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驴行天下,解读背囊旅行。 -- 春天春潮

共:💬3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驴行天下,解读背囊旅行。

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好男儿理当志在四方,闯荡世界,游历名山大川,感受大自然的质朴与绮丽,到天地之间去舒展胸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我所敬重的先贤,《徐霞客游记》是我最喜爱的书籍之一。他的文章,真实而又富有想像力,情感浓厚,抒情性很浓,感染力很强。使得山川,河流,旷野,活现于读者的眼前,令人神往。

徐霞客所从事的是名副其实的背囊旅行。走进大自然,亲自触摸大自然,和‘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什么都不知道’的旅游,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者是花钱买罪受,更不用说,一旦被不良的旅游从业人员阴了一道,感觉就更加不自在了。

“驴行天下”应该是从“旅游行天下”演化而来。指的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与睡袋穿越,宿营户外的爱好者。要像驴子那样能够吃苦耐劳,要有很好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志在探索大自然界的奥秘,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几年前有一群北京驴友组织骑自行车游西藏,我也曾积极地申请参加。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把我羡慕,懊恼了好一阵子。

背囊旅行在欧洲非常风行,特别是在爱尔兰,人们对于背囊旅行,可以说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一个爱尔兰青年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出过家门,那是会受到人们的鄙视。爱尔兰青年一般十四,五岁就开始打工,存钱,准备背囊旅行的装备,十七,八岁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的先休学二年。倘若没有考上大学的就更容易了,直接三,五结伴游欧洲,游南美洲,北美洲,去印度,去中国。不在乎囊中羞涩,不追求舒适的旅馆,美味的食品,玩的就是青春,展现活力。为的是增长见识,探索世界,锻炼自我。

欧美国家有着完善的系统来帮助背囊旅行者们,走一路,玩一路,工作一路。背囊旅行者们到达一个国家,先去背囊旅行者中心登记,了解这个国家的种种概括,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民族习惯。。。等等。由专业人员指导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金钱,路线,住宿。。。等等。这样的机构由政府资助,提供免费咨询。并且帮助介绍短期工作机会,比如餐馆工作,农场收获时的季节工,等等。

来自欧洲的背囊旅行者,一般都需要工作,因为在旅行费用中包含着工作收入,他(她)们喜欢到一个地方,找份工作,然后环绕这一地区到处玩。工作了一段时间,攒了点钱后,再接着下一段旅行。这样的旅行方式避免了走马观花,还可以广交朋友。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省,北部阳光充沛,又靠近大堡礁,内陆有着许多农场,果园。每年需要招募大量的季节摘采工,年轻人只要不怕吃苦,不怕累。挣钱是很容易的。从这里出海,可以去大堡礁潜水,亲身体念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零距离接触海洋生物。西行可以去西澳,北领地。进入内陆,领略独特的澳大利亚内陆风光。是来自欧美的背囊旅行者首选之地。

大学二年级,那年圣诞节,学校假期有八个星期,我们几个穷学生聚在一起。商量着到哪里去挣点钱。有同学看到学校留言板上有招募去昆士兰省当水果摘采工的告示。说是今年昆士兰省,橙子丰收。急需水果摘采工,无需经验,只要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就可以。

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说走就走。第三天我们已经到达昆士兰省的汤士维尔镇。到背囊旅行者中心登记后,介绍我们去果园摘采橙子,果园主包吃,包住。摘满一箱橙子,可以挣三十元,(橙子专用周转箱,体积为一点五立方米)。

住的地方是用几辆旧巴士改装的汽车宿营地,已经有近二十个青年男女入住,除了我们几个悉尼来的大学生,别的都是欧洲来的背囊旅行者。有德国,荷兰,瑞典,其中以爱尔兰来的居多,清一色的年轻人,年纪最大的不超过二十八岁。

吃的方面是面包,牛奶,鸡蛋,灌肠,蔬菜色拉,橙汁。没有限制,管够,但是不允许浪费。所有食品都是自己出产。女主人亲手烤面包,果园主人有三头奶牛,挤的牛奶足够我们喝了,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男主人有着一手娴熟的挤灌肠手艺。挤灌肠就像变戏法,一会功夫就可以挤出一大堆。蔬菜也是地里生长,采来,洗干净一拌就是蔬菜色拉。橙汁就更不用说了,足足十公顷的土地,都是橙树。现在正是橙子成熟季节,棵棵树上果实累累,黄灿灿的压弯了枝头。想喝多少鲜榨橙汁,现采现榨。

果园主人和饮料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我们摘采的橙子供应果汁工厂榨橙汁,制作盒装橙汁。现摘现送,保证橙子的新鲜度。

说实话摘采橙子是一个很辛苦的活,每人一架梯子,一个背篓,一把果树剪子。站在梯子上,左手抓橙子,右手持剪子。一剪一个,装满背上的背篓,爬下梯子,倒入箱内。就这样来回折腾了没几个回合,我已经累得不行了。失去了信心,要装满这我都可以当床睡的箱子,非把我累趴下不可。这三十元钱也太难挣了。

果园主人开着车子来收箱子,看见我箱子里的橙子刚刚铺了个底。笑着说“你也太慢了,那边几个荷兰,爱尔兰小伙子们已经摘了四,五箱了。”

说着把他的小儿子叫过来,又找了个德国姑娘,让我们三人成一组。告诉我们,“这些橙子是用作榨橙汁的,摘采不必要很讲究。”帮我们把箱子放在一个具有升降功能的架子上,推到橙树下,升高箱子。“现在你们只要往箱子里剪,往箱子里丢,装满就行。

果园主的小儿子,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伙子。窜上梯子,只见剪子上下飞舞,左右开弓,橙子像雨点般落入箱中。我也不甘示弱,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很快橙树上的橙子摘的差不多了,留下稀稀落落的留给德国姑娘慢慢整理。我们向第二棵橙树发动进攻。第一天我们也摘采了十几箱橙子,算下来每人也可以分到一百多元。第二天开始,我们熟练多了,速度大大加快,一天可以摘采二十多箱。

二个星期后,这片橙树林的橙子摘采完了,我也成了个农村小伙子。又黑,又瘦,行动敏捷,精神抖擞。能吃,能睡。和在悉尼读书时懒懒散散相比,判若二人。

大家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果园主人一家杀了只羊,烤全羊招待大家。有的背囊旅行者结伴去大堡礁潜水,有的背囊旅行者结伴去下一家农场,我选择回悉尼,二个多星期的和背囊旅行者朝夕相处,感觉年轻人就是要活的潇洒,活的自在。

吾心系中华=春天春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