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黑GG的烦恼事 -- 晨枫

共:💬28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黑GG的烦恼事

黑GG是谁,就是这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位黑是黑了,怎么是GG呢?嘿嘿,Governor General是也。

这两天,为了反对党搞联合政府的事,加拿大人都很烦心,但最烦心的还不是反对党要联手赶下台的哈珀,而是这位黑GG。为什么呢?哈珀被赶下来,还是不被赶下来,无非就是加拿大政坛上5分钟的热度而已。总理上台下台,就跟母鸡下蛋一样正常。不过这一次非同一般,加拿大的命运在她手里。

加拿大实际上还是君主立宪制,英国女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总督(就是这位黑GG)是女王在加拿大的代表。要问这代表到底戴的是什么表,“今天天气不错啊,哈哈哈”。总督由加拿大总理任命,也不向女王早请示晚汇报,所以实际上和女王没有什么关系。总督当然必须是加拿大公民,但不一定要在加拿大出生。现总督米凯勒让就是在海地出生的。总督是社会名流,但不一定是从政的。让原来是CBC的记者和节目主持。

总督平时没有实际权力,只是国家的象征,作为亲善使节出访,或者接受外国大使递交国书。议会召开或闭幕的时候,坐在那里假模假式一番,这就是全部工作了。这基本上是一个闲差。但是宪法也规定,在现在这样的宪政危机时,总理可以要求大选、议会休会或者联合政府上台(想象不出哪个总理会这样要求),但只有总督才能最后决定。这一次,加拿大的命运就由这位50刚出头的前记者女士决定了。

也真是难为她了。宪政危机到需要总督定夺的时候,一般都是两面不讨好的时候了。她不是宪法专家,也不是职业政客,但她的决定,将在加拿大政治历史上留下很深的一笔,也将在眼前迅速深化的经济危机中起到巨大的影响。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想:要是我还是记者或者节目主持,现在就是我在那里评头论足,而不是在这里急火攻心了。

美国经济雪崩式的下滑,加拿大当然逃不了一起卷进去。东部安大略和魁北克是靠搭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顺风车发展起来的,现在这里成了“铁锈带”,在经济危机的浪潮一波一波地拍击下,烂船正在迅速向三千钉的方向转化。美国的银行深深卷入了危机的中心,加拿大的银行法规比较严格,没有卷入那么深,但加拿大经济就像泰坦尼克旁边的小船一样,小船本来不漏,但被那巨大的漩涡也一起拖下去了。难怪前些日子加拿大在考虑对汽车工业的援手的时候,财政部长先到美国去,只有和美国的同行们同步行动,加拿大的救援才有意义。当然美国至今还在说的阶段,加拿大也只有跟着说说而已。

哈珀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慢说听不进党外的意见,党内的异见也被强力压制下去。他认定加拿大现在还不需要像美国那样的救援计划,他一直是这么说的,在几天前的财政报告中也是这么做的。他还提出了限制政府向政党的拨款,三年内限制公务员罢工,限制妇女控告同工不同酬。前两条已经说了很久,在民间也有很大的支援。最后这一条不知道是怎么想到这里去的,但最终成为反对党最大的把柄,毕竟反对党对前两条不大好太大声嚷嚷。

迪昂是一个既无能又野心勃勃的人。在近两个月前的大选中惨败之后,要不是党内强烈呼声,他还恋栈不想下台。现在有这样一个联合三个反对党的机会,他不惜践踏民主过程,一手操纵了这次实质性的宫廷政变。如果成功,这将清洗他无能的罪名,说不定自由党会让他继续干下去,毕竟是他把总理的位子抢回来的。

但他的做法太卑劣。保守党对他恨之入骨情有可原,在自由党内也有很多反对反对和魁人党合作,魁人党内也有很多反对即使是暂时的放弃魁独。不过人家党内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看看联合政府要是成了,会是怎么回事。

联合政府是自由党和新民党的联合政府,两党加起来的议会席位勉强超过了保守党,但得到魁人党的支持后,就可以确保多数。魁人党只在议会支持,并不参加联合政府。不过这个联合政府可能会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联合政府。就看一点:昨晚哈珀讲话后,反对党的迪昂、莱顿和杜塞佩分别讲话。如果是联合政府,现在是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是三个声音,除了在反对哈珀的问题上一致外,并没有共同的执政基础,这样的联合政府不要也罢。

反对党口口声声要政府大笔经济救援,但救援的具体数额、方式、对象、时间,什么都没有,这就是陷入党争之中,为反对而反对了。

回到黑GG。哈珀要求议会休会,这样可以避免下星期一在议会摊牌,和几乎可以肯定的被反对党用不信任票赶下台。黑GG有三个选择:

1、 同意议会休会,这样至少可以争取一个月的冷却时间,争取议会里执政党和反对党和解的机会

2、 听任法对党用不信任票把哈珀赶下台,然后直接任命反对党的联合政府

3、 听任反对党用不信任票把哈珀赶下台,然后大选

这三个选择中的前两个都是史无前例的,都是影响巨大。如果同意议会休会,那以后要是总理遇到迈不国去的坎了,就要求议会休会,这样议会对总理的制约作用就会很成问题。直接任命联合政府也是没有先例的,这等于承认议会党团有权在大选后绕过选民意愿,通过程序手段夺取政府。加拿大的上一个联合政府是在大选的时候就说好的,不是大选之后再串通的。第三个选择不新鲜,但在时机上十分地不好。加拿大在四年里已经三次大选,现在在大选之后才两个月不到,又要大选,肯定弄得天怒人怨。现在是经济快速下滑的非常时期,眼下的每一个月都是非常的宝贵,要是政府把时间花在大选上面,最后对所有人都是是两败俱伤。

现在我们知道了,黑GG选择第一个。本来下周末议会也要休会了,现在只是提前几天而已,但这几天可以推迟一场政治大地震。接下来呢?

