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信用消费与储蓄消费 -- 晨枫

共:💬100 🌺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晨大还是有些没有看明白

首先,您所谈到的美国经济的70%由消费驱动,中国只有30%。这个其实是说的个人消费。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基础建设花费了7成,留下三成给个人。美国的基础建设和投资只花费了3成,所以才有7成的留给个人。

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那么必要的公共建设和未来投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应该的。而美国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缓慢的平台期,即使大规模的投资,也不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不如给老百姓花差花差。

一个国家的GDP是一定的,来年的时候,这些钱是要基本上都花出去的。区别就在于花钱的事情,是用于个人消费,还是用于,基础建设。

所以总是认为个人消费扩大就一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那只说明一件事情,就是现在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洗脑很成功。

我觉得中国经济这次受到的冲击远比美国要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实际上70%依赖于对于基础建设的投资。我们个人消费即使萎缩一半,我们也不过是损失了15%的GDP。而美国的个人消费萎缩了一半,那么他们的GDP就损失了35%。

第二点,关于储蓄消费和信用消费。其根本区别,就是花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还是花明天将要生产出来的价值。换句话说,是吃今天已经做出来的大饼,还是吃明天才能生产出来的虚幻的大饼。

美国的做法是,用明天的可能的钱,来消费今天的生产。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国家的GDP很高,经济繁荣。但是所有的都是建立在今天的发展会继续的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有一部分这种虚幻的资本流动,可以增加资本总量,从而大大的加快资本的流通,提高社会生产流通的速度,加快生产。但是一旦这部分虚幻的资产,被证明了是虚幻的之后,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整个经济环节上面的那些被这些虚幻的钱补出来的漏洞,就开始哗哗的漏。

晨大关于这两者间的其他分析,我还是很佩服的。

但是有灾难预期,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要把灾难预期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同样,信用消费,也不是坏事,同样也要注意适当的规模。

所以,去指责中国将大部分的钱用于基础建设,是不适当的。因为只要有这一部分支撑着,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业,都不会是问题。虽然走到极端,就成了毛时代。

但是,同样的,我们看到了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的惨状,就知道信用消费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国家。这次美国交了学费,我们也顺带着出出血。很好。至少我们不会在短期的将来重蹈这个覆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