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抗战国军将领的十大豪言壮语 -- 扔石头的

共:💬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周同县长殉国之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叉点,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临微山湖和京杭大运河,是华东战略要地徐州东北30公里的一个门户,在军事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台儿庄会战就是指的以台儿庄为重心的整个鲁南地区的战斗,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和涉及的地区较为广阔,在历史的研究上,通常多将会战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滕县战斗和临沂大捷阶段(3月14日-3月20日)

  这一阶段的战斗是台儿庄会战的开端和第一幕,是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军似乎不可遏制推进势头的第一次挫败。这一阶段的胜利,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而后为中国军队的调整和聚歼日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战略意图看,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军企图夺取鲁南战略要地,以便下一步进窥徐州。中国军队则力争保卫这华东的最后一个战略枢纽,以稳住华东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局势,为进一步做好组织动员赢得时间。从战役的意图看,日军第2军要首先南下津浦路和占领临沂地区,以便两路汇合攻占台儿庄,占领运河以北地区,相机进攻徐州。而中国军队第五战区此时对日军进攻的防御部署尚未就绪,特别是3月7日张自忠第59军紧急调往临沂增援后,津浦路正面还没有来得及补充有力的部队。因此,在徐州以北100多公里的防御战线上尚缺乏必要的纵深配备,还很难阻挡日军的大举进攻。

  日军对这次作战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早在1937年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就曾多次向其大本营提出进攻的要求,但大本营一怕北方苏联的压力,二怕战区扩大、战线太长牵制兵力过多而否定了华北方面军的意见。但是,他们还是在2月中旬就已经着手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命令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第10、第5师团,分两路向鲁南时发。一路为坂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该师团1月12日自上海调来,在青岛崂山湾、福岛两处旨行登陆后,沿胶济线西进,至潍坊后转南,经高密、诸城、莒县一线指向临沂。一路为矶谷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向运河以西进攻。3月了旬,日军大本营批准了第2军的“扫荡作战”计划,并给第2军增加了兵力。3月8日,第10师团组成濑谷支队,由约5个联队和配属的2个装甲中队组成,共约一万余人。第2军3月10日命令第10师团击灭大运河以北之敌,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沂州(临沂)后进入峄县(今峄城)附近,配合第10师团作战。

  津浦路正面的中国守军只有川军第22集团军孙震部两个军。第41军第122是师王铭章部驻守滕县县城,第124师驻守滕县城外,第45军第125师、第127师驻守滕县以北的界河到香城一线。

  3月14日拂晓,日军濑谷支队以步、炮兵各四个半大队,以及装甲车和辎重部队近三万人,在飞机的掩护下,从两下店发起攻击。15日突破第22集团军正面界河和右翼香城一线,以步兵第10联队为主力的一路直接扑向滕县城,以步兵第63联队为主力的另一路则向南作大的迂回,绕过滕县城,于3月16日到达南沙河。滕县城已成为孤城。

  当时,滕县城内仅有两个师的各一个营驻守,共7个连的兵力,后又从前线急急调一个营驻守东关。川军属于所谓的“杂牌军”,武器陈旧,装备低劣,弹药也缺乏补给。3月16日晨,日军步骑约5000人迫近滕县城郊,以重炮8门向东关猛轰,敌机也不断投掷炸弹,守军工事被毁数处。同时,敌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剩机向城垣扑来,守军官兵与敌奋战,经过几次肉搏冲锋,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始终守住了阵地,但伤亡甚重。当日,从前方又调回个团,另有两营进入城内增援。所有守城部队统归第122师师长王铭章指挥,实有兵力只是3000人,鉴于守军兵力单薄,孙震几次发电第五战区长官部,要求急令第20集团军汤恩伯的第4师速解滕县之围,但该师一个团在滕县东南受阻。

  3月17日凌晨,日军又增加重炮8门,坦克数辆,分别从城东、城南同时进攻。炮弹密如急雨,东城墙被轰毁数处,南城墙被打开一、两丈宽的缺口,城内房多被炮火化为灰烬。敌军几次企图攀登上城,都被守城官兵击退,伤亡惨重。王铭章及各旅、团长分途率部都击日军,并致电孙震,表示“决以死力扼守,以报国家”,誓与城池共存亡。下午,南城缺口被日军越轰越大,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蜂涌冲入城内十多次,最后都被守军奋勇击退。守城部队以沙包和原在城内埋存的食盐堵塞缺口,有进无退,前赴后继,顽强坚守。不久,日军又集中炮火猛轰,城南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敌数百人乘机占领西门和南门,并凭高射击。师长王铭章、县长周同为挽回战局,激战至下午5时,日军又攻入西城,王铭章不幸腹部中弹,在毙杀敌人3人名后壮烈殉国。第122师参谋长赵渭滨和第124师参谋长邹绍孟也壮烈牺牲,县长周同附城殉国。城内300多名重伤员均以手榴弹互炸殉城。3月18日,守军除第134师副师长税梯青带数百人从北门突出之外,其余2000多人大部与县城同归于尽。滕县以惨痛的代价失守了,但王铭章拼死坚守两昼夜,却为进一步部署台儿庄保卫战赢得了难得的时间。

