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一) -- 达雅

共:💬784 🌺1738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仔细想想,毛老人家是否懂经济是个伪问题.

老人家的时代,是政治与军事发展为第一位的时代,国内建设,包括政权,思想建设与经济建设都是从属于政治与军事需求的。时代的客观要求,使毛不可能在经济建设上放入最大精力,如同一个公司董事长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抓生产销售上,那是总经理或分管副总干的事儿,我们现在这么在乎,主要是当代发展的主需求是经济建设。

说老人家不懂经济,潜台词往往是毛搞经济一团糟,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里背后又是不同时代发展观的分歧。建国后的主要矛盾首要是国家安全,其次才是经济发展,以当时中国这样的落后大国,又处于亚洲政治战争的核心区域,一开始重点搞民生经济只是让猪上点肥膘等人搞,从战略的要求上只能以战备为核心布局经济发展。

新中国前二十年的经济布局,不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很难理解。民生福利只能进行初步的生存满足,但基本平均化的福利水平,整体上也比解放前的平均水准好了很多。

这个问题很绕人,是因为我们争论者本身的情感是复杂的,自然各人比较的立场与暗设标准也是复杂而不统一的:从经济建设本身上,这不是毛的工作,但毛的政治军事战略决策又如此深深地影响了经济建设本身,最后的结果既有高瞻远瞩,也有昏招败笔,结合在一笔,想黑白分明,容易么?能么?

大跃进是一个大败笔,是大错误,大跃进本身从经济角度是无法理解的,当时的相关决策群考虑的核心也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较量的需求,虽然从指标上挂了一个经济增长的皮,但实质是国内党内的政治斗争需求。

在58年开始的大跃进,表面上是为多快好省发展经济,实际是想用超常规经济发展来解决政治问题,与现在以经济发展表明政治合法性的玩法异曲而同工。建国后的诸多党史,现在很多扯不清楚,是因为现代执政者的恩公老上级一流深深陷入,失败是个孤儿,只有让毛老人家一人承担。例如邓公在该时期的表现,决不是什么峥峥铁骨进忠言的样子,能够存活至78年后的领导人,对大跃进基本上或违心附和或积极参与。正是之前反右的残酷扩大化打击,使各级不断加码附和上级指示,使乱决策放大贯彻的结果更可怕。

一个政治大错出现后,为转移责任,保护执政权威,又搞出文化大革命。错上加错,才使全国全党痛恨政治上的反复折腾,才有齐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共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