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功夫在世界上不为人知的战绩 -- 白驹过隙

共:💬24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Re:中国功夫在世界上不为人知的战绩

先澄清一下,现在中国的散打可不是“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的散手”。 因此,不能说现在的散打水平就代表中国武术的水平,更别说最高水平。

那么,为什么不派最高水平的人参赛呢,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原因。就拿泰国来说,职业拳手的搏击生涯往往从6,7岁就开始了(大多因为家境贫寒),并且时常参加比赛,比赛如果获胜,将会得到不菲的奖金,这样,以拳养拳,逐渐成长起来。拳手为了获胜,或者说为了生存,不遗余力的苦练。即便如此,在这样竞争残酷的环境中能生存下来的也只是少数。一句话, 泰拳是打出来的。激烈的竞争才会选拔出真正高手。

反观当今国内搏击现状,恐怕就没有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

首先,中国还没有真正职业化的比赛,真正以搏击为生的人还没有,当然,某些以大师自居的骗子除外。衣食不愁的人不会下苦功习武,而有志于搏击,条件不错的人又找不到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有相当一部分资质不错的人,即使从小练武,根基不错,但长大后,随着工作,生活等原因也逐渐放弃了追求,顶多用来强身,或搞一些普及工作,教教小孩。

有机遇不错的象李连杰去演演电影(不要谈李连杰的什么搏击力,他只能被视为演员)。

其次,国内的体委或一些武术团体 ,他们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是全民健身和把“舞术”鼓捣进奥运会。因此,一旦有人挑战真功夫,便捉襟见肘,仓促应战,成绩不佳也属必然。

因此,没有职业化的环境和氛围,没有衔接紧密的人才梯队,中国技击难以发展,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你拿什么发展?

在中国,激烈的竞争环境其实也曾经存在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几千年中国历史,冷兵器的战争年代就占了将近一半,以武为生的人(如军队将领,镖师,护院,甚至盗贼)如果没有很强的搏击力,是难以生存的,因此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武术,确切的说是技击术,得到很大发展。民族文化再含蓄,再内敛,在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也会以命相搏,不遗余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新的拳种,流派不断产生,而一些技击方法被淘汰,使中国技击空前繁荣。因此,搏击术的高低,与民族文化没有必然联系。技击当然不是越原始越古老的就越好,当然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否则就不会有少林功夫,太极拳和大成拳的出现,这些功夫的出现都是中国武术发展的见证,项羽打不过杨露蝉,这是肯定的。

为什么现在技击发展的不好呢,正象你所说的,建国后武术多以养生,强身,表演为主,技击性逐渐被淡化和剥离,导致优秀拳种的技击手段逐渐失传或濒临失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武术界严重的门户之见以及艺不外传的陋习。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杨式太极拳的技击部分,在很长时间内不为外界所知。以至现在人们提起太极拳就认为是软绵绵的不能打。其实各派太极拳的技击训练是很苦的,运动量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传统武术对于训练抗击打能力也有独特的方法,现在的散打运动员是否经历过这样的训练呢?

泰拳的训练也很艰苦,说到泰拳,不难发现,泰拳其实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是泰国的传统国粹,为什么仍旧独领风骚呢?是因为它始终保持着发展速度,而中国武术却由于历史原因使速度慢了下来,现在又为了迎合“世界潮流”弄出个散打(并不是真正的创新),去和历史悠久,方兴未艾的泰拳对阵,焉有不败之理。

技击的创新与发展,并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而是交流与碰撞的产物。不能食古不化,抱残守缺,应该在吸收传统技击术养料的同时,不断与世界各种搏击术交流,碰撞 ,在世界搏击运动中发挥影响。

其实,我转贴的这篇文章,正是记述了这样的过程:来自中国的受过中国武术训练的拳手,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无限制级格斗中,与国际高手碰撞,展现了他们的技艺,影响了国际搏击水平的发展,并使海外高手越来越多的了解了中国武术。

现在,了解了中国武术的海外高手又对中国本土武术界形成了威胁,再不采取措施,恐怕中国功夫只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