  王铭章,号之中,四川新都县人。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历任排、连、营、团、旅长等职。1937年抗战爆发后奉命出川抗日,先后转战于晋、鲁和津浦路北段一带。1938年春,奉命担负津浦路北段保卫徐州的第一线防务,驻守滕县,以身殉国,年仅45岁。事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对王铭章及其所部给予高度评价:“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在捷;是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造成之也。”

  临沂为鲁南重镇,是各公路的交叉点。南通新安镇(今新沂)至徐海,西南通台儿庄、枣庄,西北通费县、泗水、蒙阴、新泰,东北通莒县、诸城。临沂的战略位置关系到陇海、津浦两路的安危,也是徐州的一个重要屏障。日军以坂垣师团猛攻临沂,正中为了策应矶谷师团进攻台儿庄。

  3月中旬,由于日军不断向临沂方面增加兵力,战斗已迫近临沂东郊。庞炳勋部凭沂河死守,战况十分紧急。临沂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军团。但实际兵力只有5个团,以及从青岛撤退的海军陆战队。面对日军的猛轰滥作,庞炳勋部伤亡极大。为急定战局,第五战区令张自忠第59军在滕县附近紧急驰援临沂,第五战区徐祖诒也亲赴指挥作战。

  张自忠部于12日抵达临沂北郊之沂河两岸。14日拂晓奉命以主力强渡沂河,向白塔、沙岭、徐太平、亭子头攻击前进。第180师在亭子头遭一股日军顽强抵抗。第38师一部攻克白塔、汤佛崖,但由于日军600余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拼命反击,该师被迫返回沂河西岸。同时,庞炳勋第40军也从正面向日军反击,其右翼占领相公庄,并向青墩寺、尤家庄一带进攻。15日,该军攻占东西沙庄、郑家寨、黄家寨、柳行头以南之线,并派骑兵从右翼迂回贾家庄至汤头一线。同一天,第180师攻克亭头,日军向东、西水湖崖撤退,第38师再渡沂河,占领沙岭。下午,日军猖狂反扑,步兵1000多人在战车数十辆的配合下,向郭太平第180师守军阵地猛冲,守军沉着应战,并派部实施侧击,敌人向左家官庄退去。与此同时,另一股日军约800多人,在大炮、飞机的掩护下,从车庄、塔桥附近强渡沂河,并向茶叶山、李官庄攻击前进,企图截断河东张自忠的后路,第38师遂撤回河西迎击敌人。

  3月16日,日军又调集4000多人由汤佛崖渡河,向第59军石家屯东南至大安子、崖头、刘家湖、钓鱼台之线阵地猛冲,敌机十余架也轮番轰炸,第38师虽伤亡较重,但官兵仍守住了阵地。当日夜10日至17日凌晨,日军全力攻击崖头、刘家湖、茶叶山阵地,经密集炮火摧毁后,日军遂占领该三处阵地。张自忠急令两个旅增援,奋力反攻,肉搏多次,终于将丢失的阵地全部夺,日军大部被歼。随后,张军全线出击,日军架不住,纷纷溃逃,横尸遍野。同一天,庞炳勋军团也发动张大攻势,激战一昼夜,先后占领尤家庄、傅家屯、东西水湖崖、沙河一线,日军退守李家五湖、傅家池、草坡一带。到3月18日,张、庞军一齐从东、南、西三面夹击汤头、王疃、傅家池,草坡附近的日军,经三天血战,日军全被击垮,除一部仍在汤头固守待援外,残敌向莒县逃窜。

  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3000人左右,张、庞两军也伤亡3000多人。战后,日军用载重汽车拉回莒县焚化的尸体多达100余车,来不及运回而就地掩埋者也有七、八百具,正当中国军队进一步围攻汤头的日军时,第五战区突然急令第59军西调费县,准备向泗水、滕县转用,仅留下一个旅在临沂。到3月20日夜,张自忠的主力全部西撤。临沂保卫战的胜利,是中国军队获得的台儿庄战役的第一个胜利,它打破了坂垣第5师团主力同矶谷第10师团按预定计划会合的泡影,从而使冒险突进的濑谷支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2台儿庄保卫战,枣庄、郭里集之战和第二次临沂战斗阶段(3月21日-4月4日)

