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地英豪——匈奴传奇 -- 龙神将

共:💬119 🌺6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二章 第五节 3

3.乌维求婚记

身为匈奴帝国的掌门人,自然是值得自豪的。不过要是接受的是一家即将破产解散的烂摊子就不能说是幸运差事了。乌维是个非常谨慎的统治者,谨慎到他已经上台三年之后,竟然都没有对汉帝国发起过哪怕是一起骚扰性进攻。匈奴难道就此逃到天边销声匿迹了吗?没有,乌维只是在等待时机。公元前112年9月,就在两路汉军无功而返之后,西羌十万余众反汉。羌人的使者找到了躲在草原深处的匈奴单于,送去了联合攻汉的请求。就等着这种机会呢!乌维立即召集人马东返。就在汉军忙于应付羌人轰轰烈烈地进攻时,匈奴骑兵再度呼啸而来攻入五原郡,太守以下全军覆灭。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老子“乌汉三”又回来了!

匈奴帝国设立在西域的耳目不是白吃饭的,乌维早就知道刘彻与西域诸国之间勾勾搭搭的事情,他之所以忍耐是因为刚上台时机未到而已。既然决定再度回来与汉较量,自然对西域也要加强控制。匈奴帝国的统治者们很清楚西域诸国肚子里的鬼胎:国与国之间哪会有真挚的友谊?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西域的统治者们贪婪地渴求着汉人送去的礼物,可是刘彻付出的大笔礼物并没有换来哪怕是一份盟友的效忠书,因为那些贪婪的胡人们害怕匈奴帝国雪亮的砍刀。在乌维看来,西域政治版图重组的时候还远未到来,只要匈奴帝国稍微使点力气,就能掐死那些想当二五仔的西域三十六国。

公元前111年,匈奴军队不时以奇兵的形式伏击前往西域的汉朝使团。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汉朝使团多则二三百人,少则五六十人,又携带大笔财物,正是上好的“肥羊”。一时间通往西域之路杀机四伏,汉朝使者的鲜血浸透了黄沙之路。刘彻当然不会对这种恐怖袭击的新动向无动于衷,《汉书匈奴列传》记载这一年汉军出塞进击匈奴——当然规模与卫青霍去病的时代不能比了,太仆公孙贺率1万5千骑出九原二千余里至浮苴井,从票侯赵破奴率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没办法,匈奴已经学乖了,充分发挥机动性强的特长,打了就跑让汉军无从报复。因为乌孙等不愿来为汉朝守边,所以刘彻只好设立了在武威和酒泉两地分别设立了张掖和敦煌郡,从内地迁移百姓来充实。因为乌汉三又打回来的缘故,还征发60万戍卒到边境各地屯田守备。

刘彻对于匈奴的新战法非常反感,索性亲率18万大军出巡边塞几千里来了个震慑匈奴恐怖主义分子的武装大游行。乌维当然不敢出来接招,他只是躲在草原上看热闹。没想到刘彻竟然干脆派遣一名使者来见他,乌维不知来者何意,就派大臣先向汉使问话。大臣说阁下何人?汉使说在下郭吉。大臣问此来何意?郭吉谦逊地说自己奉命必须亲口告诉单于听。于是大臣认为可能是刘彻打算和谈,便欢天喜地报告乌维。乌维自然也是大为高兴,就接见了郭吉先生。郭吉笑眯眯地告诉乌维说:我们皇上说了,反抗大汉的南越王首级已经悬在我的宫城北门之下,如今单于觉得敢决战的话就前往边境一战,皇上正在那里等候;如果不敢打了,就向大汉称臣过太平日子。何必像现在一样龟缩在漠北苦寒无水草之地受苦呢?乌维听完气得差点吐血,立刻砍掉了先前询问郭吉的大臣脑袋,而郭吉也被扣留并流放到北海监禁。不过乌维还是明白人,始终没有上套真去决战送死。他一面休养士马积蓄国力,一面又反复派使者用好言好语请求和亲。

匈奴帝国试图争取和平以便于休养生息,汉帝国也同样不堪战争重负。刘彻对于乌维的和亲请求难下决断,这位单于不同于以往的先辈,脸皮非比一般的厚。这段微妙的一方反复请求,一方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推脱犹豫的求婚拉锯战整整持续了三年,直到发生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外交事件。《汉书武帝纪》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秋,以匈奴弱,可遂臣服,乃遣使说之。单于使来,死京师。匈奴寇边,遣拔胡将军郭昌屯朔方。”

