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数字左右社会科学 -- 同人于野

共:💬59 🌺1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人兄说的多是统计有用的一面

俺来说说局限性的一面。

1. 统计本质上是总结过去,并以过去推算将来,准确一点,是将来的概率。对当前变化的因素考虑较少(过去变化的因素已经涵盖在统计中了)。比如:红酒例子中,葡萄园边上刚修了个化工厂呢?或者上游修了个养猪厂(中国的例子,猪粪多了是一种污染。呵呵)

2. 统计的滞后。从俺的经验来说,统计结果主要起个教长期的经验性数据佐证,比较多的还需要直接调研。基础这个比例高点,宏观的直接调研比例可以略低点。红酒的例子中,如果采购商坐在办公室里靠统计数据搞采购,是要出大乱子的。如A地和B地比较,在2000年冬季降水量,生长期温度,和收获期降水量都是A地好得多。但A地上游1999年修了个造纸厂,已经污染到A地了,但还没张扬开。。。

3. 统计的方法和范围的掌握不同,带来的结果确定性不同,这个对宏观预测很致命。比如要预测明年奥马领导下的米果经济:要以什么数据为依据,那些纳入统计范畴,那些服略,采用什么统计技术,国内的参数、国际的参数。。。。大多了,所以各个统计机构各说各有理,事后也可以发现有准确的,但是事前,作为一般人,听哪家统计机构的结论呢?

4. 统计的成本高昂,特别是准确的统计成本。统计需要较多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红酒的例子,先直接到A地走访一下,后面就不用统计了,直接选B地。

原来在基层做经济工作,赶上大学也是学这口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统计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制的。只能在数据的基础上发觉一些较普遍的规律。如预测一个区的发展,历年数据是平均增长12%,近两年增速加快,分别为前年13,去年13.2%,这样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今年的增长基本上在12%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加减因素来判断,但不会离12%太远。但到底远多少,就需要走访企业作具体调研,不同行业的当前发展趋势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竞争态势都是要考虑的。

数字是重要的,过分强调数字,远离基层的看数字是相当有害的,因为数字容易被歪曲,活生生的现实不容易。如果说不是“统计方法只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补充手段”的话,统计方法也只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种”而已。呵呵。。 统计还是很有用的,blah,blah。。。。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