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人物的表演 -- 观望者

共:💬70 🌺128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件事杜长官很有党国将领传统

第五军是他带着走的,翻野人山撤退,就是打着一个全军而退的想法,但是他的部队什么都练了,就没有练过野外生存,而对野人山又不熟悉,电台也坏了,绕着一个地方一走就是半个月,要直着走早就出去了.我挺欣赏杜聿明的,唯独对他这一次战斗中的表现非常失望.同古撤退的时候,其实200师主力并没有多大损失,新22师也已经上去了,到了新南阳车站,远征军完全具备继续死守同古的能力.

看地图就会明白同古的重要性,如果缅甸是一把蒲扇,从仰光到同古就是蒲扇的柄,日军只能一路推过来,不存在包抄之类的可能,同古一下,日军的战术就灵活了,因为同古北面一下就开阔了,是用兵的好地方.

所以,如果大家一条心,拼光200师也要守住同古,这是个战略问题.

在缅甸,最被耍的人就是史迪威,事实上也只有他最坚决要守住缅甸.杜聿明要表现的是他不听史迪威,而是听蒋介石的,这对他的前途是最大的保障.将军一旦变成政治将军,那就不好办了.杜聿明在缅甸的战术思路,最初是打一个漂亮仗,彰显国威.所以他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200师死守同古.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很快就发现,这个漂亮仗不好打,日军的兵力远超预计,而且英国友军并不帮忙.这时候杜长官就要打持久战了.这就是说国民党军一贯的打法.这时候按照传统,200师这样的骨干部队是不能上去先拼的,要让杂牌先上,也就是说6,66两军先上,第五军里96师先上.所以,杜长官死活也不肯让200师继续守同古.党国将领军发脾气上来哪管什么军人天职服从命令,我的骨干拼光了我玩完,才管不着整个战局如何呢.

这个持久战在曼德勒会战破产后也就不能打了.这事英国人拆台是大问题,但杜聿明自己丢了同古,才造成正面过宽,到处是窟窿,也不能说没有责任,如果同古在手中,这个仗不会如此被动.

腊戍一丢,杜长官就进入第三个阶段了 -- 跑.也就是把部队带出去就好,毫无斗志,所以他绝不肯拚夺密支那,宁可逃进野人山,只是没想到野人山比日本人还可怕.

这个时候,说他很有党国将领的传统,是说他这时候还记得第五军是自己的嫡系,要带着走,命令杂牌的新38师断后掩护 -- 别看后来新38师厉害,在远征军序列里,它是杂牌66军里头的杂牌.

孙立人奉命断后,他倒不怕日本人,在温藻死战一场,掩护主力进山,跟进去一看第五军把车都烧了,这才觉得不对.孙立人是在弗吉尼亚学过山地作战和山地生存的(他自己在台湾的练兵书里写过),知道这种地方不好去,大部队进去没给养,非饿死不可.事实上如果他跟着进去,肯定是饿死了,因为前面部队把吃的都吃光了,他一个师几千人不饿死才怪.

这个时候转向印度,只能说孙立人是个明白人,要我搁这个时候只赞他是明白人,这个时候谈去印度是不爱国纯属找抽 -- 杜长官后来也是到了印度,走野人山回国的尝试代价是饿死了好几万弟兄.

用几万条命博一个爱国的美名,远不如孙立人后来带着部队打回国去光彩,对得起部下,对得起国家.

驻印军后来装备是比较好,但这部分是用租借法案得到的,中国没有付钱,一直到国民党在大陆垮台也没有付.这些物资也没法运回中国,因为没有交通线可用.当时要打通中印公路,就是为了将租借物资运送回国.美国人也希望早点儿打通,把物资送进去武装中国军队反攻,那也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