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当一万步兵遇到一万骑兵 -- ayooyoo

共:💬122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说实话,这个问题,给的限制条件太少

可以说是个伪命题,步兵对骑兵,如果在事先不知道战场动态的话,步兵基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历史上几个典型的步兵对骑兵的野战战局,最著名的胜利莫过于岳飞大破兀术的战术,李陵的惨败,唐军在葱岭对阿拉伯骑兵的惨败,都是在武器占优的情况下输掉的,虽然影响战局的因素很多,但是骑兵对步兵的天然优势使得后者在面对前者的时候,如果在地形、装备没有优势、在指挥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骑兵完胜的可能性非常大。

历史上除了岳武穆,其他的将领在步兵对骑兵方面取得过胜利的还有南朝刘裕,其战术就是著名的“却月阵”,关于却月阵,找到一点资料,如下:

“却月阵”的组成

  构成“却月阵”的条件稍显复杂,具体包括地理条件、兵器、兵种和兵力配置。

  地理条件:

  河水。因为晋军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良好的视野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平坦地势则可以使敌军失去地形优势,而晋军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兵器:

  战船:用来控制水道、运送兵源和作战物资,一但战事不利,还可以接应阵中的晋军。

  战车:用来抵抗敌军骑兵的冲击,起防御作用。

  盾牌:保护战车。

  杖、弩、锤、槊等:用来杀伤敌军。

  兵种:

  步兵:包括车兵、弩兵等,是作战的主力。

  水军:见战船

  骑兵:用来追击逃敌,数量不会太多。

  兵力配置:

  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杖士卒,共计700人;布阵后,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因为“却月阵”是弧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刘裕选择好战场后,便派白直队主丁旿率700人及战车百乘,抢渡北岸,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仗士卒。布置好后,丁旿在阵中坚起一根白毦(相当于令旗),以通知船上的晋军。而魏军见数百名晋军登上战车,不解其意,没敢冒然采取行动。此时的刘裕早已派宁朔将军朱超石严加戒备,准备出战,这时见魏军迟疑,便抓住这一机会,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丁旿,每辆战车又上增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魏军见晋军立营已毕,这才恍然大悟,向晋军展开围攻。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魏军,向其示弱。魏军果然中计,认为晋军众少兵弱,遂三面而至。这时长孙嵩接到消息也率3万骑兵助战,一起猛攻晋军。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但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晋军弓弩逐渐失去作用。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所以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是役,刘裕凭“却月阵”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但是尽管却月阵的构成与阵法都有详细的机载,但是,此役过后,却月阵却再也没有被使用过,原因在于却月阵对地形的要求非常的大,一旦有失误,就有被对方骑兵从侧翼穿插或者从后翼大举突进的危险。因阵地临河而起,刘裕的后方有战舰保护,使得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大打折扣,无法从背后进行偷袭,同时有战舰支援,步兵没有粮草的后顾之忧,也方便在战况不利的时候进行撤退。同时,弧形阵地使得战场正面宽大,没有明显的侧翼可供骑兵选择。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合适的地形和极好的兵种配合,基本上没有实施却月阵的可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