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 萨苏

共:💬417 🌺26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气象局使用的英制计算机"比较感兴趣

这“气象局使用的英制计算机”是什么的干活

没有第一手资料,仅能做做网络搜索

发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气象系统电子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报道很少

早期明确提到的是1959年104机

张效祥:要有自己的计算机事业

该机是在仿制前苏联БЭСМ-Ⅱ计算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于1959年4月底安装调试完毕,并完成了第一个课题——“五一”天气预报数值运算,向国庆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对应具体气象方面的工作,先行者是顾震潮等人(见中科院大气所<顾震潮同志的几个小故事>)

之后二十年,能搜索到的就三句话

外链出处

1965年春,国家气象局开始发布正压500百帕预报。1969年,资料处理、客观分析和预报的自动化方案初步试验成功。1973年,开始用原始方程三层模式制作预报。

具体细节很不详

再之后能找到比较详细的新闻,是从1978年引进日立M-170和M-160开始的,号称“我国气象部门首次引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系统”

国家气象中心信息化进程的回顾

为了实现我国气象通信的自动化,国家气象中心1978年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了一台M-170和两台M-160计算机。这是我国气象部门首次引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也是当时国内最高速的大型计算机系统。这三台机器构成“北京气象枢纽”——BQS系统,于1980年投入正式业务运行,使当时北京气象通信枢纽一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GTS)上技术领先的通信枢纽之一。

也才提到“我国第一个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在1978年引进的BQS系统中,有一台每秒100万次计算的M-170计算机。这台当时的高性能计算机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B模式的计算任务。

至于第一个中期数值模式,那更是n年以后的事了

不知河里有没有比较了解那段历史的来解说解说六七十年代的故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