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河里有对哲学有研究的大牛请指教一下 -- 潜水两年

共:💬12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求助】河里有对哲学有研究的大牛请指教一下

家中有一长辈,前段时间去世了,留下了两部遗稿,《中国哲学史》《中国诗史》,中国哲学史大约一百多万字,可以看出老人写的很用心,只是~~小弟有些好奇,这些文字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是自己写着玩的,还是有可能整理出版的,小弟整理了一写开头的部分,请各位大牛鉴赏一下

第一章 绪论

哲学,本是外来词,在我国古籍里,无所谓哲学。

哲学这个词,在欧洲为时以久,因而其含义也有今昔之异。但要把中国古人的思想,纳入此今日的外来的框框如“削足适履”之嫌,颇非易事。历观近人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诸书,不仅有“削足适履”只嫌;而且广挂头衔,割裂承受,随心所欲,使人惋叹。因此,兴而有作,尽我之力,还它历史本来面目;因我国古人重人际之特点,依违西人哲学一词之范畴,,作如下之叙述。

第一节 哲学之由来

哲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部门。在欧洲,古希腊的哲学任务,在于揭示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之起源。它包括了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法学,政治经济学等等。一直到公元前七世纪,它仍然与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紧密的结合着。从古希腊的神话里,那些虚无缥缈的神灵鬼怪,灵魂不死,神与神的战斗,善神,恶神等等,流传至今。

公元前七世纪以后,古希腊的智慧者们开始了对世界本源的兴趣。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赫拉克利特曾说:“凡是能够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我喜爱的”。而毕达哥拉斯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数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力图用数学说明世界的生成。

古雅典继承了古希腊的繁荣,虽然为时不算太久,但却硕果累累。公元前五——四世纪,哲学出现了从自然科学分化出来的趋向。

古雅典哲学,是由“智者”聚集而形成的。所谓“智者”,在古希腊时,就是专职的职业教育家。他们长于逻辑学和修辞学,有多种爱好和才能。在“智者”运动的高潮中,出现了苏格拉底,而古希腊的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并建立了他的美德论和方法论。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沿着苏格拉底的研究方向,真正建立了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国家学说,自然哲学等庞大的则学体系。

从上面描绘的轮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 哲学起源于神话

2. 从用神话解释自然,进一步对世界本源的关心。

3. 自苏格拉底以后,直至柏拉图,才真正建立起哲学体系。哲学再与自然科学分离,终而成立近世所沿用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为内容的学科。目的论是研究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等哲学基础的,亦列入哲学范畴。

第二节 哲学的类容

自柏拉图起,即认为哲学应包涵宇宙观,认识论,目的论。近百年来,方法论又被列入哲学范畴。因此,今天的哲学内容及其各项任务是:

宇宙观——研究宇宙的本体及其发生,归宿的学问

认识论——研究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认识及规则

目的论——研究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国家,社会政治的哲学基础

方法论——研究形式逻辑及辨证法这些治学上的方法

以上四个范畴,是今日世界上一般所采用的。前已言之,,中国的文化起源,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伦理道德,思想演变等等,均不同于外人,所以这四个范畴,在中国各个阶段的历史时期,未必都能适用。有此无彼,不必强同。

第三节 中西哲学之异同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到开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知之无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日多,是迄今世界上各民族之所共具。而人类生活及欲望,也从“朝不保夕”的为生存而搏斗,逐渐迈入富裕,愉快,向更高的层次进步,也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的潮流。

在古代社会里,人民知道的甚少,知识浅薄,对自然界的现象,无法解释,因而出现了种种神话传说,尊鬼祭神,这是毫不足怪的。中国古代祭祖杀殉,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要享受,死去只是脱下躯壳,仍然要享受,所以要大批陪殉的人和物。从发掘出来的墓葬,充分的可以说明这一点。西洋在早期的奴隶社会,不也正是如此吗?

我国才春秋以前,学为官有。目前,所能见到的文件,除部分诗经外,都是官方的著作。发掘出来的甲骨,也是官方的。此时的中国社会体制,已不同于西方当时的城堡国家,已具有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封建领主制。

