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抗联为什么失败 -- 史节

共:💬142 🌺40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两段东西可以做作这个结论的注脚

游击战所侍者无非人民,游击队与老百姓的关系是龙与水的关系。龙,“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东北抗联被日伪“归屯并村”的毒计所害,与人民割裂开来,其下场可想而知。虽然我们听过很多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给抗联带食物的动人故事。但是毕竟无法让一支军队完全靠老百姓崇高的思想觉悟来生存啊。

  

林彪说:“今天我们在东北还没有根据地,还没有家……如果我们没有家,没有房子,就好比流浪老,漂来漂去的二流子,遇到狂风暴雨就会无家可归,无房子可住,就会被狂风吹掉,被暴雨淋死,遇到严寒冬天就会冻死饿死……死无葬身之地。”

有论述说东北抗联的活动气候条件困难,这其实也和他们缺少根据地有关,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足够的民兵和地方组织,敌人反复清乡几次,老百姓对抗联能够给与的支持都被封杀了,这样无论是部队修养还是伤员安置都缺乏足够的依托点,只能在山地露营,在环境顺利的时候还可以,后期敌人扫荡加剧的情况下只能减少用火,加剧了恶劣的环境,这种条件下,部队陷入了两难境地,大仗硬仗打不起,骨头部队打一点少一点,不打根据地又被蚕食的厉害,士气当然会不断低落,收编的部队战斗力不错,但摇摆不定。同样是敌后作战,骑兵团的宿营大都是选择在安全的村庄,而且伤员也有民众照看或掩护,部队尽管多次伤亡,但是战斗力和士气一直非常的旺盛,两者的差别正在于群众工作的深入程度,关内的老百姓对抗日的态度是自觉,关外的老百姓则是自发,引用萨大的著名一段说明问题:

孙光瑞的部队打鬼子,八路军招兵,招五百人,同时就要二百五十口棺材。一仗下来村里各家不是军属就是烈属。可再招兵,还是招多少有多少!

如果民众能发动到这种程度,条件再艰苦又有什么问题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