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公元前107年,刘彻派遣王乌做使者前往匈奴试探其求婚的虚实,同时也探寻郭吉的下落。王乌是北地人出身,熟悉匈奴帝国的礼节风俗。匈奴规定接待汉帝国使者时,如果对方不是高官贵族的话,要进入单于的穹庐就必须要去掉代表身份的符节,并且用颜料把脸涂黑才行。这种侮辱性的对待很可能出自于中行说公公的手笔,其目的在于如果使者来做说客的儒生,则用这种方式“折其辞辩”;如果使者是怀着刺杀企图的少年人,则用这种方式“折其气”。王乌当然不是刺客,也不是说客,而是走惯江湖的老油条。他二话不说就把符节放在一旁,然后按照非洲兄弟的标准涂黑了脸进见大单于。乌维一看此人这么会来事也很“爱之”,遂与王乌把酒言欢促膝长谈。最后乌维放出一句话来:“我准备派太子到长安充当人质,作为与大汉和亲的条件。”

王乌回国后立刻向上级汇报这一重要表态——匈奴分明是要臣服大汉了!刘彻同志对此当然十分满意,不过长期斗争的经验告诉他匈奴高层放出的话十有八九都是不算数的,所以又派出另一位使者杨信到匈奴商讨投降的具体事宜。

杨信这个人与王乌不一样,王乌八面玲珑,单于对他颇有好感,则杨信则刚直倔强,原则性很强。因为自己的举止牵涉到国家尊严,所以杨信坚决不肯屈从匈奴风俗,手握节杖不放松,以墨涂脸不可能。这下两厢僵持住了,乌维最后没办法只好走出自己的单于大帐在室外接见杨信。

杨信对乌维说:“匈奴要与我国和亲,请先将太子入质于汉。”

虽然这个条件是乌维自己说的,但此时他却不认账了:“杨先生说的不对吧?按照贵国高皇帝阿邦与我国伟大革命领袖冒顿单于所缔结的和亲协议,汉帝国遣公主入匈奴和亲,并有大量的绸缎、食物作为嫁妆,作为回报,匈奴与大汉和平相处,不侵扰汉之边境。现在你们想撕毁以前的协议,让我的太子入质于汉,分明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径,我岂能同意!”

面对乌维的出尔反尔,杨信勃然大怒干脆骂着就启程回国了。他回国后跟刘彻一五一十地详细汇报一番,刘彻听了立刻召来王乌问:“你说匈奴要臣服,现在这是什么情况?你小子是不是在忽悠朕?”

王乌吓了一跳,连忙说:“臣愿意再出使匈奴,探个究竟。”

于是王乌再度来到草原,乌维热情地接待远方来客,跟王乌追溯两国人民历史友谊又展望大好将来,总之是大灌迷魂汤尽捡拜年的话说。大单于以人格担保信誓旦旦地说:“我打算到中原朝见汉朝天子,与汉天子约为兄弟,从此两国和睦相处。”

乌维这番话,又把王乌搞得晕乎乎的,他乐呵呵地回去报告刘彻说人家分明是真心臣服,都说要来看您啦!刘彻感觉这次有谱了,他跟大臣们讨论接待匈奴单于的礼节。有大臣说,为了显示我国的诚意,应该要修筑一座豪华的单于官邸。于是刘彻拍板同意:按五星级标准修!等到单于官邸落成了,刘彻派出使节前往匈奴,告知乌维可以动身了。

乌维哪里是真想去见刘彻,他不过是在给自己争取时间休养生息扩充军队以便与汉帝国再度争锋。之所以反复要求和亲不过是希望能从刘彻手头多骗点嫁妆财物罢了。不过此时再度翻脸也说不过去,于是他派遣匈奴“贵人”一名出使汉帝国拖延时间。没想到这位匈奴贵族到了中原之后水土不服染上疾病,虽然刘彻命令名医尽一切努力抢救也没救过来,就这么两腿一蹬死了。刘彻派路充国运送匈奴贵族的灵柩回匈奴,并授予路充国二千石的印绶,此举是为了表明路充国是一位汉帝国“贵人”,以便于同乌维谈判。自然还少不了大笔的财物作为吊唁之礼。

乌维本来就没有诚意,这下更是找到了口实:我的人分明是被你们害死的!他继而愤慨地表示幸亏自己没去长安,要不现在躺在棺材里的就是他本人了!最后乌维代表匈奴人民严正谴责汉帝国的阴谋,并且逮捕了路充国,送这位贵人去和郭吉做伴了。