由于西周王室的凌夷,周室东迁,周天子逐渐失势,因而导致官学下移。而孔子时代相仿而稍后的苏格拉底,已经聚徒讲学。是则中国讲学之风,因体制之不同而迟于西欧。

私人讲学之风盛,因而学说纷立,中国文化,至孔子时,是一转变的关键所在,此所以尊其为第一号伟人的道理;也从此时起,中西文化有日见其异的差别。

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幼年失父,勤奋好学,继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安定社会,拯救生灵,促进进步为己任,后人所谓“内圣外王之功”。所以孔子教弟子以诗,书,礼兼及射,御,其主要目的还在行“道”西欧则不同,就以苏格拉底而论,他所教授门徒的目的,内容,远不与孔子相同。即以苏格拉底本人来说,他主张“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即是善”,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他的门徒柏拉图虽然也有个理想国,所从事的对象远及美学,方法论,灵魂,理念,教育,法律等方面,与我国孔子而后的重视人际关系的学问,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不能不说是与各自所处的社会制度有关。奴隶社会的城堡制度与中国春秋前后的差别是极大的。在着两条不同方向的发展下,中国人着重在人际关系“道”的发展,西方则多元方向的发展,两千多年中,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结果。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的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大门被砸开了,人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了,意识形态的交流,渗透,融合,虽然哲学是个外来名词,但已在中国生根落户,融合中西,各取所长,济己之短,地球上将出现更完美的哲学。

哲学并不是空谈,而是人类前进中的尖兵。哲学史的撰述,正是给尖兵提供装备与经验。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的取材问题与写作态度

历史,指的是在继往的时代长河中已经发生过的事之记载。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今人已不可见,惟有靠遗留下来的记载与笔录,我们得知其梗概。然而,历史书的作者,不论是官修,私修,个人,集体,正史,野史,都会限于时代环境,主场,背景的不同,因而不免有取舍,褒贬之不公,中国第一位伟大是史学家司马迁,其所著之史记,今日观之态度较为端正,然当时即曾被称为“谤书”。陈寿的三国志,假如无裴松之做注,史实将减少一半以上,而且抹杀,歪曲了某些事实,晋书中对司马懿装病,其老婆怕女婢泄密,不惜杀人灭口,书中却大加赞扬。石勒一世英雄,死时明令:“三日除服,不禁婚娶,不禁酒肉,不得奔丧,殓以时服,载以常车,毋纳器玩”,其卓识有过今人,而史书称为异族。史已如此,作为史学分支的哲学史,从一个人的生平,背景,言行叙述起思想传授,好扬恶憎,更是在所不免的了。难道厚诬古人,欺骗今人,也算是公平之举么?所以,从事史学叙述,首先是态度问题。清人章学诚论史时,首先提出史德,就是这个道理。治历史如此,治哲学史更不例外。在德的统帅下,然后才能谈到才,,学,识。也就是说:态度端正了,在加上卓越的才干,广博的学问。敏睿的见识,才能治好史学。所谓史德,所谓端正态度,就是要求治史者能做到“信”:资料翔实;“公”用心公允,不存偏私。因而既不厚诬古人,又不欺骗今人,即不从主观臆测,又不做似是而非,甚至是视而不见的处理。

其次,关于史料的占有,应坚持:“真”——不断章取义,不做无根据不事实的抄袭;一定要言而有据,通观全篇。“信”:不歪曲字义,引用绝对可靠的资料,伪托,存疑的著作,一概不引;引之,也只能做为辅佐资料。“博”: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六经以外,尚有甲骨,金石,既应占用现有典籍,还应注意到地下新出资料。“联”:历史是条长河,前浪影响后浪,后浪推动前浪。因而前人影响后人,后人发展了前人。孔夫子的伟大在于他第一个办学,第一个整理典籍,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以平天下为目的的之“仁”的哲学及修身之道,替中国文化打下第一根基柱,而不是后人的学识,才能不及他。有孔而后有墨,有孔墨而后有庄老,而后有孟,苟,韩非,任何割裂的做法,都是对历史的歪曲与否定。

第五节 先秦哲学史料

先秦哲学史料,指的是公元前二二一年前秦统一战国以前的历史资料,这段历史,在空子之前,只有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以及甲骨,这些资料中书经中可疑尚少,礼记中则可疑极多,易经中爻辞大半可信,但却扑朔迷离,难以完全理解,不少地方,根本无法理解。春秋及三传,基本可信,论语为曾门弟子所记孔子曾子言行录,基本上可以代表孔子思想;大学,中庸取自礼记,礼记一书,可大半定为曾门弟子作品;墨子为墨翟与其后墨徒之合集,搀杂成分不多。庄子一书内容庞杂,既有庄周思想,又有黄老及儒家思想。老子一书似尚纯正。孟,荀之作,伪杂少见。商君,韩非,文实相称。公孙之书。宜与他书互参。惠施,尹文,宋(金开,音型),邹衍等人议论,散见于他著,或与列御寇相似,均系伪托,管子,吕览,均属综合前人之作。前者系战国时伪托,后者为吕不韦集宾客为之,效之者有其后的淮南鸿烈。孙武兵法,屈子离骚,尚为可信,然其非思想专著,揽入亦可。

