和明星的注意力区别;也可以解释为对大片和小片痕迹的分离。当然还有某些解释,在《苹果》的拷贝从电影院线拿下时,就已然不必解释了~

影片伊始,是梁家辉扮演的林东和一位女学生打扮的少女之间的性交易,镜头随着少女移动,她的耳饰和马尾辫在镜头中晃动,一直跟到林东的房间。“老板,今天得快点,我约了小姐妹吃饭呢……还是以前那价,一千啊。”少女完全是一种平常无奇的语气,丝毫没有显露出任何难以启齿的羞涩。李玉以这个情节片段安排林东出场,除了交代林的为人外,也从一开始就向观众说明故事发生在一个已然是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当中。

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是"Lost in Beijing",该片在送审之前的最初用名也是《迷失在北京》,然而影片的主旨并非仅仅是迷失,还有困惑和堕落——片中大量虚焦的摇摆镜头随着人物在洗浴中心和贫民窟等等局促空间里的运动,形成封闭的佛斯宾德式框架构图。

安坤和刘苹果是一对夫妻打工者,刘苹果时刻面对富人的脚;而安坤的脚下是虚空。他们过着正常的夫妻生活。在亲眼目睹妻子遭到强奸以后,安坤这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男人应有的愤怒。但他的怒火很快就在老板娘王梅的劝说下熄灭了,并以另外一种报复方式消解了对林东的怨恨——“我老公给了你一顶绿帽子戴,你也给他一顶啊!”

也是通过王梅这个冷酷又心思重重的富人之口,安坤知道了富人能在这个世界上通行的游戏法则:“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解决方式。”这句话也是本片中一切黑色幽默元素绽放的本源。而实际上,安坤成了王梅的工具与俘虏——当林东骑在刘苹果身上时,王梅也骑到安坤身上。两个社会层次悬殊的夫妇因为生殖器的结合而以这种畸杂的方式纠缠在一起了。

安坤消化着这句话,并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加以执行。从此以后,他看到就是被墨镜渲染过的黑色世界。刘苹果的怀孕和林东对儿子的渴望,给了安坤实践的机会。金钱的刺激,让他从堕落后最初的不安迅速转变成更大的欲望。

在楼顶上两个人的谈判和方桌边的协议是该片中两处最出彩的亮点。当安坤和林东都强调着他们各自认为是正确的逻辑,试图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时,一个陌生女人的举动结束了他们的争吵。这个过程即突然又从容,没有临死前的哭闹,没有警察的劝说和消防队吹起来的气垫,甚至没有引起安林两人的注意,就在沉默中完成一次彻底的堕落。镜头一切,目睹了这一切的安坤和林东在桌子上达成书面协议:“祝我们俩合作愉快……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

与对人物虚焦的跟拍镜头不同的是,还有大量清晰的特写镜头对准了那些百元钞票和林东王梅身上寒光闪闪的首饰。从影片开头那场女学生和林东的性交易开始、富人的牌局、安坤与林东达成协议,满月酒席上的红包、到最后刘苹果默默收拾装满钱物的塑料袋为止,物质始终占据着强势位置,并随时左右着所有人的行为。夫妻关系、父子亲情、人格尊严……一切非物质因素在物质诱惑面前都是脆弱不堪的;一切维系社会关系的感情脐带在金钱面前都在扭曲折断。性侵犯、性交易、性饥渴甚至包括性补偿在内的一切性活动都在物质交易的驱动下重复着。导演李玉以坦荡的而不是批判的叙事手法讲述了现代中国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价值畸变、道德崩塌和情感迷失。当华而不实、自欺欺人的大片在年末中国电影的院线资源时候,象《苹果》这样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却深刻且大胆地掀开看似和谐的表皮下隐藏的腐疮。正如小妹手中的那把锋利的修脚刀,勇敢的切下去,“把水都染红了。”

主要人物分析:

