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送红被,李清照和绿肥红瘦 -- 茶博士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送红被,李清照和绿肥红瘦

这个社会有许多人因为恐惧消化不良而热中于“分析”,所以或许有人为李清照虽然发现了雨后的海棠“绿肥红瘦”而没能成为植物学家而遗憾。

但我一直想回映她的“知否、知否”。

我想我知,这个女人千年前的诘问。

当年,你问的多无奈。

如果当时那个“卷帘人”不是一个丫鬟而是个书童,我情愿是我。如果是我,那一夜诗人或许可以快乐的失眠。当然,现在已经有人坚定不移的开始朝SEX方面想了。那就去想好了。

这是一个模糊人性的时代,不推崇“标新立异”的纯真。说到纯真,甚至我很心虚。仿佛说了一句不是人话的话,怕大家听不懂。

然而,我却挺执著的相信并追逐感动,“劲劲”的寻找或许还遗留下在这世界上的一点点纯真。

九月,今年的,即将与我们永别了。

这样一个初秋,突然听到一个漂泊在异乡的女孩问起“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话题感觉她十有八九是近期不大愉快。憋着跟自己过不去。这可不是一个可以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答安的问题。是啊,我也想知道。但如果某天突然有人告诉我说他(她)知道了,我会摸摸这个人的额头然后要么跟他(她)说不烧啊,要么跟他(她)说快去看医生。

人生是笔直的,从生到死。因为生和死是绝对的,时间是绝对的。

所以我们说后悔没有意义,什么也不会重新来过。不是吗,当我们想重新仔细看一眼一朵花赞放的过程只能等到下一个春天了。

有一点可以确定。来年花开后。一回想,在往远看看,发现不变的只是无奈的离生远了一点,离死近了一步。

生活,笔直的走向死亡。

这么说感觉我好象比较悲观,也不像是安慰人的话。其实我只想通过这事实说明,对于一个生命个体除了生和死是恒久不变的,其他的没办法定位和赋予意义。

思考的角度变了答案也就不同了。假设一个人有灵魂,并且不灭,那么不站在任何宗教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死了,那对于这个灵魂来说一切的法律、道德、欲望等等社会和自身约束都不在有意义了,听起来好象已经可以干番大的事业了,但可惜人已经死了,除了尸体还能让一些胆小的人产生恐惧,其他的什么都干不成了。

所以,我想作为一个人,只要快乐而真实的活着就好了。

然而在这样一个城市环境里单独打拼生活的女孩又何谈快乐和真实,首先这是个极度排外的城市。没向社会心理学家请教过排外心理是如何产生的,我估计是原始部落因为不想外部落分享自己集体的食物而遗传下来的心态。但无论是处于哪种遗传,这座城市的人们都继承的很好。并且这心态有及快的传染性。很多在跟随父亲走街串巷磨剪子戗菜刀声音中度过童年的人都已经不遗余力的提示外地人的外地身份了。

一个漂泊的人,如果恰好又很感性。本就连看一场雨听一场风翻一下地图都会生起怅然的愁绪更何况常被人为的提醒,仿佛这城市终究住不久,这里永远不会是家。而家是哪里呢?是咫尺千山外那个遗留着童年梦的地方吗?似乎也不确定。人,又怎么能没有一种悬在半空的感觉。

于是,有着这样心态的女人无法不在潜意思里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一个已出现或未来到的男人身上。然而,这世界上还剩下几个长着这样肩膀的男人了呢?即便有,亦不容易碰到。

于是,有人好象没心没肺的活着。

如果没考虑好要照顾她一辈子,最好不要对这样的女人说;“睡吧,有我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