先秦典籍虽不多,但年久语异,误解甚多,文字涩晦,歧异到处可见,要在用之者通其全篇,慎其选择。

第二章 殷人西周时代的传统观念及概念

第一节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但是,成文的历史,只能上溯到殷代。殷代以前的史实,只能视为传说。其所谓的尧典,舜典,大禹谟云云,何人手笔,尚无完美说法。至于有人否定尧舜是否确有其人,恐亦非当。若以为是儒家所臆造,何以先秦诸子书均曾道及?不过,那个时候,中国仍处于部落社会。史书上所说的“万诸侯”当即是此意。以周以前的面积,“中国”之大,不过是西起陇东,东至海,南至江淮之间,北在长城以南这样一个约一百万平方公里以内。那时人口既少,灾害又多,从大禹治水,尧舜时的大旱传说,即可知人民的生活艰难。而司马迁的史记所载五帝本纪中,列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虞舜,并且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又叙述黄帝战炎帝,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这不是部落社会中的强首领是什么?所谓: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不是部落社会是什么?所谓“同姓而异其国号”,不过说明这一部落势力在一个长期时间里很强大,另一个原因,要为“家天下”埋伏笔了罢了。所谓“禅让”,不过是未动武的权位更迭,自知势力不逮,漂亮一点退让罢了,“禅让”不过只是儒家给予的美化。

夏据说传了十四世,姬姓,为殷汤所灭。殷为契后,子姓,二十九王,灭于周。但迄今为止,最早的文献,为殷墟的甲骨:至于尧典,舜典,大禹谟等,那时有无文字,还大有疑问!司马迁生于公元前一四五年,未听说他见过甲骨文。那么,他用的资料,只是“纲罗天下,防失旧闻”,从传说中,及周以后的文献典籍中收集而来的罢了,其可靠性中,除几件大事,要人外,其余不一定可靠。但是已经给我们画了有文献前的社会的轮廓。

第二节 殷人的社会结构

自汤武灭夏以后,建立另一个王朝——商,殷人开始建都于毫,后来又迁与嚣,相,邢等,至盘庚才定居于西豪。殷人建国至此近四百年。至纣时,乃为姬发所灭

从殷人“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均见史记:殷本纪)这十三次迁徙中看,殷人居于黄河两岸,虽非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起码也是由游牧民族变化后,生活还不大适应,生产还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初期农业社会。所以盘庚迁都后的二百多年中(竹书纪年谓:自盘庚徙殷至纣灭两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只是扩大其都邑,所谓“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说明盘庚迁都后,真正进入农业社会了。

在部落社会里,经常会发生战斗的,捉来的俘虏,最初是被杀掉,后来又把俘虏绑起来,逼迫他做劳役,这样,就产生了奴隶。胜利者掌握了大批奴隶,替他做无偿的苦役,仅保全其生命,随着时代的演进,天子的威力诸侯是无法抗拒的,战争少了,俘虏来源也少了,既有的奴隶虽还不是“人”,也不肯随便杀掉了:奴隶跟随奴隶主时间长了,也起了分化,因而在殷人的社会结构中,最大的胜利者是成汤,贵为“天子”,其宗族住在都城的称为王族,这种王族又称大宗。“(王其乎 于京师”,“告于大邑商”)被分派到被征服的异地去,则被称为“小宗”或“子族”,作为被征服部落的首领。

殷王都城称大邑,大邑之郊的一定范围内称王畿,王畿之外称甸服,由势力大的方伯或邦伯统治,但这些方伯或者邦伯基本上是忠于天子,代为行令的。那里也有大大小小的诸侯与城邑。西伯姬昌之为什么会称霸西方,姬发为什么会灭纣,原因就在此。

殷的王畿是颇大的,这是殷天子所直接统治的地方。不但富裕人口众多,而且兵力强盛,所以四方不敢背叛。

甸服之外是候服,它仅是名义上的臣服,不时会叛乱。纣王末年,用兵徐淮,就是明证。甸服以外的地区,也有大大小小部落,他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远不及甸服地区,更比不上王畿了。象泰伯入吴,吴当时还是“断发文身”呢!

