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怀沙伪造个人历史事件是真的吗? -- frnkl

共:💬74 🌺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怀沙的得意之作

文怀沙的得意之作有两个:一个是号称“文子三十三字箴言”

“正清和”及注释“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

一个是《四部文明》号称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

《四部文明》就是个剪刀浆糊活儿。哪怕写上点“文子曰”也成啊,如此可笑的“述而不作”,谁这么不长眼称颂文某为“当代孔子”?

“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这种似是而非的总结咱先不去评价,如果自己得意的原创作品只有三十三字,如此高度简练岂不比老子还要牛?诸位读了可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感觉?

陶短房博客中一段话杀伤力不小

那首据说被柳亚子评为“诗出王摩诘而胜之”的五律《听雨》:“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不论大师是28岁或17岁所作,明眼人都不难看出其硬剥《红豆》的痕迹,却也都很难看出一个年过弱冠的诗人写出这种摹拟之作,如何能获得南社首座如此溢美之辞。

诗意说到底是音韵、时空和意境的交融,绝非简单的言辞放大即可“胜之”,这就像王维若写“劝君更进一杯酒”,您写个“更进二杯酒”,懂行者绝不会认为后者更高明一样。王维于诗界何等位望,倘柳翁谬赞,文大师居之不疑,则其行可讥;倘柳翁果无此言,则其心可议。

崔自默和文怀沙相互吹捧。文怀沙评价崔自默为“五百年来一奇人”。文怀沙先生说过,“我有个学生叫范曾,范曾有个学生叫崔自默,崔自默有个学生叫文怀沙。我们这叫车轱辘转,良性循环。”崔自默什么人物也敢自居“五百年来一奇人”,堂而皇之的写在自己的访谈里、博客中。他为文怀沙辩护相当可疑。还有个刘墨,崔自默称他为大师。大家都是大师

文人风流不是错,如果强奸妇女那就是下流了。下流过,坐过牢也算还过孽债一笔勾销了。如果粉饰一番当资历,那就是无耻了。现在还不知道文怀沙坐牢的原因,如果真如李辉所说,真不可原谅。就像《围城》里调侃的,“这次兵灾当然使许多有钱、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穷光蛋,同时也让不知多少穷光蛋有机会追溯自己为过去的富翁。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四人帮倒台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敢于当众非议“江青”勇敢入狱的英雄。

刘墨为文怀沙的辩护文:

现仍在世的杨绛先生,出生于1911年,文老入狱后,杨曾织过毛衣送给文老,文老的母亲也由钱钟书和杨绛二人奉养。我亲眼看到过杨绛1948年写给文老的一封极有情致的信,而且这封信在寄出前不想让钱钟书看到,钱在信的边上还对一些词句的用法用笔做了“特别的标记”。可惜当时没有带相机,应该拍下来的,不过,也不打紧,这封信是毁不掉的,因为是在一位上海的收藏家手里,文老看到的也是复印件。如果谁有心,不妨找杨绛一问。

一个所谓“国学大师”不卖弄国学,竟然卖弄早年一些绯闻。“极有情致”?这不是欺负杨绛老病、钱家无人吗?

不厚道的猜测一下,文怀沙和电视上那些鹤发童颜扮演名医卖假药的骗子差不多,不过是卖书的。李辉这下捅破了纸老虎,《四部文明》不好卖了,用文怀沙当书托儿的一干书商杀了李辉的心都有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