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民族=人造?汉民族=人造民族? -- 沉默的狙击手

共:💬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民族=人造?汉民族=人造民族?

当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化的工业国家形成后,人们所习惯的真正群落,如村庄和家族、教区、行会、会社等等,因为显然不再能像以前那样涵盖他们生活中大多数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步向式微。随着它们的式微,它们的成员感到需要以别的东西来取代它们。而虚构的“民族”共同体正可填满这一空白。

它无可避免地附着在19世纪典型的现象――“民族/国家”――之上。因为就政治而言,毕苏斯基是对的。固定不仅造成民族,也需要造成民族。政府通过普通但无所不在的代理人――由邮差和警察到教师和(在许多国家的)铁路员工――而直接向下接触到其境内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它们可以要求男性公民(最后甚至要求女性公民)积极地投入国家。事实上,便是他们的“爱国心”。在一个愈来愈民主的时代,政府官员不能再依靠传统社会阶级较低的人服从阶级较高的人的稳定秩序,也不能再依靠传统宗教来确保社会服从。他们需要一个团结国民的办法,以防止颠覆和异议。“民族”是各个国家的新公民宗教。它提供了使所有公民附着于国家的黏合剂,提供了将民族国家直接带到每一个公民面前的方法

国家因而创造了“民族”,也就是民族爱国心,并且至少为了某种目的,特别急迫和热切地创造了在语言上和管理上的均质公民。法兰西共和将小农转化为法国人。意大利王国在“创造了意大利”之后,顺从阿泽利奥(Azeglio)的口号(参看《资本的年代》第五章第二节),尽了最大的努力用学校和兵役“制造意大利人”

因而,当民族主义被调成鸡尾酒时,它才真的普受欢迎。它的吸引力不只在于它本身的滋味,也在于它掺合了其他的某种成分或许多成分。它希望能藉这些成分解消费者精神或物质上的干渴。但是,这样的民族主义虽然还是名副其实的,却不是挥舞国旗的右派所希望的那样――它既不那么好斗又不那么专心致志,而且确乎不那么反动。

法国为了建立法兰西民族,把高卢人和法兰克人的后代通过人为的教育混合为一个民族,而中国北方的拥有蒙古血统汉族和南方拥有马来血统的汉族也是在国家机器的宣传教育下由少部分自在的汉族发展为整个一个自觉的汉族。(不知道你们是否理解自觉和自在的区别?)有人总是说汉族是文化上的认同体,但是使用同样的语言文字并不一定会发展为同一个民族。难道有人会认为广东话和四川话的差异小于俄罗斯语和克罗地亚语的不同吗?鸦片战争以后很多人认为中国汉族缺乏凝聚力,其实他们搞错了--汉族的凝聚力不在于他们是一个汉民族,而在于他们对宗族、皇帝的效忠。如果说汉族真的出现民族凝聚力的话,那还要算孙文等人提出的驱逐鞑虏,而他们的观点显然是受西方人的民族观念的影响--中山本身就是华侨之列。

实际上并不是主体民族建立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制造一个主体民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