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厦门,解放日(一) -- 王外马甲

共:💬285 🌺1591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无法同意。

俺知道你想说明的是什么,您早已经说明的很清楚了。

但是,俺也想告诉你,俺不能同意您的看法。

俺以为,俺也说明得很清楚了。

不同意没有关系,可以各自保留各自的看法就是。

至于北京,傅作义作为国军的著名守将,是做出了死守的打算的。沿着北京的旧城墙,大量永久性的防御工事都是很认真建造的。

共军攻城即使不打算使用重武器也不会事先通知傅作义。按照常识,这是军事秘密,泄密是要杀头的。

即使战上海不用大炮,也是没有告诉汤恩伯。共军多次在市郊攻占守军阵地后,自动撤出,“交还给”守军。目的就是引诱守军出城作战,用大炮消灭守军于城外,减少城市巷战不用大炮的困难。

要是事先“秀”给汤恩伯这个意思,汤司令再笨,也不会上当的。

但是,共军战上海不用大炮,陈毅在战前动员说的很清楚。“一发炮弹落地就是一滩血”,保护平民生命安全,表达得清清楚楚。

梁思成送图在读书人的眼睛里很是有点浪漫,值得大书特书。但就全局而言,只能算是必要条件,却算不得充分条件,这个,应该不比多说的。

最后,北平北京的不同,世人皆知。用在这里,不过是尊重原帖的称呼。谢谢指出。

顺便指出,当时的中国,对于“首都”二字,没有共识。兼有“文化团体”和“武化团体”之称的中共,认为延安才是自己的首都,南京市要去解放的“匪穴”。蒋介石派胡宗南拼命攻打延安,也是认定了那是土共的“首都”。这一点,倒是国共当时的共识。也说明,南京仅仅是国民党人认定的属于国民党的首都。

因此,认定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有以偏概全之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