迪昂的宫廷政变打了哈珀一个冷不防,哈珀的反手一击也打了迪昂一个冷不防。个人判断:这一回合哈珀惨胜,莱顿小胜,杜塞佩大胜。

迪昂急吼吼想圆总理梦的面目暴露无遗,但他的领导无方和公众形象恶劣在昨晚的电视讲话中更加明显。在这一个月里,他的出奇制胜已经被破掉,接下来要在党内党外抵挡在经济上非常时期把国家推入政治动荡的指责。现在已经有自由党内提前选取的呼声,要及早解决“迪昂问题”,好让自由党轻装上阵。老实说,自由党换下迪昂容易,换谁上来可不好说。Michael Ignatieff和迪昂一样,也是一个教书匠出身。刚下去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文人,自由党是不是有胃口再来一个,不好说。Bob Rae是老政客,但他过去是新民党的人,90年代初当上安大略省长的时候,活活把一个生气勃勃的安大略拖入无底债坑,弄得新民党臭了好一阵大街。这家伙还恬不知耻,现在跑到自由党这里来“发展”了。他是自由党的票房毒药。还有一个年轻人名字记不住,但连名字都不大为人所知,要在短时间内领导自由党当政,这比较难。

哈珀被敲了一闷棍后,稍稍收敛一点。上面提到的三点现在都收回了,也口口声声要在一月份正式提交预算之前和反对党沟通。不过保守党被这样拦腰偷袭,在民间的声望反而高了。今天CTV的名调表明,要是现在大选,保守党可能得票44%,这就达到多数党了。为什么不到50%就是多数党,嘿嘿,这个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要是保守党在这一个月里多在受害者形象上做文章,再在经济上勤勤恳恳作点实事,哈珀在口头上再多念叨几句人民的疾苦之类,到1月27日议会复会提交预算时,民间和反对党党内的压力或许会迫使他们临时改主意,不至于摊牌。即使摊牌大选,最可能的情况依然是保守党占最多席位,不过就可能弄巧成拙,成多数党了。前两次大选中,三个联邦党互相竞争。这次不一样了,成为保守党和非保守党之间的竞争。自由党和新民党之间的差异并不小,在这个问题没有理顺之前,再加上和讨人嫌的魁人党插一腿,很可能把过去摇摆不定的或者纯粹是出于讨厌哈珀而流向自由党、新民党的选票流回到保守党。两害相较取其轻。

莱顿的新民党在近年来的大选中,每次都好像要成为黑马,但到头来还是黑狗的命。和自由党的联合执政是新民党的执政理念得到实现的最现实的途径。联合政府也使新民党的威望提高,这是免费的东风,不借白不借。

杜塞佩的魁人党在95年魁北克公投之后,每况愈下。现在经济萧条,魁独的口号更加没人听。不管魁人党在魁北克的联邦大选中如何攻城略地,魁人党终究不可能成为联邦的多数党,也不可能在议会中强行通过有利于魁北克独立或者独特地位的法案,通过支持自由党和新民党联合政府,借用这个杠杆,反而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暂时放弃魁独纲领只是战术上的以退为进,这个账记上了,肯定有讨帐的时候的。在这一点上,哈珀讲话中极力抨击联合政府和魁独勾结,手法拙劣,但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这样的脆弱联合政府成功,魁人党以后就会在左翼联合政府和右翼保守党之间四两拨千斤,要挟执政党,达到一己之私。加拿大政治将像以色列一样,边缘的小党就可以左右弱势的少数党政府。杜塞佩另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哈珀的严厉抨击在魁北克会造成亲魁独的反响。魁独就像小孩人来疯一样,你不理他,他自己也忘了;你一理他,他还来劲了。接下来魁北克正好省内大选,估计自由党(和联邦自由党不是从属关系,以前说到过这个问题)还是会当选,但要比过去吃力一点。说到魁北克自由党,Jean Charest到比现在自由党的几个领袖更有领袖相,不过他原来是联邦保守党的。

不管怎么样,黑GG不情愿地谱写了历史。接下去还有得好戏看呢。不过今天渥太华总理府前按传统点燃圣诞彩灯,儿童合唱团齐唱加拿大国歌,哈珀按的电钮。还好早上已经得到黑GG的同意议会休会,否则按着按钮的时候可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迪昂在家里是不是看新闻?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心里什么味道?

不过这次宫廷政变给左翼最大的启示是:只有左翼联合,才能击败保守党。这或许会是最终自由党和新民党合并的先兆。这个动向值得注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