  滕县保卫战和临沂大捷有效地迟滞了谷支队的南下进攻势头,也使第5师团坂本支队的南下发生困难,这样便为第五战区调整台儿保卫战的部署争得了时间。与此同时敌我双方的作战意图和部署都有了相应的改变。

  从日军的作战意图看,当其沿津浦路南下时,濑谷支队方面是主力,而坂本支队向临沂发展进攻则是作为策应的。可是到了3月20日,濑谷支队已经到达峄县(今峄城)时,坂本支队还在临沂受阻。3月19日,日军第二军已向第10师团转达坂本支队南下困难的情况,希望第10师团方面能予有力的支援。于是,第10师团便命令濑谷支队。“必须确保韩庄、台儿庄运河一线,并警备临地、峄县,同时用尽可能多的兵力向沂州方面突进,协助第5师团战斗。”这样,第10师团便组成沂州支队,把部分力量的攻击方向转向东面,以策应临沂的坂本支队。与此同时,第五战区的部署也有部分调整。3月18日临城、枣庄失守后,津浦路告急,刚刚调到郑州、洛阳一带的孙连促第二集团军又奉调到第五战区。该集团军的第31师池峰城部刚到许昌,便立即被转调徐州,归汤恩伯第20军团指挥。3月21日,该师渡过运河,到台儿庄接防。3月22日,汤军团第85军王促廉部在峄县一带与日军脱离接触,秘密向枣庄东北的抱犊崮山区转移,准备从北面攻击日军侧背。关麟征第52军也秘密向东过运河绕道北上,到枣庄以东的郭里集同第85军会合。

  此时,在日军濑谷支队正面的中国军队第20军团第13军第110师已在运河东岸的韩庄附近,第二集团军的第31师在台儿庄一线。濑谷支队的东面则是第二军的4个师。截止3月22日,峄县、台儿庄一带敌我双方的实力基本趋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台儿庄原来是属于峄县的一个小镇,镇中有砖砌城墙,筑有6个城门,即北门、西北门、西门、南门、东南门和东门。城墙四周修有许多大小碉楼作为防御工事,城内西北角门的文昌阁是城内的制高点。城内原有居民三四千户,因日军不断迫近台儿庄而多已疏散,城外的台枣铁路支线也已拆除。

  第二集团军第31师接防台儿庄以后,立即以一个团向庄北的泥沟、北洛一带布防,一个团置于弱站,一个团担负运河南岸的警戒,一个团配置在台儿庄城寨以内,师部驻在台儿庄。3月23日,第31师一部在台儿庄以北的康庄附近与日军接触,同时,濑谷支队的台儿庄派遣队沿台枣铁路南下时,在北洛附近与第31师发生激战。此时第二集团军各师都已到达徐州附近地区,孙连仲已奉第五战区的命令赶赴台儿庄方面实施指挥,并指派第27师接守运河河防。

  当时,濑谷支队的沂州支队以临战向临沂方向策援第5师团,而第10联队主力在临城,第63联队主力在峄县,准备先机占领台儿庄,保障其侧翼安全,而后再向临沂前进。当夜,日军占领北洛。

  3月24日,日军由北洛向刘家湖进攻,当晚日军一部突破台儿庄城东北角,后被守军赶出。这时第31师采取了收缩兵力的办法,以第182团在北站,第181团在南洛,第186团在台儿庄,第185团在刘家湖。至26日,日军进攻台儿庄的兵力已达3000多人,并补充了重炮、坦克和弹药。同一天,中国野战重炮团和战车防御炮营、一个铁甲车中队也先后开到台儿庄,守军的火力大大的加强。27日,日军在9辆战车掩护下,猛攻台儿庄,突破北门,再度点领东北角。守军的战防炮大显神威,击毁敌战车6辆。同时第185团在刘家湖向日军出击,营长高鸿立率士兵赤膊上阵,挥舞着大刀冲入日军的炮兵阵地,一度使日军大批士兵弃炮而逃。同一天,日军得到增援后又对台儿庄发动第三次较大的攻击,双方在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守军第31师原来的四个团8000多人已死伤近3000,剩余部队缩编为三个团7个营,坚持顽强抗击。城内阵地上每天落下炮弹数千发,北面城墙大部被毁,城内阵线犬牙交错。城外第30师及独立第44旅在左翼、第27师在右翼,并不断向三里庄和刘家湖发动攻击,以牵制日军对台儿庄城内的压力。

