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生命换来的和平?D?D79'自卫反击战实录!!(转载) -- 周而复始

共:💬16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生命换来的和平?D?D79'自卫反击战实录!!(转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之后,先后打过三场被命名为“自卫还击”的边境战争: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边防部队对频频在边境挑起事端的印度进行了忍无可忍的反击作战,对于装备精良气焰嚣张的印军,那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我军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打到新德里城下,才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撤军回国;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边防部队又被迫向猖狂侵犯珍宝岛的苏联军队喷射出愤怒的力量,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

    对越自卫还击战是这一系列战争中的第三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我们长期以来视如己出的“同志加兄弟”越南在胜利结束抗击美国侵略的战争后,又仰仗着苏联的支持倒戈相向,向西入侵柬埔寨,向北反噬在抗美期间作为其总后方的中国,不但疯狂驱逐迫害华侨,连续炮轰我广西、云南地区,对中国边境平民兵戎交加,更妄称“所有长木棉花的地方都是越南固有领土”,野心勃勃地欲将中国华南的广大国土置于其控制之下。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战争双方的师团级军官多是毕业于中国昆明、石家庄等军校的同班同学,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有不少是对方---越南人民军---高级指挥员的授业恩师,交战双方的熟识程度从后来因战功彪柄而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廖锡龙上将的回忆中可见一斑:由于对方各级首长中精通汉语者甚众,当时我军指挥机构在通讯联络时甚至不得不尽可能地使用各地方言以避人耳目。更加令人齿冷的是,当我军从同登、老街攻入越南本土时,我军官兵不无惊讶的发现,越军的部分工事竟然是由中国人民勒紧裤带无偿支援的成袋成袋的大米垒成的。所以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为老师与学生的战争,或者农夫与蛇的战争---没有人相信,作为学生的越南居然会在羽翼初丰之际就像蛇一样对十余年来援助其各类物资逾百亿元的中国亮出了毒牙,不过,这条蛇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并不愿按部就班地扮演农夫的角色。

    曾经在战争前期担任我军最高指挥员的许世友将军当时曾有一句十分风趣的名言:“既然徒弟敢打师傅,那当师傅的也就用不着客气了。”虽然越南自称为 “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中国当时的装备水平令人惨不忍睹---连钢盔都无法做到人手一顶,但战争的进程仍然算得上顺利,仅仅用了14天,解放军就完全占领了越南战略要地谅山,陈兵于河内城下。

    到80年代,中越两国再度在云南老山、者阴山和广西法卡山交手的时候,越南已经完全不是对手,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现代化程度大为提升的解放军已经有能力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阵地上狂轰上十万发炮弹,一些青年军官甚至提议直接用空军解决问题。

    这时的战争甚至染上了些许浪漫的玫瑰色:解放军一名叫做向小平的狙击手,用30发子弹击毙了30个敌人,但在向第31个目标扣动扳机时,这位神射手却失手了,因为出现在他的射击准心中的是一名越军女兵,于是他稍稍调整了一下自己,只是把她击伤,而把延续的生命留给了她。传媒上因此而出现了“向小平例无虚发,31发子弹毙敌30个半”的报道。

    在这场断断续续的边境战争中产生的两首歌曲---《再见吧,妈妈》和《血染的风采》---曾在全国广为流行风靡一时。90年代初,当中越边境再现和平的曙光,歌舞升平淹没了大炮的轰鸣,当时尚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的我采访了一些战争亲历者,一位曾两度在这场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湮灭的战争中出生入死的军官在和我的长聊中提到了这两首歌。他说,从解放军诞生以来,这支军队的战歌就只有一个永远的主题:从胜利走向胜利,惟独这两首歌把赞美献给了死亡,而对于一名真正的军人来说,死亡本来就是和胜利同样辉煌的境界。

    当年,在开向南方亚热带丛林的军列中,无数血气方刚的年轻士兵正是含泪唱着这样的歌曲怀着必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枪林弹雨之中去的,他们就像一柄柄闪耀着冰冷的杀气的剑,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换来了1989年越南政府宣布从柬埔寨撤军的一纸声明,换来了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的仪式。

    战争从来就是政治的延续,而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敌我关系演变为利益关系,对于战争机器来说,战争胜利就意味着轮回式的沉默的开始。

    1990年,当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传统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将“驻守在云南、广西的边防部队指战员”从一长串例行的拜年对象中删除的时候,在云南某边防哨所,绝望而愤怒的士兵端起自动步枪,将负载着自己失落心情的子弹全部倾泻到了小小的电视机上。

    1999年,因为种种原因,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总结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1978?D1998)》中,有“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批准宝钢建设”的条目,却没有20年前那场打得惊心动魄、带着“血染的风采”的对越自卫还击战。

    但在那场战争中一败涂地几乎遭受灭顶之灾的越南人却没有忽略这一段历史,在战争20周年纪念日前后,河内的官方传媒和越军《人民军报》刊发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回忆有着闻名天下的“优待俘虏”政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当时的 “烧杀抢掠”行为,向自己的人民播撒着仇恨的种子。

    如果说“自卫还击”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部大片,那么对越自卫还击战有没有可能是这部大片的最后一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