事已至此,这场求婚闹剧也就再也演不下去了。乌维立即派遣小部队为奇兵频繁偷袭汉之边境,一时间各地的烽火台再度狼烟滚滚。刘彻这才打消了劝说匈奴降服的念头,他派遣郭昌和赵破奴领兵驻守朔方防备匈奴。眼见得汉与匈奴又要展开一场血战,没想到就在这时传来消息——匈奴人民的杰出领袖、忽悠表演艺术家乌维去世了……

公元前105年乌维死,其子詹师庐继位。乌维死时大约三十岁出头,詹师庐继位时刚刚成年,只有15岁。因为他年龄幼小,所以被称为“儿单于”。刘彻闻讯后大为开心:乌维你小子尽使诈术活该短命!于是他怀着欣慰的心情派出两批吊唁使者前往匈奴——一批慰问儿单于,一批挑拨右贤王。刘彻认为儿单于年龄太小,所以右贤王等乌维的兄弟们一定对他上台不服气,这正是挑拨离间的好机会!可惜刘彻想得太美,匈奴上层人物在这时候还是很清醒的,知道分裂会导致被汉彻底消灭。所以汉朝使者们的活动都被报告给儿单于,儿单于盛怒之下将这两批汉帝国特务们悉数逮捕。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儿单于一上台就逮捕了汉帝国使团,同时“单于益西北徙”——看似不怕,其实心里想的还是躲远点好。与此同时,调整了战略部署将军队部属为两翼配置,左贤王部左翼防备云中郡,右翼防备敦煌郡。

刘彻知道自己的使团全部被捕后大怒,立即下令扣留所有的匈奴使者。这样双方不断对等报复扣留对方使者,竟然达到十余批之多。虽然这次汉帝国的离间计失败了,不过仅过了一年到有匈奴人士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了。原来这位年少的儿单于是个十足的暴君,《汉书》中说他“好杀伐,国中多不安”。在他即位当年的冬季匈奴就遭受罕见的大雨雪灾害,牲畜因为饥寒损失极大。迷信的匈奴人普遍认为这是儿单于得罪了上天导致了灾难,于是叛变的阴谋弥漫草原,主谋人士就是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派心腹联络汉帝国表示:“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汉即来兵近我,我即发。”

真是天上掉下个馅饼来!刘彻大喜之下立即派公孙敖在塞外修筑了受降城以接应匈奴来降。左大都尉认为受降城距离单于庭过远难以策应,所以迟迟不动手。刘彻只好派遣昔日霍去病手下最得力的悍将赵破奴率2万骑从朔方郡出塞,汉军行两千余里到浚稽山准备接应,同时派细作通知了左大都尉。等到赵破奴逼近儿单于之时,左大都尉果然准备动手。可是他的阴谋拖得太久导致消息泄露,于是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儿单于杀死。儿单于这边砍了左大都尉的脑袋,那边就调集单于庭和左贤王两部共8万骑攻击赵破奴部。由于敌我数量悬殊,赵破奴连忙扯呼,汉军跑到离汉军据守的受降城不到4百里的地方终于被追上包围。按照常理而言,自然应该发生一场血战后或者突围而出或者全军覆灭。可是其后的情况却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急转直下:双方先是恶战一番,尔后赵破奴夜间亲自出来寻找水源,结果被匈奴军队伏击捕获。第二天赵破奴被儿单于押着到汉军阵前喊话:乡亲们,大伙横竖都不是外人,干脆别打啦……按照《汉律》军队主帅有失,其余军吏都要治罪。再加上赵破奴的军队中有很多都是投降过来的匈奴战士,于是这支精锐的汉军部队干脆向儿单于投降了!自汉帝国热血激昂的出塞曲奏响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此的挫折,不仅失去了最精锐的骑兵,而且是以如此窝囊的方式不战而降。儿单于忽然获得如此大捷自然心花怒放,他挥军长驱直入攻击受降城,但守城汉军毫不动摇地坚守城池。儿单于围攻不下后又绕过受降城侵入汉边大肆劫掠一番后离去。

