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说分工和交易 -- 万里风中虎

共:💬176 🌺2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虎说的好,但是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资源利用效率。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开篇就分析了劳动分工,并指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他认为一国国民财富积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最大提高则是由于分工的结果。

然而,交易虽然对人们是有利的,但交易并没有无休止地扩展下去。原因就在于交易是有费用的,交易要受到成本的约束

。。。。。

显然,只有分工带来的好处大于为此付出的交易费用时,潜在的分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分工。

新经济就是一个极大地降低了全球的交易费用的新资本主义形式,从而导致全球的产业分工的变化。

除此两个之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资源利用效率。

亚当斯密只看到了工厂里土豆变成烧酒的劳动效率大大高于农民自家效率,所以他以为劳动效率是唯一因素。而没能看到土豆变成工业酒精、淀粉带来财富的更大增值。

比如当石油刚被开采出来后,主要是提炼煤油做照明用。连带的煤气、残渣、汽油等等都是被丢弃的。但是后来洛克菲勒将煤气开发做煤气灯照明原料、将残渣开发出凡士林等化工品、用汽油催生了汽车产业,这些都极大的提升了原料的附加价值,创造了新财富。

新经济、虽然典型可见的是ICT,但原料生产工业、高分子化学、生物基因工程等等也是新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就如同石油的利用一样,就如同劳工分工提高效率一样,也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所以完整的来看,亚当斯密时代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了交易费用,生产效率节约的费用大于交易费用。而新经济时代数量级的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原材料利用效率、并且扩大了分工的物理地域、机器生产效率(智能化生产)。

所以衡量经济成本的关键指标是: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交易费用这三大项。而不仅仅是广义的劳动生产率和交易费用两项。

所有这些总和的都符合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原理“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不过是在具体表征方面,又有了深化的具体关键因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