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茅于轼想学伽利略做思想解放先驱,结果东施效颦 -- 思想的行者

共:💬50 🌺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关于粮食安全

这是第二段

我对粮食问题不是很了解,但这个争论一起,我也想了解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首先我不能认同你对石油安全的态度。因为现代社会中,如果石油供应中断,在没有任何储备的情况下,我已经提到了,很多地区可能没有办法把粮食运到居民集中地区,也没有办法让大范围的居民将生米煮成熟饭。当然,十天半个月内的确不会饿死人,大家有粮食嘛,但是过了这段日子呢,社会秩序是否会崩溃?那不是饿死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死于杀戮。

第二,我觉得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向俄罗斯政府那样,把两个经济学家的言论作为政府决策的基本,特别像中国这样一个动则牵动全球的大国。因此,我更愿意把茅教授的观点看作一个开端,他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面面俱到,但一个成熟稳健的政府和在政治上思维上成熟的民众所应该做的,是帮助学者将问题深入思考下去。老兄提到18亿亩是个最后的红线,但是我很疑惑的一点在于,这18亿亩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省、那些地级市、哪些县乡直接被分配到相应的指标,确保在当地必须保持相应数量的土地? 我深深的怀疑,现在这18亿亩的红线,是否已经被前面这几年先是招商引资大搞开发区,后是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开发大量占用土地所突破,毕竟后者直接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关。

第三,当然,茅教授认为国际市场存在就一定能买到粮食,这样的话有点托大。我也理解很多朋友的担心,因为粮食事关重大,一旦遭到封锁,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但问题在于,历史和经验证明,市场制度和价格体制是效率最高的经济构成形态,金融危机。。。。实际上我把它归结为机构投资者缺乏良心和政府缺乏监督所造成的,当然他们也因此尝到了市场的报复。 以前听说国内的粮食储备达到40%,每年会有大量陈化粮被不法分子弄到市场上销售,那么如果不销售,就是被处理和浪费掉,去年也爆出来过国家储备粮仓库空仓的消息。我觉得这些表明,在储备粮这一块,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如果能够做到利用储备来调节粮食市场的供给和价格,那也会有很大好处。就像你说,国际市场的交易量是2亿吨,那么中国进口个10%就是5000万吨,当然价格会狂飙,但是中国要是出口个5000万吨呢? 价格会不会跌到地板上?至于非洲国家缺粮的问题,我觉得一方面当然是生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是分配的不公正。

第四,从茅的那篇报告里,我真的没有读出来有放弃耕地保护的意思,或许有不同的理解。从我个人的立场出发,我更愿意相信茅教授是在反对某些利益集团利用这个红线获得不当利益。这也是我前面为什么会认为,后续可能需要更多的措施来完善土地保护和土地流转制度,以后者来看,限制农村土地流转,会不会推迟城镇化的进程?会不会导致农民被约束在土地上?会不会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当然需要有自己最后的保障,但这个保障是不是一定必须是土地?农民的利益应该如何界定和维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