  3月28日,日军攻坚台儿庄城部队主力开始南下,会合台儿庄派遣队一起对台儿庄发动更大的攻击,并占领城西北角。城内守军由东面发起反击,城外炮兵团也展开激烈的炮战。与此同时,守城的第31师主力以及直属部队和第30师的一个团全部投入城内,并划分为北站守备队、中央守备队和台儿庄守备队,实施分区防守。第二集团军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军长冯安邦也分赴左右两翼督战。

  3月30日,濑谷支队执行矶谷的命令,以主力从峄县南下,以保证台儿庄攻坚部队的后方和两翼,并与第27、第30师发生激战。第27师一度反击刘家湖,截击了日军的炮兵部队,并击毁日军战车5辆,但中国军队的战防炮也被击毁。这一天,日军对台儿庄的攻击达到顶点,傍晚日军又占据台儿庄城的东半部,抵达大运河。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也从东南门攻入城内百余米,同时投掷催瓦斯弹,中国守军死伤约十分之七、八,只剩下西北一角为我防守,大部分市街已经丢失,形势十分危急。在庄内督战的孙连仲命令池峰城死命坚守。池峰城便组织数百人的敢死队,分组向敌反击,人自为战,奋勇异常,部分官兵手持大刀,向敌人砍杀。日军已血战数日,疲惫不堪,想不到中国守军能乘夜出击,仓皇应战,乱作一团。激战通宵,日军被迫退守北门,台儿庄四分之三的街市为中国守军夺回。

  当日军早在准备南下攻击台儿庄时,第20军团的第52军已经到达枣庄以东的郭里城集附近,24日在郭里集包围了一小部分日军。25日,当日军沂州支队到达郭里集时,第52军主力随即在郭里集以东展开,并与日军开始接触。与此同时,第85军第4师也已到达枣庄以北的山地,并于24日午夜从三面向枣庄围攻,次日攻入城西,焚烧敌军战车8辆,夺占了日军在枣庄的三个碉堡及中兴煤矿公司地水塔。这时,在峄县东北山区的第五战区主力汤恩伯的第20军团,下一步的作战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攻打枣庄和郭里集,一是以主力南下,攻击自峄县南下的日军侧背,支援台儿庄守军。但汤恩伯图保实力,避重就轻,在枣庄、峄县一带游动,不愿脱离山区。3月27日以后,第85军撤回抱犊山,随后第52军也撤向这一带山区。

  3月14日至19日的临沂大捷后,张自忠的第59军除留一个旅的兵力协助庞炳勋守卫临沂外,主力全部转向费县出击,准备袭击第10师团的后方。但坂垣师团再度增兵南下,使临沂形势又趋危急。3月25日,张自忠率部重返临沂,向日军发起反击,战斗十分激烈。3月27日,日军移动到临沂西北方向向张自忠部猛攻,张部一面抵抗,一面缓缓向临沂后退。等待援军的到来。3月30日,由苏北海州北上增援的东北军第111师第333旅开到临沂附近,使临沂形势趋于稳定。日军因对临沂久攻不克,台儿庄日军又陷于苦战,遂转移进攻方向,令在临沂的坂本支队停止进攻临沂,主力星夜南下,向台儿庄前进,企图夹击台儿庄附近的中国军队,以扭转战局。

  在台儿庄战事吃紧时,第五战区的令长官李宗仁曾三令五申让汤恩伯南下对日军实施夹击,但汤恩伯消极避战,留在山区不愿按指定的方向前进。至3月29日,李宗仁再次严令汤恩伯迅速南进,侧击濑谷支队,并明确训诫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战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蒋介石也亲自致电汤恩伯:“严令所属作最大努力,为战略上适切之协同,促成绝对胜利,以利全局”这样,汤恩伯才不得不指挥部队南下,到台儿庄的东北方向夹击日军濑谷支队。

  3月29日,日军第二军令坂本支队前往救援濑谷支队,坂本支队以两个步兵大队留在临沂,以其主力步兵四个大队及炮兵两个大队于当日夜晚开拔,3月31日到达向城、爱曲附近,袭击第52军侧背。汤恩伯遂调第85军一部在爱曲、作字沟一带阻击日军。4月1日,日军坂本支队占领兰陵镇,汤恩伯便顺势让开大路,放坂本支队顺利进入台儿庄以东地区,而后以第52军在南,第85军在北并列向濑谷、坂本支队背后攻击。恰在这时,第75军的先头部队也已开到,在台儿庄的外线参与对日军的包围。

