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60年历史小讨论 -- 曾自洲

共:💬81 🌺399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四三方案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欧美在巴统会下面设立了一个中国工作小组,专门处理对华贸易。它出台了许多争对中国的苛刻条件,如:禁止大宗商品,大型成套设备及其技术出口到中国,禁止欧美公司与中国做生意等等。由此,西方封锁中国长达20多年!

1972年2月,为了从越南泥潭中挣脱出来,为了联中抗苏,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美国外交惯例,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一个与美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国!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一致,随后尼克送签署行政命令,解除对中国的贸易禁令。早在同年的1月22日,根据毛泽东指示,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联名上报了国家计委《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报告中建议引进4亿美圆的化纤、化肥设备,得到毛泽东批准。同年8月6日,国家计委根据李先念的批示,提出了《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扎板机问题的报告》,设备价值约为4亿美圆,也得到毛泽东批准。同年11月7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再次提出《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建议进口价值6亿美圆的22套化工设备。毛泽东批示要求计划委员会采取一个一体化的更大规模的进口方案。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今后3-5年内引进43亿美圆的成套设备,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等大型项目,这一方案在执行中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进口总额达到51.4亿美圆,成为新中国继苏联156个项目后的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这些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毛泽东这一英明决策,70年代末期,中国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以及人们衣作的改善都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中国政府也没有更大的精力了大力发展林业、牧业、渔业、副业,以及食品加工业!没有以上的条件,人民消费品的极大丰富和物美价廉价,只不过是海市蜃楼!

公元一九七二年是中国对西方开放元年!!

在某本书上看到过,文革期间主席去外地考察工作的时候,身边的一个女性工作人员出去排队买到了一件新化纤衣服,非常高兴。主席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买到一件衣服这么高兴。那个工作人员解释了一下,说我们国家能生产这种衣服的单位很少,原料不够。主席了解到情况后,觉得老百姓生活的太辛苦了,就问可以不可以多生产点,后来相关负责人后来在引进设备的时候,就特意引进化纤设备。

中美建交是平地上的堵墙,推不倒这座墙,后面的改革根本无从谈起。中国推倒这堵墙,靠的是鲜血和实力,实实在在的撼倒了美国人的墙。俄罗斯和美国也有一堵墙,俄罗斯人也推倒了,可是发现,墙后面还要爬到一个高高的台阶,才能和美国人站到同一个水平线上。回顾一下文革后中美之间的交往,邓小平是非常忠实地继承和执行了毛的思想。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