这次失败是对刘彻的沉重打击,这次大战表现出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后匈奴实力大增,似乎又有再度反扑汉帝国的雄心。儿单于在获胜后更加狂妄,第二年夏季又亲率大军攻击受降城。结果未至而亡,年仅18岁。关于他是病死还是被手下毒死一直众说纷纭,不过从此匈奴再也不愿接受一位少年单于,更何况而单于的儿子年幼根本无法治国,于是乌维的弟弟呴犁湖被立为单于。

呴犁湖单于上台后基本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大肆攻击汉的边境防线。赵破奴的全军覆没令刘彻大为光火,在失去了精锐的机动兵团后他只好实施堡垒战术来保卫边境:光禄勋徐自为受命在五原以北数百里处,开始修筑堡垒与哨所,一直修到浚稽山下,这条堡垒线长达数百里。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驻守在漫长堡垒线附近;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兵驻守在居延泽附近,保护堡垒线的左翼安全。结果到了秋季呴犁湖发动全面进攻,匈奴大军分别攻击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杀死数千人。徐自为所筑的漫长堡垒线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就被匈奴人一一拔掉。与此同时匈奴右贤王部则侵掠敦煌和张掖,掳掠了大批的人口与牲畜。幸亏汉军任文部赶到与右贤王部展开激战,才击退右贤王夺回被掳掠的人口与财物。

卫青、霍去病的成功缘于在运动战消灭匈奴的主力,因为匈奴人机动性非常强,来无影去无踪,只有不断地跟踪追击,迫使匈奴军队进行决战,在决战中凭借汉军武器的精良与训练有素才能大量杀伤匈奴的有生力量。但这样的战术对马匹的消耗巨大,使得汉帝国迅速耗尽了文景之治积存的马匹。更何况在卫青、霍去病之后汉军在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杰出的运动战将领。所以刘彻的堡垒战术只能沦为孤立的靶子,成为匈奴人发挥机动性特长的绝好目标。  

句黎湖撤回漠北之后,打探到汉将李广利正在从西域班师回国的路上,句黎湖立即准备截击李广利再捞一票,却又犹豫攻击士气高昂的得胜之师是否明智。其实李广利此行虽然获胜但也损失巨大,一路上尽是汉军的累累尸骨,到达玉门关时仅剩下一万多人。这些事情是瞒不住匈奴间谍的,眼看得一场悲剧又要发生,但是黑色幽默剧再度上演:匈奴尚未做出出兵决定,句黎湖便染病身亡,他在单于位上只干了一年。公允而言,他干得不错,可惜命太短。

公元前101年,句黎湖的弟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立为单于,成为走马灯似的匈奴单于中新的一位。虽然此时汉帝国连遭匈奴打击,但凭借汉军诛杀大宛国王威震西域的本钱。刘彻还是下达了一份对匈奴态度极为强硬的诏书,内容大意是过去匈奴对汉帝国的侵辱,不会这样就算了,君子报仇一百代也不嫌晚。

看着刘彻这老头打算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战争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刚即位的且鞮侯十分担心汉帝国又发动一次远征,因为此时匈奴国内政局动荡,二年内死了两位单于,再说且鞮侯是以左大都尉的身份继位单于,左大都尉在匈奴的国内的地位在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之下,势必引起其他王的不满。这时候要作战的话,对新上台的单于实在是极大的考验,弄不好就得被赶下台。

有风险就要回避,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世界政治向来如此。且鞮侯单于有一张和乌维类似的巧嘴,他派使者对刘彻说了这样一番话:汉朝天子是我丈人,我是儿子,安敢仰望汉天子呢?其实汉匈和亲早已断绝,也不知道且鞮侯是从哪里开始算的这种辈分……且鞮侯不是光说不做的人,他下令将以往所扣留的汉使都释放遣送归汉,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诚意。

刘彻见自己的一道诏令比千军万马还好使,断定这个且鞮侯是个窝囊废,看来匈奴的降伏只是个时间的问题。既然匈奴放人了,大汉这边还扣着匈奴使者不放就说不过去了。大家都是出来混的,这点道义总得讲,所以汉帝国也将扣押的匈奴使团成员如数释放。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交换人质事件,刘彻派中郎将苏武为汉使、副中郎将张胜和属吏常惠为副手的大规模使团护送匈奴人回国,并且准备了大量的礼物送给且鞮侯单于这位“干儿子”。是什么让刘彻在连吃败仗后还有足够的底气对匈奴帝国放出狠话,而且鞮侯又是为何会认为汉帝国的威胁是现实的呢?要知道大家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光靠放空炮是吓唬不住人的。奥妙就在于西域,那里发生了一场大风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