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走在光辉的五七道路上 -- 镜山口

共:💬90 🌺2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离湘入赣 继续改造

离湘入赣 继续改造

我在湖南呆的时间不长, 对山区农村的落后, 老百姓生活的贫苦, 印象很深. 除了大山就是水田, 发不了财. 依稀记得好象发现了铁矿. 查了维基, 果然现在平水有了铁矿,交通也发达了. 那时, 门前就一条沙土公路, 没见过柏油马路. 我们几个伙伴徒步走的最远是去攸县城, 厨房大师傅带我们去的. 刚上路时兴致勃勃, 慢慢就没劲了, 咬着牙坚持到了县城, 在小餐馆吃饭时还遇到讨饭的. 我们和当地老乡的孩子一起上学玩耍, 感情不错, 但也有犯错误的时侯. 有一次结伙去老乡家玩(现在叫派对), 特开心. 可玩着玩着, 不知怎么搞的, 走火了, 和老乡的孩子们打起来了, 老乡的家什, 锅碗瓢勺之类的也给砸了. 这事闹大了, 干校领导亲自给老乡赔礼道歉, 孩子们(我是主犯之一)的家长也受到严厉批评, 还好没有上纲上线.

外交部决定收缩五七干校的编制, 把我们并到江西外交部五七干校. 湖南茶陵和攸县从地图上看其实离江西不远. 江西外交部五七干校设在上高县, 当时是全国先进县, 现在是中国江西省宜春市所辖的一个县。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河中游. 据载东汉中平年间汝南上蔡百姓迁到此地,故析建成县置上蔡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为望蔡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建城县。唐中和年间置上高镇。南唐升元年间置上高场,保大十年(952年)置上高县,属筠州(后改称瑞州)。明清属瑞州府。

上高交通便利,是自古以来的商旅要栈。上高扼湘赣通衢要冲,县城东距省会南昌市112公里,西离宜春市98公里,南距新余市60公里,北离庐山260公里. 锦江(现在叫锦河, 直通赣江)把县城分成两部分, 江东是新城, 江对面是老城, 江上有公路桥和走人浮桥. 出城向东沿公路(现320国道)至泗溪镇之间就是江西上高外交部五七干校的三个点. 校部离县城最近, 原来是江西上高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址(马尾巴的功能, 听说过吗?), 查资料, 似乎是现在的实验中学. 竹子棚最远. 我们住的点在中间, 猜猜看, 名字叫什么?

1941年上高之战王耀武军长的74军号称歼灭日军16000余人. 为纪念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 于1991年修建了上高会战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郊的镜山旁。烈士陵园其布局为仿中山陵格局建造,陵园分为三个阶段,逐渐升高,进门处为仿古牌仿,上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十三个隶书大字。

大部队出发前, 派出了打前站的小分队, 多是些身强体壮的年轻干部, 好些是刚大学毕业不久. 江西外交部五七干校有自己的砖瓦厂, 可以盖房子. 先遣队的任务就是盖几栋新房子并做好接待准备.

记不得去江西的具体时间, 网上也查不找, 只能调个人档案. 根据个人简历记载, 应该是1970年6,7月份. 我记得车队越过锦江, 最终到达新居, 那是一片红砖墙灰水泥波浪瓦简易单层住户楼群. 江西是红土丘陵地带, 干校所在地也不例外, 红土上长的是油茶树. 我们住的楼群边是稍高的群山(比湖南平水的矮). 这山我后来经常爬, 高兴了或郁闷了就跑一趟, 可说是健步如飞. 沿山陵往前, 居高临下, 就能看见公路, 据说打过仗(大概就是上高会战). 楼后边不远是水库, 可以游泳, 还养了鱼, 用来改善生活. 我们在上高一直战斗到1976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