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经济萧条和中国内需 -- 晨枫

共:💬87 🌺1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消费

你说的老人消费现象是个普遍现象。这是有原因的。拿我父母的例子来说:我工作后用储蓄的钱给我母亲买了个金戒指,我爸看了就说起三年自然灾害的事。他说你奶奶当时用一个大方戒换了八十斤粮票,困难时期就靠这八十斤粮票救活全家人,还接济了同村一两人。现在好了,再饿一次肚子估计要挺不过来了。我妈也是经常说这事。我家的米缸和水缸到现在还留着,用我妈和我爸的说法这是当年备战备荒留下的纪念。直到袁隆平的事迹家喻户晓以后,老人知道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彻底解决了,才不再念叨过去人家里只备当天的口粮这类话,但是有句话又挂在嘴边: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他们这辈人还是信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理念。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观念的因素是其一。其二,人上了一定岁数后,对吃、穿、住、行的观念会发生很大变化。记得有一年国庆大游行,游行队伍出现中国人生活展示,大致是穿要穿得漂亮,住要住得舒服,生活要奔小康这类的宣传。我妈妈看得激动不已,和同事尽聊这事,她感觉生活有奔头。现在她对这些兴趣已经很淡漠。其三,子女如果有出息,不让人烦心,那么老人晚年会舒心不少。但是子女没出息,就会出现“啃老”这一现象。老人不仅要管子女,还要操心第三代。但是对于现在中青年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做父母的往往会主动的贴补子女。对于中青年来说信用消费不是不行,但是压力大。我办信用卡需填写个人资料,办卡人员会问我房子需不需要还贷,有无车子之类的问题。如果有,办卡人员就会说你只能办什么样的卡,没有可以办什么样的卡。以上问题仅是一部分,就这样了,你敢扩大消费?老人不是没出花,老人是想为子女减轻压力。至少我身边大部分老人是这样的。

关键词(Tags): #读帖有感#消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