  4月1日前后,战场局势开始比较明朗,日军坂本支队和濑谷支队虽然在台儿庄紧紧包围着第31师,但在外线,在西、南、东南、东北的几个方向上却又受着第20军团、第二集团军的反包围。同时,山东第三集团军的部分主力也已东跨大运河,在津浦路和沂蒙山区袭击日军的后方补给线,日军开始进入被动的境地。同一天,守城部队池峰城以死守台儿庄的决心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坚守城寨和既得的阵地,对日军广泛开展小部队夜袭。日军也将西北角的兵力撤出,调到城东,攻入东南部地区。

  4月2日,日军与第27师的阵地是空前惨烈的。中国军队有进无退,表现了可贵的视死如归精神。据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记载:“研究敌第27师第80旅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心勇战气概,无愧于蒋介石的极大信任。凭借散兵壕,全部守军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宜哉,以致于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海,非独日军所特有”。4月3日,坂本支队与濑谷支队会合后,在台儿庄东南的火石埠向肖汪方面攻击,守卫肖汪的第75军第139师和新开到的第6师与敌展开激烈的战斗,但此时的日军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锐气。4月4日,台儿庄城内的日军又发动了第八次总攻,也是最后的一次攻击。中午时分,日军猛烈轰击守军阵地,并且使用了燃烧弹,城内的断垣残壁又燃起大火,为中国军队造成很大困难。火势稍小时,日军便从东南角、北门和西北角发起攻击。为顶住疯狂的反扑,城内各部分守军利用有利地形和房屋修筑的工事与敌周旋,入夜后各敢死队又纷纷出击,以有力的打击袭扰敌人,并攻占制高点大庙。日军的阵地个个被克,在城内外的夹击之下,余下的部队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至此,城内日军的攻势减弱,城外对日军的大包围态势已经形成。敌人已经陷入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

  3台儿庄附近的全面反攻作战阶段(4月5日──4月7日)

  4月4日前后,汤恩伯在第五战区的连续电令下,开始以较多的兵力投入攻击日军侧背作战。这时在战场东北部的曹福林第55军开始向台儿庄移动,李仙洲第92军,周磊第75军已逐次投入台儿庄以东前线,对日军的包围圈正在缩小。

  4月5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到徐州参与台儿庄督战,并下令要求4月6日至4月8日限期围歼台儿庄以北日军。4月5日,蒋介石给汤恩伯发电责问,为何“以十师之众对师半之敌”焉然不能取胜?前线各部队开始加紧对日军的攻击。此时,肖汪附近的日军坂本支队虽与濑谷支队会合,但在北、东、南三面受到第20军团第75军的猛烈攻击,加之与第5师团的后方补给线被切断,处境十分困难。由于坂本支队损失惨重和只能从濑谷支队得到部分的粮食和弹药,第5师团命令坂本回撤临沂。濑谷支队得知坂本准备回撤后,也向第10师团要求后撤,但未获得批准。在这种情况下,濑谷支队攻城不下,进退两难,损失很大,不得不烧毁大批物资,枪杀了军马,丢弃了大量的武器和装备向北撤退。4月6日夜,濑谷支队撤至北洛一线。随后,坂本支队与濑谷支队的联络中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于4月7日星夜向北撤退。

  4月6日,第20军团以及台儿庄正面第二集团军的部队已经发现日军准备撤退的迹象,并且先后都组织了追击。第20军团的第52军、第85军和第75军先后追击到甘露寺、红瓦屋屯一带。左翼第13军第110师开始向峄县南面的獐山一线攻击。台儿庄内的第31师发现了日军撤退后也奋起追击,在将城内残余的日军歼灭后占领了各个城门和城外的园上村。台儿庄左右翼的第30师和第27师先后追击到泥沟附近,缴获许多战车和物资。此时,原在鲁西的曹福林第55军渡过微山湖和大运河后已到达临城、枣庄以北地区。日军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慌忙窜入峄县附近的獐山、九山及税郭等坚固围寨死守待援。至4月7日凌晨,台儿庄会战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战役,几乎使台儿庄变成一片焦土,日军的机动车辆多被击毁,敌人的尸体及自焚骨灰甚多。中国军队摧毁了日军第10和第5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敌军两万余人。缴获步枪一万多支,轻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战车40辆,大炮50多门,中国军队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夺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一胜利,表现出全国军民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面前,同仇敌忾,誓死抗击日军,决心为保卫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气概,是参战官兵以血肉之躯同敌人拼死斗争和广大民众积极支援的结果。捷报传来,举国欢腾,热烈庆祝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全国各界、海外华侨,以至同情我国抗战的世界各国人士纷纷来电来函。武汉三镇和广州市的几十万民众上街集会游行,隆重欢庆这一伟大的胜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