梁家辉扮演的林东是一个富人的形象。他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有一个事情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性,这个事情就值得做。”林东身上集中了商人精明、富裕中年人的好色习性,在妓女和属下面前的好面子,除此以外,还有对儿子的渴望。当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甘愿用身体和感情交换物质的时候,林东在得知受骗的情况下却放弃物质来维系来之不易的感情。林东身上的这一点也成为王梅和安坤反复要挟和利用他的把柄。在本片后半部分,林东完全变成一个憨实的居家好男人,并且一次次在王梅这个仅存在法律效力的妻子和社会地位远不如他的安坤面前选择妥协。从前影片前半部分那个春风得意仗势欺人的富人到最后那个狼狈不堪的中年男子,林东的转变表现出现实社会中成功男人面对的烦恼和看似光鲜的表面下辛酸的生存现状。

在本片中,王梅出现的时间并不多,但她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一个鲜明的冷血怨妇形象。她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从始至终都在心思重重地揣度那些和她的利益有关的人。如果说林东是一个商人的话,那么王梅就是一个高智商的政客。林东本着原则办事,王梅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告诉你我的感觉,那个混蛋赶出这种事情我一点都不奇怪。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男人不花就象狗突然不吃屎。可是你来找我要钱,这你就不聪明了。告诉你为什么吧,我就是跟他有仇啊,也是公母俩一窝,窝里反的事我是不会干的。在感情上,我们俩都是受害者;在利益上,你来跟我要钱去惩罚我老公,跟我却是对立的。明白了嘛小伙子?!”这是一个心机多么老辣的女人。相比之下,林东、安坤都有软弱的一面,而只有王梅,她的形象就象他身上配带的那些饰物一样——寒光闪闪、锋芒慑人。

影片中,导演李玉没有对林东这个富人的缩影加以过分妖魔化描述,也没有过分表现安坤这个打工仔的木呐、愚昧和在金钱诱惑面前泯灭的亲情。无论是对钱、孩子还是苹果,安坤都是容易冲动的热血动物。但与甘愿顺从的刘苹果不同的是,安坤怀着巨大的野心和报复欲,不甘心自己所处的地位,渴望在这作城市中获得象林东一样的成功,因为他愿意退让和用自己骨肉亲情崩离换取机会。他接受了王梅的诱惑,一方面是因为报复林东,另一方面是他自以为得到王梅的教诲。他思念亲情又贪心物质,理想远大但又目光短浅,出卖亲子又试图维护尊严,在无法解决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价值失横的他选择挺而走险的方式,凸显了他在金钱和情感漩涡中挣扎的无力和不成熟。

刘苹果则完全是一个软弱的人物形象。他没有小妹那样敢于反抗的勇气,在各种遭遇面前也没任何可一坚持的原则底线。即使同位女性,他也没有王梅那种清晰的感觉。这个影片中的主角在情节发展中一次次选择被动的妥协,承受来自老板、丈夫和老板娘的打击。在遭受诸多打击后,她唯一的安慰就是孩子。直到目睹了小妹的死之后,我们才感觉刘苹果的觉醒。但这种觉醒也表现为刘苹果的出走,除此以外就再没有什么震动了。范冰冰对刘苹果的饰演是很成功的,是该片中除梁家辉扮演的林东后的最出彩的角色。刘苹果这个人物也是自《手机》之后,范冰冰刻画的最形象生动的荧幕形象。

小妹这个人物可以看做在安林王刘四个人之外的一个可供对比的线索。从她一个目光朴实、敢于反抗的打工妹到艳俗的站街女、至到最后的死亡,小妹是对“LOST”是最直白的解释。但这个人物的出现与消失都在情节主线之外,没有擦出什么有价值的矛盾。全片中,小妹的作用就是摆在安坤和刘苹果面前的镜子。不得不说,这是本片情节人物安排上的遗憾。

07年12月原稿,08年11月30日二稿 于京东肉饼慎思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