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那年庐山’有感 -- 老广

共:💬143 🌺8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那年庐山’有感 续5

李锐的辩解基本就是在实录里写的,史同志也在“那年庐山”31,32,33都提了。李锐在实录里说他“在整个批斗阶段,我始终只将坦白交代限制在同周小舟、周惠两个人的交往中,而决不涉及其他任何人,因为二周同我的关系已是人所共知的了。”

“我最担心的是同田家英(也还有胡乔木)的来往,再这样被追逼下去就复杂而麻烦了。……可是关于我同田、胡间也有活动,第二组的《简报》上已有反映,于是我就先单独同薄(薄一波)谈出我的想法:‘祸’是我闯的,一切由我承当,我作交代,作检讨,但人事关系只能到周、周、黄为止,这已是众所周知的,无可隐讳,决不能再扯宽了。薄同意我的看法,要我‘先发制人’。我随即写篇自我揭发的检讨。十一日上午我交出检讨,检讨由薄看过”。(322页)(322页是88年实录页数)

然后就把揭发田家英,胡乔木的事情安在周小舟身上:

“不料我的这点‘苦心’,使得小舟极其不满,因为我曾同他谈过一些田、胡同我谈过的东西,他认为我‘言不由衷,推卸责任’。结果他八月十三日向毛主席写的信中交代材料,如前所述,被毛主席批示:‘全篇挑拨离间,主要是要把几个秀才划进他们的圈子里去,并且挑拨中央内部。”’(323页)(323页是88年实录页数)

而且李锐还摘引了周小舟原信中的话: “这些自由主义的乱谈,是否事实,我完全不清楚。谈后他说当做(纸)烧掉。他的用意是乔木、伯达、家英、冷西等同志都是好人,不要连累他们,并且又把事情弄得愈来愈复杂。他的交代不谈这些,我认为这一点用心是善良的。请您考虑,可否把这段情况只在中央少数同志之间查明,不要传播开去,因为我确实认为乔木。家英、伯达诸同志都是善良的(虽然也有自由主义的错误),把他们扯进去对党没有好处。”

要说一句的就是,增订版的附录5是“请吴冷西给个说法”,附录4就是“实事求是,何惜乌纱--怀念周小舟”,附录4里当然把周小舟说得完人一样。附录5里面不仅把周小舟揭发的事情全盘托出,而且还引用信件原文,但这个原文实在有点太那个什么了,小舟形象情何以堪啊。当年邓左宗棠一个罪状就是泄露老胡痛哭流涕的检讨,毁灭老胡形象,政治道德极为败坏。这个附录4还完人呐,附录5就给这么一段。真个好朋友。

然后就是8月15日,周小舟再次揭发田家英三句话,然后刘少奇问李锐怎么会事。李锐实录里说的:

“在十一日交出的检讨中,我完全撇开了同田家英等的往来,这个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于是我站起来,大声而从容地说道:这三条意见是我自己的想法,跟田家英无关,大概是小舟听误会了,这完全由我负责。刘少奇马上说:李锐不是中央委员会的人,他的问题不在这里谈,另外解决。于是,这个险情总算避开了。”(343 页)(88年实录页码)

李锐在说完这些后,质问吴冷西:

“庐山会议后期的八中全会,开过多次全体人员的大会,参加这次会的许多人(包括吴文提到的三位国家老领导人)还健在,除了这一次刘少奇主持的大会上,或可说李锐曾同周小舟“对质”外,谁还参加过彭真、薄一波、杨尚昆要胡乔木、田家英、吴冷西“同此人(李锐)对质”的会呢?吴文肯定“参加八届八中全会的同志都目睹当时会场上对质的情景”。请问,哪一天开过这样的大会?《简报》的哪一期刊载过这一情景?”

然后李锐就质问老熟人吴冷西为什么会这样“无端指责”。要吴冷西给个说法。

这样一来就成了罗生门了,吴冷西作为苦主,出来控诉,举的证人是彭真、薄一波、杨尚昆和参加八届八中全会的同志。而李锐反驳则是说检举的是周小舟,对质吗,除了8月15日大会勉强算以外,还有哪天开过这样的大会,简报的哪一期登过。李锐还提了句就是参加过八中全会的很多老同志还在,包括彭,薄,杨。他们谁也没出来说话啊。

我们来合理分析一下, 我觉得8月15日可能算是勉强的对质,当时的情景可能是周小舟揭发以后,刘少奇问话,李锐回答大包大揽,然后几个秀才也出来说俺们从来没说过这话,这个是可能的情景,也许就是吴冷西嘴里的对质,但李锐却没觉得这个是对质。如果8月15日大会就是吴冷西所说的对质的话,那么可能参加8届八中全会大多数人包括李锐都没觉得那是个对质。但吴冷西也可以理解,对其他人来说,那不是对质,但对当事人的几个秀才来说,必然是全身一身冷汗从头到脚,对他们来说这个就是对质。

但这个还是各说各话,如果就看这两个人的文章的话,可能相信李锐的会多些,吴冷西算是左宗棠吧,这一点很多人就倒向李锐了。李锐说的也对,关键的是94年时候,彭,薄,杨三人都在人世,他们都没有出来说话,所以天平还是偏向李锐一边。

要不河里各位投一下票,看是谁没撒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