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信用消费与储蓄消费 -- 晨枫

共:💬100 🌺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晨大许多地方还是老观念啊

现在的基础建设,已经不是以前的简单的建房子修路了。以前那中国国有模式下的基础建设,所能够产生的,的确仅仅是催化剂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基础建设,早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现在的高速公路建起来,然后就是设卡收钱;道路的维护,需要养路队。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不仅仅是建设本身产生了效益。所附带的服务产业。虽然很多人不认为高速公路的养路队,和收费站,巡察队,也属于服务产业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网路的建设,比如说高速网的项目,本质上属于基础建设。但是这个基础建设本身就会带来大量的就业。而使用高速网和使用高速公路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消费。

同时,高速网和高速公路本身,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产业。比如说网上的商店,以及短程的速递公司等等。这些附属于原本属于基础建设的产业,也是消费的一种。

所以,现在的基础建设,本身就已经附带了大量的就业和相关的消费机会。它们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催化剂了。

所以,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有人再用消费驱动和基建驱动这样的名词了。因为这其中的描述是很不准确的。

————————————————————————

单纯的消费驱动,有着自己的上限。毕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所需的社会基本必需品,包括食物,饮水,住宅,衣服,以及医疗和社会保障。几乎是恒定的。其比重在个人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只可能是越来越小。个人消费所能够增加的部分,只能是向着非基本需要的产品,比如说服务业,娱乐业,以及奢侈品方向发展。

但是,这些产业的发展的瓶颈,不是在于消费需求的多少,而是在于社会生产力的最终水平有多高。更在于总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基本必需品的生产力总额之间的差额有多大。简而言之,就是社会能够有多少的剩余产品能够够拿来进行这种基础之上的消费。

而这种剩余产品的多少,取决于三个数值,我们的社会平均生产力,个人的基本需求值,以及总人数。因为对于后两者,我们无能为力,所以只有提高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才是推动消费发展的最终手段。而推动生产力,不是靠消费办到的,而是靠推动基础建设才能够办到的。所以,个人消费平均水平的提高,实际上还是依赖于基础建设的提高。

就这一点来说,个人消费和基础建设的比例,就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比例。

以上所有的例子,都是以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生产均衡的社会作为讨论对象的。我们不谈论具体的如同1980年前中国一样的,将大多数社会生产直接投入到基础建设的那种。

————————————————————————

呵呵,跟您讨论真的很有意思,今天晚了,明天接着聊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