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翻译】麦克斯韦尔:中印领土争端是尼赫鲁犯傻的结果 -- 愚弟

共:💬37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觉得你是对那里情况(历史和地理)不太了解的人,和我差不多

河里有这方面的高手,比如黑岛人,我是看了他的文章才基本了解的,要是不了解的话,直接放狗搜(关键词:黑岛人 藏南)。所以从我的角度(就是极不专业的角度)介绍一下,希望你能明白网上的很多结论是毫无意义的,虽然有些并没有恶意。

历史上,印度在喜马拉雅山南,中国在山北,这个没有异议,但是在东方一直没有边界的概念,除了有河、海这样的明显分界(中国有长城,看似边界,其实长城以北很大地区也长时间属于无人区),否则就是边疆,把两国隔开的是一大片地区,谁的实力强一点,谁就推进的多一点,鉴于喜马拉雅山的实际,双方都很难越过去,只有个别山口可以通行,只要海拔高于3000米,古人就不会刻意地去争去抢,因为你抢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藏人曾经越过山口到山南去(因为藏人本来就生活在高原上,适应能力强),这是现在中国主张藏南地区属于中国的主要理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之一,地形超级复杂,但为了简单化,你可以把他想成一个截面是三角形的山,南面的坡是争议地区,北面的坡就是西藏。

中国主张,整座山都是中国的,但是如果整个山都是中国的,那么山脚(就是喜马拉雅山和平原的交界处),离普拉马普特拉河只有几十公里,而且不丹、尼泊尔等国家都该归中国,这片地区藏人曾经去过,当地的人种也应该属于藏人,所以tg的说法,藏南地区自古属于blablabla(当然不会提那几个已经成型的国家)。

印度本来对此没有异议,但是英国殖民者不干,如果这样,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就危险了(按照西方也就是现代的政治和军事观点),为了保住这里,也为了保住孟加拉、缅甸,英国人把线化在了分水岭,虽然我们很气愤,但不得不说,英国人毕竟经验丰富,他画的这条线很科学,至少在实际中你很难打破他,除非人类真的能够无视大自然的威力并真的能够征服它。

英国人画了麦克马洪线但没有发表,我不相信是基于他们的良心,我推测,他们认为,为了保证印度的安全,这条线是必须的,但是公布了这条线就是约束了他们自己,而他们甚至对整个西藏都有野心,不可能画条线束缚自己,所以才不公布。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中国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面都是中国的,印度要求以分水岭为界,那么中国要争这片土地,就要越过山脉去,所有的人员、物资,62年的战争就是这样的背景。

看一下一些基本的数据,山南争议地区大约6万平方公里,有大半个浙江省大,基本都是原始森林,且大多是无人区。62年中国的军队是师级,按3万人计算。

3万人要守住大半个浙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在打仗的那一两个月里,要把这片地区走一遍都不可能,实际上,中国军队的主力都没有到达山脚(到了的话,离普拉马普特拉河就不远了),最多在个别地区打到山腰就得回来,不回来的话,大雪封山,想回来都没戏了,至于精神力量支撑中国军队守下去的后果,可以参考一下野人山。

说一些题外话,中印关系好的时候,中国的非军事人员入藏最好的路径是从中国香港出发到印度,从印度翻越山口进入拉萨。

有网友说了,那时的中国军队,从最高统帅到基层军官,全部是都是尸山血海中出来的,绝不像后来想象的那样相信精神原子弹的力量,所以从藏南撤军,是最正确的选择,即使在现在,我认为,如果中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敌国,在战争不扩大化的前提下,中国军队也守不住山南,而现在我们的后勤基地在拉萨(拜青藏铁路所赐),而在1962年,我们的后勤基地是在兰州和成都。因为喜马拉雅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