殷之末年,姬发伐殷,史记上说他“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殷本纪)姬发在“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周本纪)。这说明当时“中国”境内的诸侯,起码在千以上,而诸侯的武力是不大的。姬发伐纣也不过“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周本纪),而“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周本纪)这也足说明殷人的社会结构。

殷人的诸侯,实即部落演变而来,象周之祖先古公亶父之避薰育,幽人扶老携幼,复归古公于歧下,“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周本纪)。周人直到此时才摆脱游牧而定居下来,因而在部落里也有了行政分工。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分化,演变,改革中前进的。统治者如此,被统治者也是如此。年深岁久,有的统治者;其后人沦为庶民,甚至成仆役;有的被统治者因缘附会,升入统治者行列。象伊尹“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殷本纪),就是很好的例证。于是,靠了自己的宗亲,亲幸,分配各种职务,也就是势所必然了。傅说版筑,姜尚渔钓,不能不托梦中神授,正因为用人“唯贤”难以一下冲破用人“唯亲”的旧习。所以殷人的社会结构,是以“亲亲”为尚的奴隶所有制的部落社会。各层的权利结构,都是以“亲亲”为准则的。所谓诸侯,不过是些大大小小的部落;所谓方伯,不过是这些部落中足以服众的几个有力有势有名望的部落首领,他们都慑服于有强大力量的中央——殷王朝。

第三节 殷人的生活习俗

古人生产力低下,自渔牧时代,至定居兴农以后,虽然生活上较前有了一些保障,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仍极有限。对于风霜雨雪,日月星斗等等,认为是不变的自然而然的规律。对于难以解释的事物,产生畏敬,无可奈何地归于“天”,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主宰。对于祖先死去后的依恋,归之于“鬼”这样便产生了敬天法祖的思想。统治者们便利用了这种思想。随着知识的积累,编造了种种神奇的传说。对于不可知的来临,借助于向神灵的问卜。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乱婚到一夫多妻,一无姓,二无名,这些进化的足迹,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燧人氏,神农氏,共工氏,伏羲氏,黄帝,嫘祖……等等假托的人物。

到了殷商(契传说封于商,盘庚迁殷,故历称商朝为殷商,曰殷人)历史的长河,离开源头已远,生产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禹治洪水以后,中应近五百年(汲冢纪年称;四百七十一岁。史记索隐称:十七君,十四世),所以,历史发展在慢,到汤时,人民定居,国家组织,已具相当规模。史记称:禹时已经“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夏本纪)“五刑五用哉”(同上)。未免有过溢之辞。而“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侯服”,“侯服外五百里绥服”,“ 绥服外五百里要服”,“要服外五百里荒服”(同上)这种不同等的对待,对部落时代是实用的,可能的。但是分等进贡,已有刑罚,也是可以肯定的。更何况禹至汤时已有近五百年呢?

汤之所以胜夏桀,是因为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夏本纪)。汤要比桀宽大的多,所以他炫耀武力征葛伯以后,恩威并用,率以灭夏。

继承历史优良传统,是汤胜桀,姬发灭纣的同一办法。所以汤胜桀以后,继承了夏代的优点,改革了夏的弊端。夏时对周围部落的态度,贡法,汤继承了;汤更有明令:“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先王言不可不勉”。“不道,毋之在国”(殷本纪)这里需要一提的是:此处所谓“民”,并非连奴隶也包括在内,不然,今日所发掘的殷墓,殉葬殷人,数字极大,文献记录,也是如此如殷契卜辞二四五,“用三百羌于丁”,一次祭祀,杀了三百奴隶。殷人的德治,仅限于加惠于奴隶以上的“民”,奴隶是不在民之内的。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又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可见夏时已确有一套规章制度。“所损益”,不过是对待诸侯及统治方式的改变,因而带来了对“礼”的损益。史记上说:“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殷本纪)。说明夏时已有历法,汤改用自己的历法而已,所谓“易服色”云云,不过是后人家上去的想象罢了。

所以殷的“民”以上的人,都生活在尊天,敬鬼,以决疑的社会中,尊敬天鬼,孝顺亲上,遇事要先问一问鬼神。现有的资料里,殷墟的卜辞,与尚书中的盘庚还是基本相符的。盘庚有上中下三篇,盘庚上说:“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盘庚中也说:“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盘庚下说:“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上中两篇是迁都的动员,下篇是迁都后的告谕,三篇中威诱相辅,但敬先尊祖却是一致的。而殷墟的卜辞中,如“伐舌方,帝受(授)我又(佑)”。“贞,咸弗广(佑)王”;“贞,咸保我田”。“王封邑,帝若(诺)”,“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等等(卜辞均见于罗振玉殷墟书契),不但说明了殷人每事必卜,也见到殷人时间的记录。通过这些有限的资料,我们已可见殷人生活习俗的大概面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